摘要:目的:總結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36例甲狀腺手術后患者的治療和護理經過。方法:觀察及總結內容包括常見術后并發(fā)癥的處理方法、術后護理、預防方法。結果:本組136例患者手術順利,出現并發(fā)癥13例,其中喉返神經損傷引起暫時性聲音嘶啞6例,雙側喉返神經損傷行永久性氣管切開1例,術后切口內出血3例,甲狀旁腺損傷致低鈣血癥3例,無感染病例發(fā)生。結論:甲狀腺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護理至關重要,既能挽救患者生命,又能減輕并發(fā)癥對預后的影響及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關鍵詞:甲狀腺部分切除術 并發(fā)癥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33-02
甲狀腺疾病主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致的一組常見內分泌疾病。甲狀腺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發(fā)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且以20—40歲女性多見[1]。手術治療是其治療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甲狀腺解剖結構復雜、重要血管神經密布,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甚至威脅生命,因此術后并發(fā)癥預防及護理問題日趨引起人們的關注。現將甲狀腺手術并發(fā)癥的觀察和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醫(yī)院行甲狀腺手術患者136例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43例,女93例。年齡范圍為22—73歲,平均年齡47.5歲。甲狀腺腺葉切除術48例,甲狀腺大部切除術34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31例,甲狀腺全切加頸淋巴清掃術13例。
1.2 方法。
1.2.1 喉返神經損傷的觀察和護理。一側損傷患者表現為聲音嘶啞,雙側損傷導致聲帶麻痹,可引起失音、呼吸困難甚至窒息,需立即做氣管切開。如術中發(fā)現喉返神經被切斷或有損傷,可立即行自體靜脈橋接修復,效果確切。主要是行一側或雙側甲狀腺腺葉全切和/或頸淋巴結清掃術,術中操作時損傷所致,如切斷、結扎、鉗夾或牽拉過度,少數是由于血腫壓迫或瘢痕組織牽拉引起。預防關鍵在于術中操作輕柔,避免過度牽拉血管。術后患者回病房,麻醉清醒后,鼓勵患者發(fā)音,向患者提問,力求回答簡短,以早期判斷有無神經損傷,對聲音嘶啞者予以安慰解釋,使患者消除恐懼心理;保持呼吸道通暢,觀察呼吸頻率、節(jié)律,觀察有無呼吸困難和胸悶情況。床邊備氣管切開包、吸痰器、急救藥品。對聲音嘶啞者應囑少說話并給予營養(yǎng)神經的藥物、理療、針灸等治療。
1.2.2 甲狀腺危象。術后甲狀腺危象患者大部分是因為術前無典型甲亢癥狀體征,未做T3、T4檢查,甲狀腺危象多發(fā)生于術后10—16h。發(fā)生甲狀腺危象應立即給于吸氧,以減輕組織的缺氧。靜脈輸入大量葡萄糖液并保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復方碘溶液口服:緊急時可用10%碘化鈉5-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脈滴注,以減少甲狀腺素的釋放。用13受體阻滯劑或抗交感神經藥,常用的有心得安或利血平。給于氫化考地松分次靜脈滴注。按照醫(yī)囑給于應用鎮(zhèn)靜劑,常用魯米那或冬眠合劑Ⅱ號半量,肌內注射,6—8h 1次。如有心衰者可給予毛地黃制劑,如有肺水腫可給予速尿。為了預防甲狀腺危象的發(fā)生,在術前要作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待基礎代謝率接近正常,循環(huán)系統癥狀改善后施行手術,術后繼續(xù)給予碘劑,都是預防甲狀腺危象的重要措施。
1.2.3 術后出血的觀察和護理。主要是由于術中止血不徹底或因結扎線脫落引起,術后劇烈咳嗽、嘔吐、頸部頻繁的活動都是出血的誘因。多發(fā)生在術后48h內,嚴重可引起呼吸困難和窒息,是術后最危急的并發(fā)癥。為了預防出血的發(fā)生,術前要做好完善的術前準備,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指導。術后24h盡量減少頸部活動,避免劇烈咳嗽,教會病人正確的咳嗽方法及咳嗽時保護傷口的方法。術后常規(guī)霧化吸入3天。床旁備氣切包、氧氣等搶救物品。術后血壓平穩(wěn)后,讓患者取半臥或半坐臥位,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出,頸部是否迅速增大,如24h引流量超過150ml以上,頸部腫脹明顯,患者出現呼吸費力、煩躁不安、口唇發(fā)紺,說明有活動性出血,應立即通知醫(yī)生行床旁搶救,拆除縫線,敞開切口,清除血腫,如繼續(xù)出血,應及時送手術室止血[2]。
1.2.4 術后手足搐動的護理。主要是由于甲狀旁腺受到損傷或血運受到影響.多數發(fā)生在術后1~3d,主要表現為低鈣血癥和手足抽搐,剛開始患者感覺手足麻木感,進一步加重可表現為手足搐搦.嚴重者表現氣管痙攣甚至引起窒息死亡[3]。因此手術中應避免誤傷、誤切甲狀旁腺。切下甲狀腺標本時要仔細檢查其甲狀旁腺有無誤切,如發(fā)現有甲狀旁腺,立即設法移植于胸鎖乳突肌肉中等是避免此并發(fā)癥的關鍵。術后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面部、唇周和手足部有無針刺和麻木感或強直感,有無手足抽搐。抽搐發(fā)作時,立即靜脈推注10%葡萄糖酸鈣或氯化鈣10-20ml,地西泮等藥物以解除痙攣。
1.2.5 并發(fā)心理健康問題的護理。患者經歷了手術創(chuàng)傷后,身心疲憊。雖然術前的擔憂、恐懼心理得到不同程度的解除,但對疾病愈后的緊張情緒及期望我們保護的心理還存在。對于患者術后器官缺損帶來的憂郁,我們應善于用心理學的知識觀察發(fā)現術后患者的心理反應及潛在的健康問題,充分理解他們心理創(chuàng)傷的痛苦,關心他們的生理及心理需要,通過語言及認真負責為患者服務的行為,及時滿足患者的需要,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從而得到患者的積極配合使其盡快康復。
2 結果
136例甲狀腺手術患者,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13例,其中喉返神經損傷引起暫時性聲音嘶啞6例,術后切口內出血3例,甲狀旁腺損傷致低鈣血癥3例,雙側喉返神經損傷行永久性氣管切開1例,經積極有效的處理和精心護理均恢復良好。
3 小結
甲狀腺血液供應豐富,功能和解剖結構復雜,重要血管神經繁多,故手術易引起血管神經損傷,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加強術前準備和術后護理是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和早期發(fā)現并發(fā)癥,保證甲狀腺手術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曹偉新,李樂之.外科科護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82
[2] 劉金英,王彩霞.預防甲狀腺機能亢進術后并發(fā)出血和窒息的護理體會[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5,21(18):2522
[3] 李玉華,俞學軍.甲狀腺手術后并發(fā)癥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