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復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療效。方法:將5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康復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給予常規藥物治療,康復組患者在發病一周后給其進行早期康復治療訓練,對照組未給予康復治療,自行隨意活動。結果:康復組運動功能、神經功能缺損、日常生活能力(ADL)的改善均優于對照組(25例),兩組有顯著差異(P<0.01)。結論:急性腦梗死后的早期康復治療對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幫助患者的中樞神經機能恢復,提高患者生活治療有明顯的療效。
關鍵詞:早期康復 急性腦梗死 訓練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092-01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致殘率極高的常見疾病,雖然現代醫學對此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水平有了顯著地提高,但是急性腦梗死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偏癱、眩暈、智能減退等后遺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治療,給家庭及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患者若能進行早期康復訓練,能最大程度地促進功能恢復,減輕殘疾,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某院將5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康復組和對照組,給予康復組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對照組自行隨意活動,成效明顯,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某院依照腦梗死診斷標準,選取50例經顱腦CT或或MRI確診的初發患者,患者伴有肢體功能障礙,無嚴重心肝腎臟器疾病,無嚴重的精神、意識障礙,其中康復組25例,男性12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62歲,對照組25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62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梗塞部位、伴發病以及既往史等各項積分上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兩組患者均開展了常規藥物治療,包括心電監測、血壓調控、降顱壓和支持治療等項目,對照組不進行康復訓練。康復組在發病后一周,生命體征穩定后即接受早期康復訓練。患者肌力低于3級時,宜臥床進行被動康復治療,包括正確肢體位置的擺放,定時翻身、坐起訓練,保持坐位及平衡訓練;關節活動范圍訓練,上肢主要進行肩外展和外旋以及前臂后旋、指關節屈伸等動作,下肢開展髖關節內外旋、膝關節屈伸和踝關節背屈、足趾屈伸等動作,從大關節到小關節各運動10~15次,每天重復3遍,每一遍活動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同時進行健側肢體肌力維持、強化訓練,以防止患者肌肉萎縮;進行穿衣、進食等日常生活動作訓練。當患者肌力達到3級時,可每日一次進行站立和步行訓練,包括坐位耐力訓練、5~10次起立訓練,10分鐘站立平衡訓練,20分鐘步行訓練等日常生活動作訓練,循序漸進地控制強度,為患者恢復生活打好基礎,同時,可借助肢體矯形器、四肢拐杖、“T”型拐或助行器等輔助用具改善患者的功能缺陷,以促進步行,防止畸形,幫助患者進行早期自立。患者肌力達到4級時,可要求家屬從旁協助,進行地步行訓練活動,包括上、下樓梯訓練,室外步行鍛煉,日常生活動作訓練。同時每日進行針灸治療一次,每次20分鐘,進行功能性電刺激,生物肌電反饋等治療。配合心理治療,強化患者的積極情感滲透,增強患者的信心,使其更好地配合康復訓練。
1.3 資料處理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及出院時,均進行評定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指標評定,患者的運動功能用簡式Fugl-Meyer評價法進行評定,而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則用Barthel指數進行評定。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資料的統計學處理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入院時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和Fugl-Meyer運動功能積分十分接近,無顯著差異(P>0.05)。出院時,康復組患者在運動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有明顯改善現象,治療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對照組改善的幅度小,兩組患者相比,有顯著差異(P<0.05)。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致殘率高的常見病,一旦發病,患者的部分腦細胞將在短時間內完全壞死,一般的藥物治療不能完全恢復壞死腦細胞的功能,而該病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將給家屬及社會帶來極大的負擔。臨床研究表明,早期康復訓練可以實現感受器接受傳入性沖動促進大腦皮層功能可塑性發展的效果,促進各種功能恢復,有助于急性腦梗死患者功能的恢復和整體療效,可將腦梗死的致殘率降到最低。從本研究結果看,兩組治療腦梗塞早期康復療效比較,康復組和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康復組患者進行了早期康復訓練,較之入院時,他們出院時在運動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有明顯改善現象,而對照組沒有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其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幅度小。因此,在臨床運用中,我們應當認識到早期康復訓練對于患者功能恢復的重要性,積極爭取患者及家屬的認可,使患者和家屬主動參與到早期康復訓練中來,通過接觸接觸患者肢體,給予其技巧性指導,能幫助患者最有效地發揮易化作用,促進患者的功能恢復,降低致殘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最終獲得最大的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1] 鄭雪梅.86例急性腦梗死偏癱患者早期康復的臨床醫學研究.中國臨床醫學醫藥研究雜志,2003年
[2] 胡永善,玉連,佩軍.康復干預對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3
[3] 程文峰.腦卒中致殘率及對康復訓練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8
[4] 方定華.腦血管病早期康復與康復流程.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