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腹腔鏡下子宮懸吊術治療子宮脫垂患者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婦產科進行手術治療的6例子宮脫垂患者資料,記錄其術后情況。結果:跟蹤記錄患者情況8~24個月,患者恢復情況良好,不存在任何嚴重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的現象。結論:對于廣大女性患者來說,改良腹腔鏡子宮懸吊術是針對有保留子宮意愿患者的最佳手術方式,手術過程安全有效,對患者日后生活不會造成不良影響,值得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 子宮懸吊術 子宮脫垂 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R-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202-01
子宮脫垂是嚴重危害婦女身心健康的婦科疾病,其發生于分娩損傷、卵巢功能減退所致盆底支持組織薄弱、松弛,經產婦女得此病的概率較高,損害患者身心健康。子宮脫垂一般采用經陰道、腹腔鏡等手術治療手段,手術方式的選擇要考慮到患者年齡、脫垂程度等情況。選擇適合每個患者的手術方法,保證患者早日康復和無后期并發癥是醫務人員執著追求的目標。生活質量的高低決定著患者的幸福程度,所以很多患者希望身體康復的同時保證子宮的完整,我們經過分析改良腹腔鏡子宮懸吊術對患者保留子宮的治療效果,希望得出最好的手術方案。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取2009年10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婦產科進行手術治療的6例子宮脫垂患者。入選標準:要求保留子宮且處在子宮脫垂Ⅰ~Ⅱ度之間的子宮脫垂患者。術前評估:對患者進行基本的盆腔和尿流動力學檢查,還有陰道鏡檢查、分段診刮等項目,保證無器官或組織病變的情況出現。有1例已婚且停經的患者,2例快要絕經的已婚患者,3例已婚育齡患者。手術進行前都進行了陰道沖洗。
1.2 手術步驟。采用全麻插管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腹部術野、外陰、陰道、宮頸,鋪巾,經陰道置入舉宮器,于臍上緣作一長約1cm縱形切口,置入10cmTrocar,確認入腹腔后接入二氧化碳,置入腹腔鏡,鏡下見:子宮大小正常,雙附件無異常,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于兩側下腹部相當于麥氏點處分別行0.5cm切口,分別置入5cmTrocar。取頭低臀高位,用0/1微喬線固定卵巢于下腹壁兩側,以便暴露盆腔。于右骶韌帶與右輸尿管間注入腎上腺素鹽水作水墊,使輸尿管外移,用電鉤切開此處后腹膜,游離右骶韌帶至宮頸起始部,游離長約5cm,用0/1不可吸收線連續縫合右骶韌帶,拉緊、縮短、打結,(5cm縮至1cm)。同法處理左側。用0/1不可吸收線連續縫合右圓韌帶,拉緊、縮短,(由8cm縮至3cm)。同法處理左圓韌帶。查無滲血,清洗盆腹腔,放氣,拔除Trocar,臍部切口用0/3微喬線縫合。
1.3 合并癥處理。已經順利進行手術的患者需要后期進行檢查,感覺陰道前壁和后壁膨出的患者還需要進行陰道壁修補手術。
1.4 隨訪。手術完成后的2、4、8、14、20、24個月的時間段里都要對患者進行后期療效記錄,完成6例患者8個月內的跟蹤記錄,4例患者至少14個月的記錄,其中2例患者達到24個月的后期記錄。對患者進行后期的檢查,手術后創傷愈合程度、尿急等各方面進行記錄,包括各種癥狀的恢復情況。對于患者復發的標準參照解剖學的相關評價指標。
2 結果
6例患者都安全完成手術,手術所用時間為30~60min,手術過程出血量維持在10~45ml,手術后患者使用導尿管的平均時間為3天,后期在院修養時間維持在4天。
2.1 解剖學療效。在手術結束后8~24個月根據子宮下降程度Ⅱ期以下作為健康判斷標準,全部患者均符合標準。手術后6例患者的盆底康復情況良好,有1例患者出現性交不適的情況,5個月后自然恢復,無任何不適情況。
2.2 并發癥。6例患者都沒有出現器官損傷、感染、大出血等情況。有1例患者出現下腹部疼痛感,4個月后疼痛感消失恢復正常。患者的陰道長度和彈度都處在正常水平。有1例患者在進行腹腔鏡下子宮懸吊術的同時還實施了宮頸部分切除手術,手術后2個月對患者進行康復情況記錄,前窟窿切口所用的可吸收線已經完全吸收進去,創傷表面安全干凈。恢復情況良好,不存在任何不適。
3 討論
當子宮和陰道旁的結締組織受到傷害時,子宮韌帶的殘缺以及盆隔不穩固性等一系列原因導致子宮脫垂。切除子宮是對待子宮脫垂患者常見的治療手段,子宮作為女性標志的臟器之一,切除之后的陰道變得虛弱無力,對患者的身心都帶去較大的傷害。有關研究表明,進行子宮切除術的患者在3~12年內有4%~43%的概率發生盆底膨出。手術過程才使用網片進行固定還會發生網片侵蝕的的情況。保留子宮是大部分患者所希望的,傳統手術中保留子宮的方式主要是曼氏手術、骶棘韌帶固定術。傳統的手術方式原理是充分發揮自身組織的作用,減少由于盆底缺陷帶來的危害,但是子宮脫垂患者對修復盆底缺陷的意識不強,手術后癥狀再次出現的概率增加。有關研究統計,記錄進行傳統手術的子宮脫垂患者后期恢復情況,有52%的患者術前癥狀再次出現,子宮脫垂程度嚴重的患者復發的概率最高。采取陰道完全封閉手術會讓女性完全失去性能力,同時增加發生張力性尿失禁的概率,只有單身老人或者無強烈承受手術能力的患者才適合進行這種手術。曼氏手術相對來說過程簡單快速,出血量較少,缺點就是切除宮頸部分后會讓子宮韌帶長度變短,無法達到正常長度,相當于失去了主要的支撐力量,且術后復發的概率有19%左右。骶棘韌帶固定這種手術方式的原理是把宮頸依托在骶棘韌帶的位置上,這種手術要求主治醫生的手術水平較高,術后會發生直腸損傷、盆底血管受損的概率較高,癥狀復發的概率維持在18%~31%之間。網片對盆底重建手術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會帶來直腸損傷、網片侵蝕、性交不適等不良反應,使其使用概率日益下降,這種方式有待改善。對比各種手術的優缺點,總體來說,改良腹腔鏡子宮懸吊術是針對有保留子宮意愿患者的最佳手術方式,手術過程安全、有效、創傷小痛苦少、恢復快,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付小玲.腹腔鏡下子宮懸吊術治療子宮脫垂手術配合與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1):215-216
[2] 孫大偉,關秀君,李莉巍,趙玫.腹腔鏡下子宮懸吊術1例[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