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對婦女普查中宮頸糜爛患者的護理分析。方法:通過對已婚育齡婦女進行一年兩次的免費婦科病檢查,我們對患者患婦科病的感染程度進行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措施。結果:在普查當中,患宮頸糜爛的婦女達45%以上。結論:針對婦女的檢查結果,制定相應的治療及護理措施,來確保降低患宮頸糜爛的機率。
關鍵詞:普查 宮頸糜爛 護理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6-0131-02
宮頸炎癥是婦科常見疾病,分為急性子宮頸炎和慢性子宮頸炎。急性子宮頸炎未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可轉化為慢性子宮頸炎。臨床上慢性子宮頸炎較為多見。糜爛面為完整的單層宮頸管柱狀上皮所覆蓋,由于宮頸管柱狀上皮抵抗力低,病原體易侵入發生炎癥[1]。在炎癥初期,糜爛面僅為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表面平坦,稱單純性糜爛;隨后由于腺上皮過度增生并伴有間質增生,糜爛面凹凸不平呈顆粒狀,稱顆粒型糜爛;當間質增生顯著,表面不平現象更加明顯呈乳突狀,稱為乳頭型糜爛。在幼女和未婚婦女有時可見宮頸呈紅色形似糜爛狀,但事實上是宮頸管柱狀上皮外移所致,并非病理性宮頸糜爛[2]。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我院對婦女進行一年兩次的免費婦科病檢查,在檢查中45%的婦女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宮頸糜爛。其中合并慢性盆腔炎及陰道炎居多。其它的有子宮肌瘤、閉經、卵巢囊腫、子宮脫垂、尿瘺等。
1.2 治療。為了控制婦女病情感染,采取局部藥物治療適用于糜爛面積小和炎癥浸潤較淺的病例。目前臨床多用康婦特栓劑,療效滿意,每天放入陰道1枚,連續7~10日。對宮頸管內有膿性分泌物的病人,需全身治療。治療前取宮頸管分泌物作培養及藥敏試驗,根據檢查結果采用相應的抗感染藥物,以提高治療效果。
2 護理
2.1 一般護理。避免分娩或器械損傷宮頸,產后發現宮頸裂傷應及時縫合,以預防宮頸炎癥。指導婦女定期做婦科檢查,發現宮頸炎癥要及時、積極治療。治療前要常規行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以除外癌變可能。
2.2 病情觀察。注意觀察病人自覺癥狀、分泌物的量和性狀、有無異常出血及出血量的多少等情況,如有異常及時與醫師取得聯系且協助醫師處理。
2.3 宮頸上藥。適用于糜爛面較小和炎癥浸潤較淺的病例。中藥子宮頸粉內含黃礬、金銀花各9g,五倍子30g,甘草6g。將藥粉撒于帶線棉球上敷塞子宮頸,24小時后由患者自行取出。月經后上藥,每周2次,4次為一療程。
2.4 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主動關心病人,詢問其需求,鼓勵病人說出內心的感受,與其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耐心細致地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解釋宮頸炎各種病理類型所產生的癥狀和不適的原因,說明各項檢查和操作的目的、程序和配合要點。消除病人的焦慮情緒,樹立其治療疾病的信心。
2.5 手術前后。婦產科護士應充分認識到術后護理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手術的效果、機體的康復。手術后,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努力使患者盡早擺脫“病人”角色,通過護理活動由病人早日實現自理。在術后觀察、護理過程中,發現任何病情變化應及時與醫師聯系,以便及時采取相應措施。病人返回病房之前,護士要做好全面準備。病房護士了解病人在手術室及恢復室的情況后,重新全面評估病人,繼續執行恢復室的觀察和護理。為促進病人盡早康復、預防并發癥、增強自理能力制訂護理計劃。手術后主要的護理目標就是預防并發癥。無論手術大小,都有發生術后并發癥的危險。為了預防術后并發癥,護士必須熟知常見并發癥的臨床表現[3]。
2.6 指導病人物理治療。應選擇月經干凈后3~7日內進行,有急性生殖器炎癥者,要先治療急性生殖器炎癥。告訴病人術后陰道分泌物會增多,甚至有大量黃水流出,在術后1~2周脫痂時可能有少量血水或少許流血,屬正常現象,但如出血量多需及時就診。目前常用的物理療法有冷凍療法、激光治療、紅外線凝結及微波療法等。術后應每日清洗外陰2次,保持外陰清潔,禁止性交、盆浴及陰道沖洗直至創面完全愈合(4~8周)。在創面未完全愈合時應禁性生活、盆浴和陰道沖洗。治療后每月復查一次,注意觀察創面愈合情況,注意有無頸管狹窄情況,也可用探針擴張,但操作必須輕柔,以免損傷新生上皮。指導病人于兩次月經干凈后3~7天復查,未痊愈者可擇期再進行第二次治療。復查時應注意有無頸管狹窄。
3 討論
子宮頸炎是婦科常見病,指宮頸陰道部及宮頸管黏膜組織發生炎癥,多發生于育齡婦女,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主要是白帶增多,依據病原體的種類、炎癥的程度不同,白帶的性狀可呈乳白色黏液狀,也可呈淡黃色膿性,或血性。糜爛面邊界與正常宮頸上皮界限清楚。糜爛面為完整的單層宮頸管柱狀上皮所覆蓋,由于宮頸管柱狀上皮抵抗力低,病原體易侵入發生炎癥。在宮頸糜爛愈合的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將腺管口堵塞。腺管周圍的結締組織增生或瘢痕形成壓迫腺管,使腺管變窄甚至堵塞,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腫。囊腫表面光滑,呈白色或淡黃色。病人可有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墜痛等。因黏稠膿性分泌物不利于精子穿過,可造成不孕。宮頸炎評估宮頸有無充血、水腫、粘膜外翻,有無糜爛、息肉、囊腫、肥大等。有糜爛者注意評估糜爛面積[4]。
促進患者與社會的交往,鼓勵患者與同伴、親人交往,參與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保持心情舒暢,正確對待疾病。鼓勵患者加強鍛煉,供給足夠的營養,保持標準體重,增強體質。保證睡眠,注意勞逸結合。向患者講解關于引起閉經的原因及診治知識等,使患者能按規定接受有關檢查,并配合治療。指導婦女定期作婦科檢查,治療前常規行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以排除癌變可能。指導患者做好會陰部清潔。發現宮頸炎予以積極治療。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慢性宮頸炎患者每3~6個月應復查宮頸刮片細胞學,早期發現癌前病變。鼓勵患者積極治療宮頸炎。
參考文獻
[1] 鄭修霞.婦產科護理學(第3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年2月
[2] 解秀珍.928例宮頸糜爛微波治療療效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7,8(2):135-135
[3] 胡翀,譚曉燕,石紅英,葉延青.2001年~2005年珠海市婦女病普查中宮頸糜爛分析[J].醫學與社會,2006,08(2)195-198
[4] 黃彥清,葉桂香,程小燕,等.對產婦第二產程服務需求的調查及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6,17(4):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