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日,寧夏西吉縣王民鄉紅太村出土了17枚絲綢之路銅幣,經鑒定為古貴霜王朝所使用的一種錢幣。
10月7日上午,紅太村村民在一堡子旁取土填坑時,挖出17枚“銅子兒”。據趕到現場的西吉縣錢幣博物館文博館員蘇正喜介紹,這些“銅子兒”是古絲綢之路錢幣,銅質,每枚直徑2.35厘米、厚0.25厘米,一面印有國王圖像,另一面是牛圖案,其中3枚有外國文字。根據銅質和圖案,專家判斷為與漢代同時代的中亞貴霜王朝使用的錢幣。這是寧夏境內第一次發現該幣種,國內只有新疆曾有發現。
據蘇正喜介紹,之前西吉縣就曾發現絲綢之路錢幣,該縣錢幣博物館就藏有五六枚絲綢之路錢幣,但這些錢幣發現時都和其他錢幣混合在一起,這次是單獨發現,數量之多尚屬首次。史料記載,西吉縣是絲綢之路東道北段,但一直沒有重要發現去佐證,這17枚貴霜錢幣便成了證明。
絲綢之路既是一條貿易之路,也是一條錢幣之路。絲綢之路錢幣的流通,不僅承擔起貨幣的職能,而且形成了絲綢之路錢幣文化。王民鄉位于西吉縣南部、六盤山西麓,距西吉縣城約45公里,東與將臺鄉交界,西和平峰鎮、興平鄉相連。其中,將臺鄉的羊牧隆城是原隆德縣城城址,漢代時為這一帶的名城,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商賈交際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