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曾乘著風啊,自由穿行夢想里啊,我沉默的祈禱啊,感受著你的光芒……”當中央電視臺播放紀錄片《敦煌》時,我被片頭空靈而深遠的歌聲久久地吸引了,那時,正值我碩士論文開題結束,而我要研究的主題正是敦煌莫高窟壁畫服飾。
關于敦煌,直至當時,對我一個土生土長的西北女子而言,卻是從未涉及的。因而,這方神秘的土地讓我既覺得陌生卻更多的是向往了。隨著紀錄片的播出,一直到2010年暑假,我親自來到敦煌莫高窟。當站在洞窟里的一瞬間,我被眼前的場景震撼了,這里沒有矯揉造作之態,也沒有扭捏矜持之姿,展現在面前的,是充滿朝氣、令人振奮的服飾款形。其色彩也非常濃艷,各種鮮麗的顏色爭相媲美,不甘疏落寂寞。這些奇思妙想的構思,充分反映了古人的高度智慧。對我們今天的服飾工藝美術研究和服裝設計,無疑仍然具有啟示和借鑒價值。
敦煌莫高窟是從南北朝十六國時即公元4世紀中期開始營造的,歷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北宋、回紇、西夏等各個朝代,一直到元代,即公元14世紀,延續了1000余年,敦煌藝術中的衣冠服飾資料也同樣延續了1000余年,可以說形成了一個1000余年的漫長的衣冠服飾畫廊,這是其他地方的服飾資料所無法比擬的。
我在想,服裝之于人類,不僅僅是用來保暖和蔽體的,它更是一個國家、地區文化的體現、傳承。文化與審美傳統不僅表現在文學、藝術、建筑方面,同時,也表現在時裝上。時裝并不只是社會歌舞升平的點綴,它也是社會風貌的同步表現,還是社會變革的先鋒力量、承受者。而敦煌服飾所展現的,正是我們祖先歷代服飾文化變革無比珍貴的縮影。
于我而言,時尚本身就是一直跑在生活前沿的勇敢夢想,時裝是時間性的產物,它只在某個時空有效和有趣,一個季度過去,就會有“過季、過氣”之嫌,忙不迭地拋擲腦后,絕口不提。跟所有的美好事物一樣,時尚最好的境界莫過于彰顯個性,膽大妄為且又恰到好處。而敦煌壁畫中不同朝代,不同時期人物服飾的款型,正演繹了一個古老國度里曾經繁華的時尚軌跡。 當我看到敦煌壁畫歷朝歷代款式各異的服飾時,就如同穿越了千年時空,站到了遠古繁華城邦的街頭巷尾、田間地頭。這些服裝,想必在當時,都是最典型和最具時代性的時尚潮流吧。作為擁有數千年歷史文化的中國,服裝陪伴著人類一次又一次地歷經輪回,它見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化。服裝的靈魂正是穿梭于歷史的精靈,或是把人們帶回過去,亦或是攜手共至未來。
讓人感慨的是,敦煌壁畫服飾中除了宗教人物服飾,如佛、菩薩、天王、力士等之外,還有許多世俗人物服飾,如故事畫中的人物,特別是供養人像都是有名、有姓的現實人物的寫照。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敦煌壁畫中的服飾資料還保存了歷史官方《輿服志》和其他文獻中所不載或少見的平民百姓的服飾。可以說,敦煌服飾具有很強的平民性。壁畫中人物的衣冠服飾,不僅有現實依據,而且是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在幾百座洞窟中,幾乎找不到兩幅畫完全相同的壁畫。至于時代特征就更明顯。這一切從根本上體現了設計藝術“變”的原則、內容和意義。我們看到,古人無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在他們的服飾中或多或少都運用了這些原理,表現出不同凡響的生命力,使其充滿了中國文化所特有的青煙淡墨、超塵出世的氣質。 在當今高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里,西方世界主掌著全球經濟命脈的同時,也掌控著時尚潮流的主動權,作為擁有千年文化古國的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可以與國際一線品牌相提并論的時裝品牌,這不禁讓人深思。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須在繼承傳統的同時發揚創新。尤其對于擁有5000年輝煌文明史的中國來說,怎樣運用積淀了幾千年的文化財富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獨樹一幟,是當今中國服飾文化發展的關鍵所在。面對社會的不斷發展與變化,如何繼承?如何發展?如何創新?都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課題。
從北京服裝學院學習歸來以后,我們開設了服裝設計選修課,在近幾年的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從一開始的紙質材料概念服裝設計到目前所采用的真材實料的制作,對每位沒有正規學習過穿著打扮的學生來說都是一次不小的挑戰。服裝設計本身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過程,是藝術構思和藝術表達的統一體。設計師一般先要有一個構思和設想,然后收集資料,確定設計方案。我在指導2012屆學生畢業設計作業的過程中,初步嘗試并象征性地應用了甘肅文化符號彩陶元素、青銅紋樣和敦煌壁畫色彩,通過和服裝的結合,讓我體會到了設計思維空間的無限延展性,我在想,我們有如此豐厚的地域文化資源,而與之相對應的一些研究領域,有很多空白點有待重視和探索,我希望在將來的服裝設計教學中帶領學生拓寬眼界,打開視野,敢于嘗試不同題材和材料的應用,并能結合地域文化特色,繼承創新,創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走出一條具有西部特色的服飾時尚潮流。尤其是在服裝文化領域,敦煌莫高窟壁畫服飾帶給我們的啟發,將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敦煌屬于中國,也是全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 不同歷史時期的服飾文化反映了不同的歷史特征、傳統風貌和人的審美意識。其服飾更是體現了一種高度綜合、高度理想的美學觀念,具有和諧圓潤的東方美學魅力。我想我們應該始終把保護、研究、弘揚敦煌文化作為自己光榮的責任。
2010年末,當我順利完成碩士論文答辯,我知道探索敦煌服飾文化、繼承和發揚敦煌服飾文化的路,才是剛剛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