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V+來+O”格式的產生及相關問題探討

2012-12-31 13:47:18
文教資料 2012年14期
關鍵詞:語義動作

曾 炫

(南開大學 漢語言文化學院,天津 300071)

1.引言

關于趨向動詞“來”和“去”的語法化的發展歷程及原因,前賢時彥多有討論,成果頗豐。但我們在查閱有關“來/去”語法化問題的文獻過程中發現,“來”早在南北朝時期便已基本完成語法化的過程,發展出趨向動詞做補語的用法,如:“昔有一長者,遣人持錢至他園中買庵婆羅果而欲食之,而敕之曰:‘好甜美者,汝當買來。’”(《百喻經·嘗庵婆羅果喻》)但“V+來”帶賓語的格式,即“V+來+O”,卻直至大約清末才大量出現。

為什么“來”作為趨向補語的用法早在南北朝時期即已非常成熟,而“V+來+O”卻在清末才大量出現,這是一個令人費解但十分有趣的問題。我們在認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這一現象進行分析,給出較為合理的解釋,以期給進一步的研究提供幫助。

2.“V+來+O”格式

2.1 前提

本文旨在探討述趨式“V+來+O”格式,即“來”做簡單趨向補語帶賓語的產生問題,為了避免問題的復雜化,進行了以下一些限制。

2.1.1 “來”應當確實說明賓語的趨向,如“帶來一本書”、“送來筆”,與趨向無關的引申義不在討論之列,如“贏來了時間”、“想起我來”、“喝起酒來”。

2.1.2 如果賓語是謂語動詞的受事,那么結果賓語(想出來一個主意)和存現賓語(前邊走來一個人)就不在討論之列。

2.1.3 由于“V+來”跟處所賓語,如“飛來北京”等,“來”的語義指向為施事,應該理解為連動式(述趨式中“來”的語義指向是受事),且與述趨式“V+來+O”格式的歷時發展過程很不相同(東漢時即有發現,至元朝以后被“到……來”所取代,逐漸消亡,在現代漢語中又重新出現并被廣泛接受),故也不加以討論。

2.1.4 受時間與力量所限,不涉及由“來”構成的復合趨向補語的問題。

一種新的句式的產生必然與之前的語法結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試通過分析“來”的述趨式的歷時表現與“V+O+來”的發展歷程與特點,找出“V+來+O”產生的原因。

2.2 “V+來+O”格式的特點

要想說明“V+來+O”格式為何產生,我們必須首先了解這一格式的特點。

在現代漢語中,“來”做趨向補語的句子有很多。根據賈鈺(1998)的統計,賓語的位置有三種可能:后賓式,如:“買來菜”;前賓式,如:“買菜來”;中賓式,又稱把字式,如:“把菜買來”。

我們所要說明的正是“來”做趨向補語帶賓語的后賓式。

在現代漢語中,“V+來+O”(后賓式)格式并不少見,與“V+O+來”(前賓式)相比,“V+來+O”(后賓式)具有不同的特點。最顯著的是:“V+來+O”表示已完成的動作,如“叔父,我給你買來一些點心”(老舍),而“V+O+來”通常表示尚未完成的動作,如“馬先生,給西門爵士搬把椅子來”(老舍)。

除此之外,“V+來+O”格式中的動詞大多含有潛在的趨向義在內,即要完成這些動作通常會有一個位移的過程,但這種位移大多較為虛化,通常沒有明確、具體的起始點,含有表示動作完結的意義。

2.3 “V+來+O”格式的產生年代

依據孫裴(2005)的調查,清末以前沒有出現過“V+來+O”格式,僅在根據說書藝人的評書所記錄的《三俠五義》中發現了少量例句,如:“他取來包袱,……”、“一日見漂來一男子死尸,……”等。

我們詳細地考察了從先秦至清末的近6萬條語料,從形式上看,“V+來+O”格式在南北朝時期即有發現用例,從隋唐時期直至明,“V+來+O”都有少量的用例出現。

2.3.1 南北朝時期

首先,我們在南北朝時期的文獻《全劉宋文·弘明集卷第十四》中發現了這樣一個句子:

(1)自汝妖祥,漸逾六載,召【來】四遠,靡不響應。

“四遠”,指四方邊遠之人。從形式上看,“召來四遠”符合“V+來+O”格式的特點,但這個句子中的“來”是否是趨向補語呢?

根據戴浩一的時間順序原則,在漢語中,“兩個句法單位的相對順序決定于它們所表示的概念世界里的狀態的時間先后”,而動作的先后體現在句子中就是動詞的先后順序。這個句子從表面上看,“來”為趨向補語,后接賓語,但仔細分析之后發現,其實“來”并不是作為補語,而是含有使動的意義,應為“召招而使四遠來”之意,“來”是與前面的“召”并列的動詞,而非補語。

2.3.2 隋唐五代時期

之后,在唐代李白的詩作《客中行李白》:“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中“玉碗盛來琥珀光”從形式上看與“V+來+O”的格式相符合,但應該考慮到詩歌格式的特殊性。“玉碗盛來琥珀光”并不是“用玉碗盛來一片琥珀的光芒”之義,而是“蘭陵的美酒飄著郁金香花的香味,用玉碗盛著還散發出琥珀的青光”的意思,從朗誦的節奏上可以劃分為“玉碗盛來/琥珀光”,此時的“來”是事態助詞的用法,而非趨向補語。

2.3.3 宋元明時期

從形式上和“V+來+O”很像的例句還有,元代無名氏元曲:“瓦壟上宜栽樹,陽溝里好駕舟。甕來大肉饅頭,俺家茄子大如斗,本人好吹牛。”

除了以上這些形似而非的例句之外,我們遍檢宋、元、明4萬余條語料,發現了四例“來”做趨向補語后跟賓語的例句。

(2)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北宋·《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

(3)飛【來】海上仙鶴。紗巾岸天風細。(元·《水仙子·樂清蕭臺》)

(4)海水順風飄【來】斷草,勾取煎煉名蓬鹽。(明·《天工開物》)

(5)昨日幾個客人買【來】一只活雞要殺,老漢見雞有悲鳴之狀,不忍,勸客莫殺,寧可以飯食。(明·《東度記·第二十五回》)

其中,(2)和(3)的例句均出自宋詞、元曲,考慮到詩詞語言的特殊性,雖然已發現例句,但還不能說“V+來+O”在宋元時期產生;(5)中“V+來+O”的用法已與現在無異,雖然出現的例句極少,但我們基本可以斷定,最遲在明《東度記》時期之前,“V+來+O”的格式應該已經在口語中出現了,但由于書面語的滯后性,發現的用例極少。

2.3.4 清代

在清代,隨著“V+來+O”格式的進一步發展,該格式開始大量出現,且可以出現在動詞位置的有:送、附、攜、買、帶、漂、取、盜等,賓語除了具體事物之外,還出現了如“屈辱”這樣較為抽象的名詞。

(6)假設又走像陸、阿二公的老路,那會給父母帶【來】羞辱,就是兄弟子侄,也將受到別人的侮辱。(清·《曾國藩家書》)

(7)又知道附【來】布匹、臘肉等,在黃弗卿處(清·《曾國藩家書》)

且“V+來+O”格式出現的范圍極廣,在清中期作品《聊齋志異》、《儒林外史》,末期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官場現形記》等書中均發現了大量該格式的例句。

(8)張櫥里向趙氏說道:“昨日典鋪內送【來】三百兩利錢,是你王氏姐姐的私房。(清·《儒林外史·第五回》)

(9)夜深,謂媼曰:“攜【來】衾枕,尚在門外,出溲時,煩捉之。”(清·《聊齋志異·卷九》)

(10)又過了十來天,忽然又送【來】一份訃帖,封面上刻著“幕設壽圣庵”的字樣。(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六回》)

因此,我們并不同意孫裴(2005)的觀點,我們認為“V+來+O”格式最晚在明朝時期就已出現了,在清代繼續發展,例句開始大量出現,并在清末發展成熟,開始出現“來”做趨向補語后帶抽象賓語的用法。

3.試探“V+來+O”格式產生的原因

3.1 對于“V+來+O”格式產生原因的猜測

通過對“V+來+O”歷時與共時的考察,我大致推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可能影響這一格式產生的幾個因素。

3.1.1 “V+來”中的“來”逐漸發展出表示動作完結的語法意義,為“V+來+O”格式的出現做好了準備。

3.1.2 “V+O+來”語義分化,由古漢語中既可以表示未然又可以表示已然語義,轉變為現代漢語中表示未然語義,需要有新的格式來表示已然的語義。

下面分別詳細地考察這兩個因素,以期找出“V+來+O”是如何產生的和為何產生時間這么晚的原因。

3.2 “V+來”的語法化

3.2.1 判斷“來”虛化為補語的標準

要描述“來”的語法化的過程,我們首先需要確定一個判斷“來”是否完成了語法化過程的標準。首先,趨向補語被稱為“補語”,從字面上可以看出,它們在結構上是附加的,在語義上起補充說明作用。

來看這樣兩個句子:

a.數曰:“為我告魏王,急持魏齊頭【來】!”(西漢·《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第十九》)

b.武子一起便破的,卻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魏晉南北朝·《世說新語》)

a句子中,“持”和“來”是連動結構,可以看做是“急持魏齊頭(而)來”,“持魏齊頭”是施事者魏王“來”的狀態,雖然施事者來了,受事“魏齊頭”也會來,但并不是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在a句子中,“來”是連動結構中的趨向動詞,此時,“來”的語義指向施事。

b.句子中,是“探”出的“牛心”“來”,而不是“探牛心”的人“來”,雖然“探牛心”的人也會到發出命令的人那去,但只是附帶結果而已。b句中的“來”已不再是表示施事主語趨向的趨向動詞,而成為了表示受事賓語趨向的趨向補語。

由此,我們可以給出“來”是否虛化為補語的標準:“來”的語義指向是否指向施事。若指向施事,則應判定這個格式為連動,如果指向受事,則這個格式為動趨式。

3.2.2 “V+來”語法化的過程

我們詳細地考察了北京大學語料庫的語料,并根據前人對“V+來”語法化的研究,可以大致描繪出這一過程。

3.2.2.1 先秦時期

此時的“來”尚未開始語法化的進程,還沒有出現趨向補語,《詩經·王風·君子于役》中的“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牛羊下來”是最早的在形式上看起來很像趨向補語的句子。但各家現在均已否定該句中的“來”是趨向補語。還有看起來很像的句子有:

(14)秋,鄭詹自齊逃【來】。(《春秋·經十七·三》)

(15)以其逃【來】志之也。(《谷梁傳·莊公元年》)

(16)逃【來】則何志焉?(《谷梁傳·莊公元年》)

這些句子并非是“來”做補語,而是省略了“而”的聯動式,應為“下而來”、“逃而來”,“來”依舊是表示趨向意義的動詞,充當連動式的后一動詞。

有時“來”還可以活用為使動,如:

(17)是月也,易關市,【來】商旅,納貨賄,以便民事。(《禮記·月令》)

(18)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

3.2.2.2 兩漢時期

此時的“來”大致有以下兩種句法位置。

3.2.2.2.1 V+來

(19)西周君走【來】自歸,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西漢·《史記·秦本紀第五》)

(20)及始從代徵時,謀議狐疑,能從宋昌之策,應聲馳【來】即位,而偃武行文,施布大恩。(西漢·《新論》)

(21)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來】。故曰圣人之處世,不逆有伎能之士。(西漢·《淮南子·卷十二·道應訓》)

3.2.2.2.2 V+O+來

(24)異日,而王曰:“召相單【來】。”田單免冠徒跣肉袒而進,退而請死罪。(西漢·《戰國策·卷十三·齊六》)

(25)范君之仇在君之家,愿使人歸取其頭【來】;不然,吾不出君於關。(西漢·《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第十九》)

(26)三月,召臨江王【來】。(西漢·《史記·孝景本紀第十一》)

(27)數曰:“為我告魏王,急持魏齊頭【來】!”(西漢·《史記·范雎蔡澤列傳第十九》)

(28)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來】!”(東漢·《論衡·書虛》)

(29)發大兵侵擊烏孫,取車延、惡師地,收人民去,使使謂烏孫趣持公主【來】。(東漢·《全漢文·西域傳》)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在“V+來”中,我們很難把“來”看做是趨向補語,因為此時的“來”通常與前面的動詞同屬一個主語,在意義上也很難說清孰輕孰重,大多仍然表示施事者的趨向,如(19)、(20)、(21),“來”表示的是施事者的動作,因而此時的“來”還不能夠看做是一個趨向補語。

在V+O+來中,(27)“急持魏齊頭來”中,“來”的是施事魏王,其他例句也莫不是如此。當然,施事完成了“來”的動作,受事賓語也會同時達成“來”的結果,但這并不是句子主要想表達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在例(24)“召相單來”中,“來”的語義指向偏向“相單”,即受事者而非施事,但能夠出現在這種格式中的動詞數量很少,發現的例句數量也非常有限,不能因為一個例句就說明兩漢時期的“來”可以看做是趨向補語,只能說明兩漢時期的“來”還更多地帶有趨向動詞的性質。

但如果“來”跟在一些特殊的表示趨向意義明顯的動詞之后,如“召”、“來”已經開始表現出一些趨向補語的特征。

3.2.2.3 南北朝時期

與兩漢時期相比,動詞“來”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出現了“V+來”后帶處所或方位詞做賓語的句子,并且能出現在這些格式中的動詞數量有所增加。

(31)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孔雀東南飛》)

(32)遙見風吹大樹,枝柯動搖上下,便言“喚我”,尋【來】樹下。(《佛說末羅王經》)

(33)遂使人送【來】西。(《大悲蓮華經》)

(34)卻后一月,爾乃設會,迎置賓客,方牽牛【來】,欲猬取乳,而此牛乳即乾無有時為賓客,或嗔或笑。(《百喻經·愚人集乳喻》)

(35)待呼我黃須【來】,令擊之。(《三國志·魏書十九》)

(36)武子一起便破的,卻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世說新語·八百里駁篇》)

(37)昔有一長者,遣人持錢至他園中買庵婆羅果而欲食之,而敕之言:“好甜美者,汝當買【來】。”(《百喻經·嘗庵婆羅果喻》)

(38)奉藩岳之休明,被戎荒而既序,班琛賂則【來】庭。(孔寧子·《氂牛賦》)

我們可以看出(31)、(32)、(33)、(38)中出現了“來”后加處所或方位做賓語的情況,雖然我們并不考慮“來”后跟處所或方位賓語的情況,但這些例句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來”帶賓語的能力開始逐漸提高;而在(35)、(36)、(37)中,則出現了與秦漢時期相反的情況,“來”的語義指向開始轉向受事,而不再指向施事,如(35)“待呼我黃須來”,“呼”這個動作只能引發“黃須”的“來”,而不再是施事者,(36)“速探牛心來”,“探”的結果是“牛心”的“來”,施事者的“來”反而處于一個附加結果的狀態,(37)也不例外。

因此,南北朝時期的“來”開始轉向以受事趨向為主,不再表示施事的趨向,已經可以看做是趨向補語了。

3.2.2.4 唐五代時期

在這個時期,“來”在表示動作位移的基礎上,虛化成表示動作實現并有結果,意義進一步虛化,逐漸發展出表示動作完結的語法意義,可以直接出現在動詞之后,如:

(39)生計拋【來】詩是業,家園忘卻酒為鄉。(白居易·《送肖處士游黔南》)

(40)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

至此,“來”基本完成了語法化的進程,“來”上開始逐漸積淀起了表示動作完結的語法意義。

從先秦至唐五代,“來”完成了語法化的過程,即“實義動詞—趨向動詞—趨向補語—表示動作完結的語法意義”。

3.2.3 對“V+來+O”格式的影響

“來”在理想認知模式中,凸顯的是目標或終點,那么動作到達終點自然意味著事件的結束,久而久之,這種結束義在人的心理上便形成了語義積淀,使得“來”可以表示結果義。

因此,當“來”漸漸積淀了結束之義,便開始含有經歷完成的意義,可以直接出現在動詞之后。當語言發展需要出現一種新的格式的時候,“來”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但“來”的語法化至唐五代已基本完成,為何“V+來+O”格式卻直至明才發現用例,清中后期才開始大量出現?

顯然,“V+來+O”格式出現得晚的原因除了“來”的語法化這個因素之外,還有其它的影響因素。

3.3 “V+O+來”語義分化

3.3.1 “V+O+來”格式的特點

“V+O+來”(前賓式)格式出現的時間比“V+來+O”(后賓式)格式要早,為了說明這兩種格式之間表義的不同與聯系,我們需要說明“V+O+來”(前賓式)有什么特點,主要出現在什么語境之中。

我們主要考察了作家老舍、趙樹理、鄧友梅等作品中“V+O+來”(前賓式)的語料,可以看出該格式主要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3.3.1.1 表示未實現的動作,主要采用前賓式。如:

(41)叔父,我給你買一些點心【來】。

(42)回頭我給你到估衣鋪辦一套半新不舊的行李【來】,這才是長久之計。

3.3.1.2 在祈使句中,特別是表達要求、計劃、許諾或愿望的句子里,主要采用前賓式。如:

(43)馬先生,給西門爵士搬把椅子【來】!

3.3.1.3 當賓語是確指的事物時,通常不用前賓式。我們一般不說“她拿了那支筆來”,而說“她拿來了那支筆”,如例(42)“一套半新不舊的行李”是不確指的,例(43)中“搬把椅子來”中的“(一)把椅子”也是不確指的。

3.3.1.4 但前賓式并非完全不能用在表示動作完成的句子中,如果“來”的語義指向同時包括主語和賓語,兩者難分輕重時,就必須用前賓式,不能用后賓式。如:

(44)老莫,你昨天給我送橘子【來】,怎么不進來看看你的老大哥啊?

“送橘子來”是已經完成的動作,但從后續句“怎么不進來看看你的老大哥啊?”可以看出,來的不僅僅是橘子,還有老莫,“來”在“橘子”之后可以兼指主語和賓語的趨向,且二者同樣重要。如果我們把它換成后賓式“你昨天給我送來橘子”,在語義上就和后面的句子不連貫了,所以不能用后賓式。

我們可以用下面一個表格來簡單地說明,“V+O+來”(前賓式)與“V+來+O”(后賓式)的區別:

表一 “V+O+來”(前賓式)與“V+來+O”(后賓式)的比較

3.3.2 對“V+O+來”的歷時考察

“V+O+來”這一格式,在兩漢時期即有發現用例,直至現代漢語中仍常有出現,所不同的是,在古漢語中,這一格式既可以表示已經完成的動作,又可以表示尚未完成的動作,如:“三月,招臨江王來。”(《史記·孝武本紀第十二》)表示已然;“待呼我黃須來,令擊之。”(《三國志·魏書十九》)表示未然。現代漢語中,該格式主要用在未然語境中,表示尚未完成的動作,如:“他們的討論已經一致,就另談些閑話等著站崗的送名片來。”(趙樹理)

從歷時的角度來看,“V+O+來”存在著一個表義范圍縮小的情況。

3.3.2.1 兩漢時期

“V+O+來”在此時期首次發現用例,如我們前面在“V+來”的語法化過程中所描述的,發現的例句數量并不多,能夠出現在謂語位置的動詞數量也很少,除了前面所列舉的例(24)—(30)外,還有:

(45)又遺其后相信陵君書曰:“夫趙、魏,敵戰之國也。趙王以咫尺之書【來】,而魏王輕為之殺無罪左座,座雖不肖,故魏之免相望也。”(西漢·《戰國策·卷二十一》)

(46)復令須四方書【來】,前后次之,復以類相從,復令須后書至也;(東漢·《太平經·卷之五十一》)

(47)孔子病,商瞿卜期日中,孔子曰:“取書【來】,比至日中何事乎?”(東漢·《論衡·別通》)

……

共有25例,我們試做具體分析:其中,表示動作已完成的(已然體)例句有14例,如例(25)、(26)、(27)、(30)、(45)和(46),因為此時的“來”尚未完全虛化成補語,所以仍被看做是趨向動詞,語義指向施事主語;

表示動作尚未完成或表達祈使、愿望、命令的(未然體)例句有11例,如例(24)、(28)、(29)和(47)。

可以看出,在兩漢時期,“V+O+來”既可以表示已經完成的動作,又可以表示尚未完成的動作,二者數量基本平衡,且由于此時的“來”還未虛化為補語,此時“來”的語義指向大多指向施事主語,此時,“V+O+來”的語義尚未發生分化。

3.3.2.2 南北朝時期

我們搜索了南北朝時期的《三國志》、《世說新語》和《百喻經》三部文獻,發現“V+O+來”格式的例句9例:

(48)殷死月余,軫得疾患,自說但言“伏罪,伏罪,游功曹將鬼【來】”。于是遂死。(《三國志·第十三章》)

(49)桓問曰:“卿何署?”答曰:“不知何署,時見牽馬【來】,似是馬曹。”(《世說新語》)

(50)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懼。召諸公【來】。嶠至,不謝,但求酒炙。(《世說新語·捷悟》)

(51)答言:“我馬已死,遂持尾【來】。”(《百喻經·詐言馬死喻》)

(52)軍眾既去,便欲還家,即截他人白馬尾【來】。(《百喻經·詐言馬死喻》)

(53)武子一起便破的,卻據胡床,叱左右:“速探牛心【來】!”(《世說新語·八百里駁篇》)

(54)桓為設酒,不能冷飲,頻語左右:“令溫酒【來】!”(《世說新語·任誕篇》)

(55)時此二人即佐推車,至于平地,語將車人言:“與我物【來】。”(《百喻經·索無物喻》)

(56)待呼我黃須【來】,令擊之。(《三國志·魏書十九》)

其中,(48)—(52)表示動作已經完成,共有5例;而(53)—(56)則用在表示未然的語境當中,共有4例。

二者數量基本平衡,“V+O+來”的語義分化還不明顯,但可以出現在謂語位置上的動詞的種類和數量開始增多了,此時的“來”基本已經虛化為補語,語義指向受事賓語。

3.3.2.3 隋唐五代時期

從隋唐五代開始,“V+O+來”的表義范圍漸漸縮小,我們考察了《敦煌變文選》、《敦煌變文集新書》、《祖堂集》等文獻,共發現該格式的例句14例,其中表示已然的例句4例:

(57)皇帝又夜夢見一神人送龍肝【來】,帝謂神人曰:此肝自何而來?(《敦煌變文選·葉靜能詩》)

(58)瘦喚言舜子:我舜子小失卻阿娘,家里無人主領;阿耶取一個計阿娘【來】,我子心里何似?(《敦煌變文選·舜子變》)

(59)難陀捻得缽杯【來】,便入廚中取飯。(《敦煌變文選·難陀出家緣起》)

(60)于是五百長者各持七寶傘蓋【來】,與居士相隨,皆出王宮去也(《敦煌變文集新書》)

表示未然的例句10例:

(70)凈能曰:此病是狐之病,欲得除喻,但將一領氈【來】,大釘四枚,醫之立差。(《敦煌變文選·葉靜能詩》)

(71)高聲喚言象兒:與阿耶三條荊杖【來】,與打煞前家歌子。(《敦煌變文選·舜子變》)

(75)又問:“請和尚安心!”師曰:“將心【來】,與汝安心。”(《祖堂集》)

(76)師云:“還我話頭【來】。”(《古尊宿語錄·卷四十》)

……

3.3.2.4 兩宋時期

到了兩宋時期,這種表義的分化就更加明顯了,我們遍查兩宋時期的諸多語料,共發現了“V+O+來”格式的例句46例,其中表示動作已經完成的(已然)例句只有11例:

(80)見二人赍文書【來】,敕獄吏,言有三人,其家事佛,為有寺中懸幡蓋燒香,轉法華經咒愿,救解生時罪過。(北宋·《太平廣記·卷第一百九·報應八》)

(81)旬余夜寐,輒有胡人十數,挈樂持酒【來】,歌笑其中,若無人。(北宋·《太平廣記·卷第三百四十六·鬼三十一》)

(85)何敬叔少奉法,作一檀像,未有木。先夢一沙門納衣杖錫【來】。(南宋·《佛語錄·五燈會元》)

(88)侯興老婆將半碗水【來】,放在桌上。(南宋·《話本選集·宋四公大鬧冤魂張》)

(89)那漢也是合苦,真個寫一紙軍令狀【來】。(南宋·《話本選集·碾玉觀音》)

(90)虞候節時來他家對門一個茶坊里坐定,婆婆把茶點【來】。(南宋·《話本選集·碾玉觀音》)

……

表示未然意的例句共有35例。

(91)念曰還我洞山鼻孔【來】。僧曰不會。(北宋·《佛語錄·禪林僧寶傳》)

(92)使人取一犬【來】,置書生前曰:“視我能殺犬否。”(北宋·《太平廣記·卷第十·神仙十》)

(95)公曰:“大師與我煎一服藥【來】。”(北宋·《湘山野錄》)

(96)秀秀道:“我肚里饑,崔大夫與我買點心【來】。(南宋·《話本選集·碾玉觀音》)

(97)李員外便叫媽媽將鈔【來】,賞賜先生和媒媽媽,并車馬一干人。(南宋·《話本選集·快嘴李翠蓮記》)

……

另外,我們還發現了這樣一個句子:

(101)曰:“近日陸子靜門人寄得數篇詩【來】,只將顏淵曾點數件事重疊說,其他詩書禮樂都不說。”(北宋·《朱子語類·卷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

“V+O+來”結構中的動詞之后開始出現“得”來標志事件已經發生,這說明“V+O+來”的語義已經開始進一步分化,需要借助別的詞或別的形式來承擔分化出來的表示已然的這部分意義。

3.3.2.5 元明時期

“V+O+來”格式發展至元明時期,語義分化已經基本完成,已經很難再找出“V+O+來”格式表已然意義的例句了,我們僅在明小說《三國演義》中發現了以下三個表示已然的例句:

(102)是夜二更,馬岱引三千兵【來】,人皆銜枚,馬盡勒口,徑到山西。

(103)權見諸葛瑾面長,乃令人牽一驢【來】,用粉筆書其面曰:“諸葛子瑜。”

(104)姜維引軍出,越吉引鐵車兵【來】。姜維即退走。

另一方面,可以出現在表示未然的“V+O+來”中V位置上的動詞數量也有所增加,有:將、拿、取、打、借、喚、傾、引、看等,如:

(105)是,賣貓的,將貓兒【來】,我買一個。(元·《樸通事·中》)

(106)這些個銀子是好青絲。比官銀一般使。這們時依著你。將好青絲【來】。這銀子都看了。(元·《老乞大諺解·卷上》)

(107)這么就依你。拿好細絲【來】。這銀子都兌了。好照數點了布去。(元·《老乞大新釋》)

(108)銀子在布袋里。取銀子【來】。教牙子先看了。(元·《老乞大新釋》)

(109)賣酒的。打二十錢的酒【來】。我要喝。(元·《老乞大新釋》)

(110)主人家。你可往別處。借一把快鍘刀【來】。(元·《老乞大新釋》)

(112)這樁事都在紅娘身上,喚紅娘【來】!(元·《西廂記雜劇》)

(113)隨即也叫:“賣水的,傾一盞甜蜜蜜糖水【來】。”(元·《元代話本選集·鬧樊樓多情周勝仙》)

……

至此,“V+O+來”已經基本完成其語義分化的進程,用法已經和現代漢語中的“V+O+來”非常接近了。

3.3.3對“V+來+O”格式的影響

我們可以概括出“V+O+來”表義范圍縮小的過程如下:

兩漢時期:“V+O+來”格式出現;

隋唐五代時期:開始語義分化的進程,表已然義的“V+來+O”例句數量減少;

南北宋時期:“V+O+來”表義范圍進一步縮小,不僅表示已然義的例句數量進一步減少,而且出現了動詞后帶“得”等詞表動作完成義的情況,說明已經需要用新的詞或新的形式來承擔“V+O+來”分化出來的已然義;元明時期:“V+O+來”基本完成了語義分化的過程,表義范圍縮小,基本只能表示未然義或祈使義。

“V+O+來”(前賓式)的表義范圍縮小,新分化出的表已然的意義部分在客觀上就需要一個新的格式來承擔,為“V+來+O”(后賓式)格式的出現提供了可能性,且在時間上已經和“V+來+O”出現的時間非常接近了。

4.結語

從先秦至唐五代,“來”完成了它語法化的過程,即“實義動詞—趨向動詞—趨向補語—表示動作完結的語法意義”。因此,當“來”漸漸積淀了結束之義后,“來”便含有經歷完成的意義,可以直接出現在動詞之后。當語言發展需要出現一種新的格式的時候,“來”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而“V+O+來”的表義范圍縮小,主要出現在表未然的語境中,這時候便需要一個新的格式來承擔“已然義”,這就為“V+來+O”的出現提供了空間和可能。

即“V+來+O”格式出現的時間應該在:“來”的語法化進程進行至表示表示動作完成之義并以直接用在動詞之后;“V+O+來”的語義發生分化,這兩個過程完成之后才開始出現。

這正是為什么趨向補語“來”早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發展出來,而“V+來+O”卻直至清代才開始大量出現的原因。

“V+來+O”的格式在這兩項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產生了:

圖一 “V+來+O”發展示意圖

[1]曹廣順.近代漢語助詞.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

[2]賈鈺.“來/去”去趨向補語時動詞賓語的位置.世界漢語教學,1998,(1).

[3]蔣國輝.“來”、“去”析——兼論話語的第二主題平面.求實學刊,1988,(6).

[4]李明.趨向動詞“來/去”的用法及其語法化.語言學論叢(二十九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5]劉月華.趨向補語通釋.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8.

[6]楊克定.從《世說新語》、《搜神記》等看魏晉南北朝時期動詞“來”、“去”語義表達和語法功能的特點.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88.

[7]朱景松.補語意義的引申和虛化.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4).

[8]孫裴.“來”和“去”的語法化及其相關問題研究.碩士學位論文.上海師范大學,2005.

[9]陳建軍.“動+來/去”結構帶賓語時的時體運籌機制.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6,VOL28,(3).

[10]肖秀妹.“動+來+名”和“動+名+來”兩種句式的比較.語言教學與研究,1992,(1).

[11]孫錫瑾.現代漢語“來/去”析.南昌高專學報,2007,(2).

猜你喜歡
語義動作
下一個動作
語言與語義
動作描寫要具體
畫動作
讓動作“活”起來
動作描寫不可少
“上”與“下”語義的不對稱性及其認知闡釋
現代語文(2016年21期)2016-05-25 13:13:44
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認知范疇模糊與語義模糊
“深+N季”組配的認知語義分析
當代修辭學(2011年6期)2011-01-29 02:49: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激情無極限的亚洲一区免费| 91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91导航|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www.狠狠|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语对白|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红杏AV在线无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无码免费视频| 五月婷婷伊人网|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欧美高清国产|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的毛片|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av尤物免费在线观看| 综合亚洲网|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最新网址| 99er这里只有精品|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a级毛片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一国产一有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在线欧美日韩|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91精品国产一区|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激情影院内射美女|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高清色本在线www|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国产欧美性爱网|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无码中文字幕精品推荐| 色婷婷成人网| 日本精品影院| 国产剧情伊人|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99在线国产|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66页|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av一码二码三码无码|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99伊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