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師軼
(上海信息技術學校,上海 200000)
應用文寫作是中職教育中的基礎課程之一,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實踐性,作為一項基本能力對中職生來說至關重要。《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在基礎、職業、拓展模塊中明確要求掌握各相應層次的應用文的寫法,做到格式規范、文字簡潔,能夠根據學習、生活、職業工作的需要恰當運用。
而目前,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教材內容相對陳舊,內容編寫大多偏重理論知識,所選例文有不少脫離學生生活實際,缺乏指導和示范的作用。應用文教學大多采用概念引入—文種特點—寫作要領—例文參照的教法,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削弱應用文寫作的實踐性和現實性,很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很多學生認為應用文對自己意義不大。大部分中職生在初中和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活中基本不會涉及應用文體的寫作實踐,這使得中職學生的應用文寫作知識背景缺失,使應用文寫作有效教學的目標落空。大部分中職語文教師普遍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上缺乏深入具體的研究,部分教師缺少因地制宜的教學設計能力、靈活運用有效教學方法的能力。
上述因素往往導致教學過程中產生了學生一聽就懂,照樣張一寫就會,但獨立寫作錯誤百出的現象。從教學效果上看基本屬于低效教學,所以提高此課程的教學有效性勢在必行。
教學就是一個教與學的雙方活動,要進行有效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強調,人的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建構的,教學應當力求使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建構,而不是要求他們復制知識、疊加知識。我校在教學中引入了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基礎的項目教學法,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1.項目教學法簡介。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其核心在于把行動過程與學習過程相統一,行動的具體實施是通過不同的項目任務來設置完成的,項目就是以實踐為導向將教學內容確定為可行動的操作方案,是教師和學生為實踐活動過程制定的工作任務。它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生積極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現理論知識向實踐的轉化。
項目教學主要由內容、活動、情境、評價等要素構成。其教學過程基本如下:確定項目任務,制訂計劃,實施計劃,檢查評估,歸檔或結果應用。
2.項目介紹及實施。
(1)總體設計思路:以實用性為導向,以貼近學生生活、正確把握學生學習基礎、促進學生進步為原則,按照大綱教學要求,確定課程的總目標。以實際任務為引領,采用流程式與分段式相結合的結構來展示教學內容。通過設計情景顯現、仿真模擬等活動項目來組織教學,培養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
(2)教學內容: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基于現有教材,結合本校學生的特點,將學生未來在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日常文書為必修部分,將行政公文作為選修部分。運用“項目”教學法,把應用文的學習內容整合到一個項目中,與校園生活、專業學習結合起來。
(3)項目實施:我們選取了學校第5屆博學節的召開作為綜合貫穿項目,按活動進程共分10個子項目,依照教學計劃進行。具體見下表。

教學始終以學校要召開博學節,一名叫王宇的學生自薦加入了工作組,參與了很多博學節工作為主線。學生們因為都參與過學校的博學節,所以對于這個綜合項目的基本過程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全班學生分成固定的小組,他們在總的情景設置中不斷接觸問題,然后解決問題,最終完成總項目。每個子項目基本按照“情境引入—分析確定任務—制訂計劃—實施計劃(資料收集—小組、討論、確定作品內容—寫作成文)—學習與評價”的流程展開教學。每一個學生要確定自己在團隊中的分工以及團隊各成員的合作形式,互相協作,然后按照已確定的主題和工作步驟完成寫作。各團隊之間都要展示成果并互相評價。各團隊之間是一種競爭和互相學習的關系。
(4)下面就以子項目的具體實施流程做一個詳細介紹
確定項目:為激發學生的興趣,老師可以運用真實情景或創設模擬情景教學。例如:在講《海報》時,我們就假設每個小組是一個宣傳部,依據情景要求的工作目標制作相應的海報,小組中有負責文案的,有負責美工的,分工協作共同來完成這次作業。而情景給出的目標就是該項目的任務。
制訂計劃:項目任務確定后,老師必須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明確項目目標中所需的技術和知識點,并且把它們分解成學生已經學過的和應該通過該項目學習的知識點,來降低學生的心理門檻,持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為后來的自主探究和自主知識建構做好鋪墊。在此基礎上,學生進一步細化項目的具體內容和步驟。例如在講博學節活動之一的《世博會一日游計劃》時,從世博會召開的目的、意義、游覽活動內容、活動如何開展等入手,讓學生自主討論,逐步確定工作步驟和分工,完成的時間。各組明確項目計劃,最終由教師認可。
實施計劃:項目實施階段是項目教學法的核心環節。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和相互協作來按照本組計劃完成。比如在完成《世博會一日游計劃》時,學生按照各小組自定的方案,開始一定的信息收集工作,討論內容,完成寫作。對學生在過程中有困難的地方教師進行指導,并督促學生按計劃完成各個環節,保證學生能完成項目。
檢查評估:各組學生在完成了項目后,進行成果展示,主要采用的方式是:①小組自評:派代表展示作品,談談優勢和不足。②師生共同評估:在各小組自評的基礎上,教師和同學共同討論,就每組在完成計劃寫作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解決的方式和最終作業進行評價。③讓學生結合課堂評估結果,完成對項目作品的修改。比如學生真的參與了世博會一日游以后,回來交流的時候對照本組的計劃,就發現了很多寫作中的疏漏。老師在課堂上利用學生自己的真實體驗讓學生進行自評,然后再對整個計劃寫作的過程,各組學生在寫作教學活動中的具體表現來進行評價指導。讓學生最終完成《世博一日游計劃》的修改。在此過程中,學生主動積極地動口動腦動手,發現了自己學習中的不足和知識點的缺漏,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
歸檔或結果應用:在成果展示評估結束后,老師應該進行整個項目活動的總結,總結項目完成的過程方法,發現和解決不足,促使學生進行反思,把所學會的知識內化。同時,還可以從學生的作品中選取優秀作品保存,以后適時推薦給相關部門或場合,或用作教學案例。
項目教學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必須得到學生的認同。我校在進行應用文項目教學的過程中,十分重視學生對教學的信息反饋。在開始項目教學前對二年級的3個班級開展了隨機調查。教學實驗后,對實驗班級和非實驗班進行問卷調查,實驗簡要對比數據如下:

?
上述的數據變化表明,項目教學法的實施讓學生重視應用文學習的程度有較大的提高,并大大增強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學生不再為了應試而學,而被教學知行合一的過程和切實提高其綜合能力的學習內容所吸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充分顯現,學生更加認同教師的教學方法和過程,更樂于擺脫應試訓練的枷鎖,對教學的參與度大大提升。同時,學生慢慢改變了原有學習方法,寫作上不依賴標準答案,而是注重拓寬實際積累,學習的態度明顯好轉,樂于投入課內外學習,教學效率大大提升。
分析產生變化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在教學目標設置和內容選擇上,教師從本課程的實踐性和實用性特點出發,用“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理念來選材和備課。項目的選擇和學生的生活相關聯,和他們的經驗相整合,設計出真實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習者利用自己原有認識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搜索學習到的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
2.教學模式以“項目”為形式、“成果”為目標,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組織學生在“做中學”。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應用文寫作的知識、技能和態度。同時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其溝通能力、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3.項目教學追求的不是學習成果的唯—正確性。教師在學生小組自評,互評的基礎上,更注重過程性的評價。這樣一方面會使學生在自評中反思,把學習成果內化,一方面會讓學生意識到實際的進步和發展比卷面成績更重要,從而對自己產生更大的信心和動力,推動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斷提高。
1.項目教學法的運用要切合教學實際。
教師要用好項目教學法,如何設計項目任務,找到合適的切入點,對于教學至關重要,一定要注意跟學生的生活和專業相契合,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技能問題作為項目內容,且難度適中,適合于學生解決。
2.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項目教學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最好具有職業經驗,了解相關專業的工作過程,了解一些企業的具體運營過程,才能從整體聯系的視角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職業工作任務作為具有教育價值的項目。除了在專業素質的要求外還加大了對教師組織教學能力的要求。教師不僅要組織和管理好教學,還要具備項目規劃、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能力。
3.深化校本教材開發。
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應用文教學領域幾乎沒有可供選用的教材。面對陳舊模式下的教材,教師如何做好教材的二度開發或者校本教材的開發,這是相當重要的。
4.建立科學的考核辦法。
項目教學實施過程中必須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才能使學生學有動力,做有目標,提高教學有效性。此外,還需要有相應的考核辦法,考核標準應明確、具體、可行。
[1]吳偉雄.應用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探索.教學實踐,2011.6.
[2]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理論.實踐與創新[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4.
[3]王晶晶.淺談項目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科技創新導報,2009,(26).
[4]劉曼華.職校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模式探新.職業教育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