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設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一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作業與教學活動的其他各個方面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它既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又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新時代的數學教師,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或嘗試。
1.操作型作業
這類作業主要來源于例題和練習中涉及圖形與幾何的內容。小學數學中幾何知識的內容主要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兩大板塊。研究圖形的位置、特征、公式計算等內容時常常需要做一些教具、學具來幫助學生理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可讓學生親手制作,通過親身體驗搭建起知識結構物化與內化的橋梁來促進知識的理解,并在課堂上對其作品進行展示。這不僅是知識的運用,更是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這類作業又可細分為手工類、美工類和拼圖類作業。
1.1手工類的作業。完成此類題目時,教師應適當地給學生一些有啟發性的提示語,比如可選用哪些較方便的制作材料,大體的制作要求等。如:在學習《角的認識》前,讓學生動手制作角的模型,材料可以是牙簽、小棒或硬紙條等,通過動手制作來體驗角的特性。
1.2美工類的作業。完成此類題目時,教師可讓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大小自定。并提醒畫圖時注意確定比例。在正確畫圖的基礎上還可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自由發揮。例如,學習了方向和位置后,家庭作業就是:自行設計一張公園導游圖,畫出主要景點和景點間的線路。結果,學生在上交的圖中除完成老師規定的要求外還畫上了便利店、洗手間等人性化設施。由此,在完成過程中真實體驗到了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1.3拼圖類的作業。完成此類題目時,要求先動手拼一拼,再把拼后的作品粘貼在紙上或結合拼的過程在紙上用數學語言或符號描述出來,讓過程性的知識留下痕跡。例如,學習了圖形的拼組后,家庭作業就是:請你按要求剪一剪,拼一拼,并把結果貼在紙上,寫出發現的結論。學生通過嘗試,很清楚明了地發現了圖形之間的關系。
諸如此類的作業,能讓學生在操作中明事理,更好地了解形體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調研型作業
所謂“調研型”的作業就是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用研究的眼光來分析調查所得的資料,再運用多種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請調查一天內你家丟棄多少個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學生一年大約丟棄多少個塑料袋?全校學生呢?……這些塑料袋相當于在祖國土地上蓋幾層呢?你能針對塑料袋問題向環保部門提個建議嗎?這些有趣又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參與探索的意識,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還將數學知識與其他學科進行了有效整合,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3.設計自主性作業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作業的設計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提供給學生自主參與探索,主動獲取知識,分析運用知識的機會,盡可能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我設計,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個學習的主動者、探索者和成功者。所以,教師引導下學生可以自主參與作業內容的設計,自己布置作業。
例如《多邊形的面積計算復習》課堂結尾前,我給學生提了這樣一個要求:請你結合今天所復習的知識為同學們設計一道作業題。學生經過短暫的思考紛紛回答:
學生1:請你測量出桌子的底和高,并計算出它的面積。
學生2:請你量出黑板的長與寬,并算出它的面積。
學生3:如果辦公室(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70平方米,那么它的底和高可能是多少?(底和高取整數)
這樣學生在作業的設計過程中,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數學經驗,體驗著學習主人的快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作業,能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4.小學數學作業批改
4.1錯題揭示符號化。小學數學作業批改符號,對的打鉤,錯的打叉,這是多年來達成的共識。為了保證學生學習數學的自尊心不受傷害,保證學生數學作業本的整潔美觀,對于學生做錯的題目,不要打一個紅叉,而應采取與學生約定俗成的方法去解決。我在處理學生數學錯題時,整個題目方法錯了,這道題我什么符號也不打;錯了部分步驟,我在題目后輕輕地點個紅點。再把作業有錯的本子發給學生,讓學生去檢查訂正。然后,教師重新復改,直至完全正確為止。這樣做學生能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懂得作業錯因,且作業本整潔美觀。
4.2書寫做到規范化。好的學習習慣是在平時養成的,學生的作業也不例外。布置作業時,注重強調學生作業書寫要規范,字跡要工整,書寫態度要端正。注重作業書寫形式要規范,按照例題解答過程去書寫,對答語部分,要求學生把話寫完整。要求學生作業書寫規范化,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業更要規范化。給學生作業的等第、評定及批改日期,書寫均要字跡工整,給學生以榜樣示范,這樣學生才能把作業書寫工整、規范。
4.3作業評定激勵化。對學生數學作業的批改,絕不是寫上“優秀”、“良好”、“及格”等第之事,應注重對學生作業態度、作業習慣、創新算法等方面及時給予激勵性的簡要的語言評價,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5.關于作業批語
5.1欣賞激勵——樹立自信。激勵性評價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舉措。及時有度地呈現激勵性評價,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有效引起師生情感共鳴。如:“你的解法方法非常好,有創造性。”
5.2錦上添花——拓寬思維。批改數學作業時,教師不僅要留意學生解題的正誤,更應注重充分挖掘習題的智力因素,應適時以精妙之語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啟發學生拓寬思路、開發潛能、發展智力。如:“你肯定還有高招,因為你是我的驕傲!”
5.3雪中送炭——引導糾錯。在批改數學作業時,當有學生出現觀察、分析、計算或判斷等方面的錯誤時,教師要及時給予批語,一語道破存在的問題,先用“引導”指出其錯誤之處,并在旁邊寫上適當的批語。這種批語可以起到“雪中送炭”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