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反思”,通常被理解為“重新思考”。反思對于所有與教育有關系的人來說有著特殊的作用,一位好的幼兒教師應該及時對自己的行為、工作進行反思,它對教師良好的師德、人生觀、價值觀的提升,良好生活、工作習慣的養成,教學能力的提高等影響頗大。
關鍵詞: 幼兒教師 反思力 培養策略
一、何為幼兒教師的反思力
“反思”,通常被理解為“重新思考”。教師反思能力是指教師在工作中,把自我作為意識的對象,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自我及教學進行積極、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和調節的能力。可見反思力的概念可歸納為:主體對事物、主體的思想和行為,以及與客體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刻、批判式思考的能力。
二、反思力對幼兒教師的重要性
反思對于所有與教育有利害關系的人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教師從生活中總結經驗,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適時的反思、總結,這樣就可以強化教師在學習及工作方面的動機,讓她們對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感到驕傲,對自己的不足之處有客觀的評價?!边@對幼兒教師尤為重要,因為幼兒教師全部是女性,缺少男性的陽剛之氣。
在此,我們就反思對幼兒教師的影響作一番探討。
第一,反思能促進幼兒教師自律能力的提高,幼兒教師在進行自覺、有效的教學時應經常反思、學習。這樣一來幼兒教師就會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具有強烈的工作動機和良好的學習策略,能機智地運用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眾多教育者稱自律工作者為具有批判性思考和思想的人,幼兒教師自律能力的普遍提高,對她們的工作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如:買早餐是每位做教師所必須經歷的,每天早上在上班前幾分鐘,我園大多老師都慌慌張張地趕到早餐店買,買來之后,坐在辦公室悠閑地吃,不管教室里有沒有學生,個個“以食為天”,細嚼慢咽,最為可惡的是吃好之后,拿張餐巾紙把嘴一抹,往辦公桌上一扔,一走了之。記得有一張辦公桌上的豆漿袋整整放了一星期,每個人都無動于衷,毫無害羞之意。從這點可以看出有些幼兒教師的自律能力太差。
第二,幼兒教師適時地反思,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她們的團結精神?,F如今懶惰、心胸狹窄等現象屢見不鮮,這些都是缺乏團結合作的表現。教師們從未反思這樣做會給其他教師和自己帶來麻煩,養成不良的習慣。因此,教師在日常生活及日常教學活動中有必要、有意識地提高反思力,這樣就會更團結,體驗到自己在決策過程中的舉足輕重的地位。
幼兒教師的心胸一定要開闊,不能主張“全幼兒園不管別人吃不吃虧,反正我自己決不能吃虧”?,F在很多幼兒教師大都是“70后”的獨生子女,有這樣的心理不奇怪,每次領導開會說重幾句,會后她們絕大多數都會湊在一起開小會,說××在領導那打小報告,害得我們被罵,還會往不好的方面繼續發展下去,越說越起勁,起碼會維持一個星期。另外,同一年級組的老師也應好好相處,互相學習,但有的卻互相猜測,都說自己班的好,說別班的不好,何必呢?教師為何不從自己身上進行反思呢?
第三,幼兒教師在進行反思活動的過程中,會增強自信心。教師實施相關的工作項目、有效地解決問題,了解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同時,幼兒教師通過反思,從不同的角度能合理地對自己的工作教學進行歸因,從而改進教學手段、改善教學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對教學充滿自信。
教學反思是每個幼兒教師都應該具備的,可有的教師不僅抄襲教案連教學反思都好像殺頭一樣,草草幾句了事,根本不仔細去反思、去規劃,一學期下來,同樣一節課到下次碰到的時候又忘了。在公開課展示活動中,有的教師展示活動失敗了,從來不說自己哪里上得不好,老是說這節課真難上,要么說評課教師偏心,這樣的教師永遠也上不好一節課,久而久之,會失去信心。
三、幼兒教師反思力的培養
1.使用家園調查表
調查表可以是針對他們的工作策略、能力、優缺點和態度,讓幼兒教師進行反思,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
家園調查表可以由領導設計,也可以由老師設計。如組織一些問答卷,發放于家長,讓家長對本班教師進行評價。如問題一:“你們喜歡本班教師嗎?”問題二:“你們老師的教學怎么樣?”此類問題讓家長作自由回答,最后全部公開,讓教師拿著調查問卷先反思再談談自己的想法。從家長的角度,我們能使教師認清自己,提高自己,發展自己,從而更好地做好家園溝通工作。
2.情景模擬
情景模擬這個環節主要是教師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虛構情節,從而讓孩子們自由探討。如在某節課上讓孩子自由暢談“你心目中的老師”。在孩子們自由交流時教師則注意聆聽并及時記錄。通過交流,教師得知孩子心目中的老師可改變觀念。更重要的是通過不斷提供反饋和無拘無束的暢談對教師進行分析,使教師的反思空間加大。教師可根據孩子們的意見對照自己,取長補短,爭做孩子們心目中的好老師。
3.時刻反思教學
幼兒教師可以采用集體備課、聽課、摩課等形式互相學習,談論自己的想法,提出寶貴意見,暢所欲言,而教學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的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通過反思,教師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教學反思是現代教育教學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是教師更為主動、更為積極地參與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重要手段,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師要立足于教學實踐,不斷增強反思意識,提高反思能力。
反思對每個人來說,作用都是多方面的。一位好的幼兒教師,應該及時地對自己的行為、工作進行反思,有反思才會有成長。
參考文獻:
?。?][美]華康德著.李猛,李家譯.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理論.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98.
?。?][美]Scott G.Paris.Linda R.Ayres著.袁坤譯.培養反思力.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1.
[3]樊豐富.反思活動與學生的學習,教育研究.金華職業技術學院人文師范學院院刊編輯部,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