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環境污染的問題儼然已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而隨著當今社會的日益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環保教育迫在眉睫。孩子們作為國家的接班人,從小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并在組織日常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教學中不容忽視的問題。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幼兒園是地球大環境中與我們關系最為密切的小環境,而我們要愛護地球,必須從自己做起。
一、創建多彩環保環境
幼兒園是孩子們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我們應該從孩子們的觀察視角入手,為他們創建充滿童趣和互動的物質環境。
孩子與自然有一種天生的親近感,對大自然的東西深感興趣。我們可以利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自然條件,有意對孩子們進行環保教育,如每班創設的植物角、小小種植園,孩子們可以帶來各種各樣的種子在種植園種植,既可培養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又可讓孩子們認識各種各樣的種子,可謂是一舉兩得。又如為孩子們提供“沙灘”、“噴泉”等自然景觀,只要氣候允許,就讓孩子們赤著腳丫玩沙、玩水。正所謂“美好的環境造就美好的心靈,不良的環境造就不健康的心理”,老師都知道孩子們對事物的認識大部分是通過環境的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獲得的,如果一個幼兒園果皮滿地,到處是臟水、垃圾,甚至沒有綠化,且教師隨便踐踏青草,地上垃圾熟視無睹,孩子耳聞目睹,長大了又怎么會成為一個愛護自然、愛護環境的人呢?為了讓幼兒在美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我們必須優化環境。
二、將環保知識隨機滲到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
在日常教育活動中,教師注意以環保教育為主,隨機地將環保教育知識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及各種教學活動中。近年來,我們的課程中多了許多與環保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如在開展“環保小衛士”這一主題時,我們把握機會,向孩子們介紹環保的重要性。在大班開展:“垃圾哪去了”專題活動,同時向幼兒介紹:“垃圾是從哪里來”“垃圾多了會怎么樣?”“變廢為寶”等內容,通過展覽、繪畫、利用廢舊材料等讓幼兒進行美工制作,或者開展參觀、談話、小實驗、游戲等各種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們更多地了解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并懂得處理垃圾、保護環境必須從我做起。
但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僅僅靠開展一個主題活動是不夠的,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滲透環保教育,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做個教育“有心人”。在平時我們要密切注意幼兒的一舉一動,及時進行環保教育。如:在遇到幼兒亂摘花、亂丟紙屑、果皮,隨地吐痰或洗手后不及時關水龍頭等現象的時候,應及時教育孩子,幫助他們克服自身的不良行為,使孩子們懂得保護環境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小環境做起。此外,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也可以通過一些與環保有關的事來進行引導,如在“植樹節”時可以給幼兒介紹森林的資源及其作用,讓他們知道森林與人類的關系及人為破壞森林引起的地震、臺風、大氣污染等惡果,了解植樹造林的重要意義;在“愛鳥日”時可以給幼兒講述大量捕捉鳥類會出現的惡果;在“世界環境日”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我們的環境”美術創作活動等,這樣既可以豐富幼兒的環保知識,又可以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何樂而不為呢?
三、合理利用家庭資源
幼兒園教育應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而在開展環境保護教育時必須取得家長的支持,讓家長了解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的重要性、可行性,并且要求家長一起配合,言傳身教地去影響孩子、教育孩子、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我們可以請家長向孩子們介紹節水再利用,讓幼兒與家長一起利用廢物進行家庭小制作,并在園部開展相關的親子比賽:在比賽中有的孩子和媽媽用瓶子制作了小孔雀;有的孩子在家長的幫助下利用廢鐵絲制作了“單杠”、“雙杠”;還有的利用一次性紙杯制作了多彩的娃娃。孩子們在玩中學會了思考、嘗試、合作、分享;同時還可以請家長利用空閑時間多帶孩子走進大自然,一方面可以讓幼兒領略大自然的美好,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獲取豐富的環保知識,另一方面可以讓幼兒了解環境污染的狀況,知道環保問題迫在眉睫,從而不斷增強環保意識。
總而言之,環保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儼然占據重要的地位,而向孩子們宣傳環保教育是新一代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希望孩子們從小樹立環保之心,愿他們為環保事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讓地球更加美麗,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