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上講,非智力因素是智力發展的外在因素,一個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發展,還可以彌補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會對其智力因素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非智力因素對職高生成長具有發動、維持、促進、補償和定型功能。因此在開發學生智力的同時,還必須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融于教學之中,把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作為數學學科教育的目標之一。
一、培養職高生的自信心
學習數學需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通過努力能夠學好,這對職高生特別重要。如果職高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自卑心理,喪失學習自信心,那么他們就會失去戰勝困難的精神力量。提高職高生自信心的重要途徑是重樹信心,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的困難,讓他們嘗到學習進步的甜頭,產生學習的成功感。
(一)在關愛中重樹職高生的自信心。
讓職高生認識到自己的智力和那些重點高中學生相比并不差,而是差在勤奮、毅力、方法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這些非智力因素是可以通過后天培養而改變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揚長避短,讓學生感到自己的優點和特長被賞識、重視。對學生來說,教師對他們的關懷和期待,會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教師所任教的這門學科產生興趣,進而會有學好這門學科的愿望。我們可以因勢利導,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二)在成功中重樹職高生的自信心。
職業高中教師應根據職高生的發展特點和個性差異,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提出適合的要求,確立適當的目標,使其經過努力能夠達標,使其感受成功的喜悅。同時,我們還要創設平臺,讓他們表現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和長處,盡可能多地對他們給予肯定和贊揚,從而使他們在不斷的成功中培養自信。
(三)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重樹職高生的自信心。
1.緊扣過渡和銜接環節,是樹立自信心的關鍵。
開學初,教師要給學生講清楚職業教育的特點,明確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讓新生逐步適應職業學校的學習與生活,逐步適應職業學校的教學方式,促進其各方面素質的迅速提高。這一環節是學生重樹自信心的關鍵。
2.加強學法指導,是樹立自信心的保證。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終身學習品質不可缺少的組成。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是在學習行為過程中實現的,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會使人終身受益。而不良的習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阻礙學生數學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學生只想學是不夠的,還必須“會學”,要講究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變被動為主動。在教學中,要重視加強數學法指導,主要采用以下做法。
(1)“讀法”指導:學生學習數學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不會讀書,他們往往是死記硬背。因此,重視讀法指導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指導學生學會讀書的方法。一般情況下先粗讀,再細讀,最后重點研讀其中一部分。
(2)“聽法”指導:學生會聽課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在數學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習注意力集中、專心聽講,從而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其次要培養學生會聽,注意聽教師對每節課所提出的學習要求,注意數學公式的推導方法和過程,注意聽對例題關鍵部分的提示和處理方法,注意聽對疑難問題的解釋及課堂小結,這樣讓學生抓住重、難點,沿著知識發展的過程來聽課,不僅能提高聽課的效率,而且能使其由“聽會”轉變為“會聽”。
(3)“思法”指導:學習離不開思維,善思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則學得死,效果差。在進行思法指導時,應著力于以下幾點:從學生的思維的“最近發展區”入手來展開啟發式教學,使學生會思、多思;從創設問題情境入手來開展探索式教學,使學生會深思;從挖掘“問題鏈”入手來開展變式訓練,使學生會善思;從回顧解題策略、方法的優劣入手來開展評價,使學生學會反思。
二、教學中培養職高生的動腦動手操作能力
學生學習數學,不僅要想,而且要做。首先,要引導學生多動腦。提出問題,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力爭讓學生發現問題或解題思路,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其次,要積極引導學生多動手。動手操作是一種重要的參與,在教學中多為學生創設動手實踐情境,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現在的職高生,動手能力較差,這給數學的學習帶來了障礙。要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制作學具,在完成操作過程中將直覺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長期穩定的興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維,爆發出創造性的智慧。數學是一門思維性極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學生好奇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獲得知識。應結合教材內容適當介紹一些古今中外數學史或有趣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應結合教材內容把數學知識轉化成易于被學生認知的數學問題,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例如,在學習集合元素的確定性時,學生難以理解,我設計出這樣的提問:“請我們班數學成績好的同學站起來。”學生面面相覷,無從適應。再問:“請在中考中,數學成績在85分及85分以上的同學站起來。”這時幾位同學毫不猶豫地站起來了。這樣學生對“集合元素的確定性”的理解就容易了。
總之,在搞好教學改革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本領,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