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大批四有的合格人才。運用多種形式對中專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綜合素質教育,幫助中專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沒有一顆感恩的心,學生永遠不能真正懂得關心他人。英語不僅是一門學科,而且是一門語言。教師應該遵循英語教學規律,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
一、明確德育是英語教學的靈魂。
1.英語教學是整個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利用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是學生德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一樣,擔負著德、智、體、美諸多教育的任務。中專英語教學大綱要求對學生進行德育。教材規定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面,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使他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發展心智、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整體提高人文素養。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引導他們調整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2.英語教師的職業特點及中專生的德育特征。
現行的英語教學大綱的特征是把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教學的首位,貫穿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之中,這充分說明,新的形勢下,必須更新傳統的教育觀念、人才觀念,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在教學中把知識的傳授作為德育教育的載體。英語教師是英語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者,有責任讓學生清楚外來文化的利與弊,吸收外國文化的精華為學生發展所用,懂得保護作為中國人的那些自豪感,指導學生在錯綜復雜的形勢下認清人生正確的努力發展方向,杜絕崇洋媚外。
塑造學生健康的靈魂,英語教師責任重大。英語教學中的德育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是與英語知識教學結合進行的,合格人才的標準是“德、智、體全面發展”,德育始終是擺在第一位的,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政治導向、情感陶冶及道德規范的教育。
二、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1.通過英語教學培養良好的學風與品德。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樹立良好的學風,進而培養優秀品德。英語學習需要仔細嚴謹的作風,單詞拼寫、單詞的使用、標點符號,粗枝大葉是無法學好的。英語學習也需要敏銳思考,好學深思,深入鉆研,如閱讀理解、分析英漢表達差異。
2.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德育。
英語教師是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梁,是學生了解西方語言、文化、民族習慣、風土人情的窗口,應通過優美的字跡,重難點突出的板書,條理清晰邏輯性強的教學語言,富有創造性、靈活性的教法感化學生。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用熱愛科學、熱愛知識、熱愛祖國的激情,堅韌不拔的毅力感染學生,啟迪學生,影響學生。通過得體的儀態、行為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嚴謹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教師彬彬有禮的舉止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文明的課堂用語,比如“please”、“excuse me”、“thanks”可建立師生互相尊重、理解、融洽的感情交流渠道。這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而且對學生講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3.創造和諧的德育環境。
德育是教學的靈魂。在英語教學中首先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的德育環境。應滿足學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使課堂生活充滿愛、尊重與信任,處處洋溢著誠實、寬容、謹慎自律、助人、合作、勇氣等民主氣氛。課堂上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民主、輕松的氛圍。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參與的欲望和行為,使他們在主動積極的參與中生活得到充實,感情得到熏陶,品德得到發展,價值判斷得到初步的培養。
4.組織安排教學活動,有機地進行德育滲透。
寓德育過程于課堂教學中,學習關心他人、互助友愛、文明禮貌等品德和行為規范。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交際,語言的交際性和實踐性決定了在語境中模擬交際中學習英語、感受語言,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要在教學的語境中聯系活動中模擬的交際中向學生滲透德育。教師可以利用每課的會話部分,使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學習與他人的合作和交際。
三、鉆研教材,增強德育意識,挖掘德育潛能。
把德育工作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去,必須根據英語學科的具體特點,認真鉆研教材,教材中豐富的思想內容要得到充分利用,主要靠教師深入鉆研教材,認真挖掘教材潛在的德育因素,通過融合、滲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計劃、自覺地寓德育于英語語言教學之中。從小學英語到大學英語每課都有德育內容,而且隨著教材內容的改革,德育內容也緊跟時代,具有時代氣息。比如第十五單元The Necklace,教育學生不可以像瑪蒂爾德那樣愛慕虛榮。第十七單元Great Womn,在Warming up中對四個偉大女性進行描述:宋慶齡、居里夫人、賽珍珠、特麗薩嬤嬤,提問涉及對幾位女性的生平了解,以及她們的精神可貴之處,對人類的突出貢獻。課文緊密聯系現代實際,女性想在社會高層發展成功不容易,從而讓學生進行討論。現在的學生身心處在迅速成長階段,他們的成人感和獨立意識逐漸增強,喜歡獨立思考,對事物有自己的見解,對教師觀點不再是全盤接受。我們在進行德育時要尊重他們的自主性,愛護他們的自尊心,避免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盡可能地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考慮問題,理解和尊重他們的思想感情。
總之,德育無處不在,教學中的點點滴滴都體現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解決英語問題的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斷積累解決高中英語心理因素問題應采取的方法,并注重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教學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寓德育于英語教學中,靈活地找到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的最佳方法,使英語教學既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又成功地滲透德育內容,達到英語教學與思想品德水乳交融的境界,給學生雙重收獲,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德才兼備的人才,更好地適應現代化的發展需要。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培養高尚的道德人格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在英語教學中要堅持進行德育達到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2003.
[2]左煥琪.外語教育展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魯潔.德育新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4]袁本新.人本德育論[M].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