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瀾教授曾說:“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這就是說課堂教學應該具有實效性。所謂實效性就是指在教學中體現出來的教學效果和效率,以及所產生的社會效益或教學的社會價值。教材、教師、學生是教學的三大要素。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全力實施素質教育,課時大幅減少,但是內容并沒有減少。那么,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呢?我們該從哪些方面構建高效的課堂呢?
一、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樹立正確教學理念。
1.主體意識
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一言堂、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必須徹底擯棄。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和主動性,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啟發意識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適時適當的點撥誘導、設疑搭橋、總結提升是點燃學生學習興趣、照亮學生思維的明燈,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民主意識
教師與學生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和諧人際關系,教師要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二)努力提升專業素質。
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充實提高自己,學習新課程理論,學習教材教法,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習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等。教師更應該做科研型教師,反思教學行為,總結教育教學規律,形成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
(三)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課堂教學的改革是新課改的重頭戲。如何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造新的教學思路,應該將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轉換作為新課改的首要任務,同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ㄋ模┘皶r進行課后反思。
一節課上完之后,要及時思考這節課的成功之處在哪兒,失誤在哪兒,哪些地方力度不夠,哪些地方浪費了時間又沒取得好的效果,多問自己,多思考教學過程,為下一節課做好準備,必然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二、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
新課改理念告訴我們:民主、平等、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基本前提。那么,如何營造民主和諧課堂氛圍,提高效率呢?
?。ㄒ唬┙⑵降鹊膸熒P系。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和參與者,師生人格平等。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抓住時機鼓勵學生發表獨立見解,允許學生質疑問難,允許學生就問題進行的爭辯,允許學生保留意見。對學生的引導,多一些激勵少一些責備。讓學生在民主平等、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快樂成長。
?。ǘ┯脨坌臓I造愛的氛圍。
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學生,關心每個學生的成長,鼓勵每個學生的進步,幫助每個學生改正缺點,支持每個學生的創新行為,發展每個學生的個性。
三、強化學生的主體作用
?。ㄒ唬┮龑W生自主學習。
新課標明確指出“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道德學習愿望”。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自己認識、自己體驗、自己思考、自己踐行,一句話,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多給學生發言的機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愿望;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體驗、自己找答案;多給學生質疑的機會,讓學生合作探究,明辨是非;多給學生實踐的環境,讓學生鍛煉成長。
(二)新教材做到了道德活動與道德學習融為一體,圍繞基本價值觀的形成,力求內容的呈現達到生活化、活動化。
因此,思想品德教學不再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概念、原理,而是通過活動呈現問題的內容,在活動的設計中貫穿知識和技能,學生在情感體驗和主動探究活動過程中感悟課程目標的意義。
?。ㄈ┘ぐl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好的老師,興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寶。要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首先必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搞好發展創新。教師要借助教材,用各種教學方式激發和引導學生的發現和創新。不同的課文不同的教法,永遠給學生以新的刺激,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大腦,開啟思維之門。
2.開展興趣活動。課堂上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實踐中學習英語,更容易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3.培養良好習慣。第一,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復訓練,持之以恒;第三,樹立榜樣,激發自覺性;第四,評價表揚,鼓勵發展。長期堅持,這樣的課堂教學必定是高效的。
四、合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ㄒ唬┮远嗝襟w技術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
引入多媒體技術后,我們可以把一些新聞報道、紀錄片和反映實際的圖片、數據、視頻片斷與思想政治課內容有機結合起來,用事實說話,實現了超時空的信息再現,從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
?。ǘ├枚嗝襟w技術的交互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大量制作與應用教學課件,對教材的內容給予適當的簡略或補充,展示有關最新最熱門的討論觀點及意見,既講授了課程內容,又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扣住了時代脈搏,體現政治課的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
(三)以多媒體技術促進思想政治信息的有效反饋。
傳統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精講多練”,在這一原則的指導下,學生在課后要完成大量的作業,許多知識都需要學生課后死記硬背,不僅教師無法及時檢查教學效果,而且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負擔。運用多媒體技術后,課堂內容更加豐富,信息密度更大,課堂效率明顯提高,并能通過人機對話,既使學生的學習情況即時得到了檢驗和反饋,又大大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總之,有效課堂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F在思想品德課作為學生德育的主陣地,依舊要發揮重要作用。我們所關注的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完全可以很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踏踏實實立足于平時的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務實的探究。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再學習。這樣,課堂教學一定能真正達到教學目標,課程改革也一定能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