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病理》課作為畜牧獸醫專業里應用性極強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結合點上的一門重要學科,是連接基礎課和臨床課之間的橋梁,在獸醫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根本任務是分析動物疾病的發生機理和本質,為預防和治療疾病提供理論依據。其理論性和實踐性極強,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動物解剖學、動物組織胚胎學、動物生理學和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知識,理解掌握大量的《動物病理》專業術語、病理變化,而且非常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及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我結合對動物病理學的教學實踐,剖析目前高職動物病理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為提高高職院校動物病理學的教學效率提供幫助。
1.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生沒學習興趣。
有些高職學生自制力和學習自覺性較差,再加上某些不良因素的影響,學習興趣不濃。個別學生經常遲到、曠課、不帶課本等。經過批評教導后堅持一段時間,很快又恢復原來的狀態。學生對以前所學的知識,如解剖生理學已遺忘,在提問到相關知識時能夠比較順利的回答出來的同學并不多,即使那些認真聽講的學生對以前所學的知識也知之甚少。有時候剛講過的重點知識,雖然經過多次的強調,但是過后再提問,也有相當部分回答不上來。目前有些病理變化的識別是通過對病理切片的觀察實現的,但在實驗過程中,由于標本制作過程中出現的缺陷或病變不典型,妨礙了學生對病理變化的理解。另外,現在的病理切片大部分是外購的,加上實驗的班級較多,破損率高,有些切片已經丟失,造成實驗資源不足,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2教與學脫節。
教學活動不是單純的教與學,而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情感的聯系。目前有些教師在上課時只是一味地宣讀填鴨,缺少和學生目光的對視、語言的交流、心靈的溝通,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很多學生昏昏欲睡,更有甚者干脆趴在桌上睡大覺。這樣的課堂氣氛加重了某些學生的厭學情緒。
1.3教學模式陳舊。
目前高職院校的授課方式還是以講授為主,相對缺少現場的實際操作,所以對學生們來說缺乏足夠的吸引力。雖然現在有些課使用多媒體,但理論部分還是過于抽象,不利于學生的消化和吸收。一些教師上課按照老一套的程序,講完一節課,布置一些作業,下次上課時提問檢查學生對上節課了解的情況,再繼續新的課程。結果就是“填鴨式”教學,學生越學越厭煩。
1.4理論與實踐脫節。
我問過幾位學生:“豬的肌肉注射應該在什么部位,為什么要選擇這個部位?”很少有學生能正確回答的。這個簡單的問題反映出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教師的教學太過理論化,使得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不能學以致用。職業教育的本義就是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而教學現狀卻與此背道而馳。
2.解決措施
2.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讓學生學好這門課,首先得讓他們喜歡這門課,進一步意識到學好這門課的必要性。因此,上課的第一講就是專業思想教育,從獸醫職業的社會地位、經濟收入、個人發展等方面進行教育。比如社會地位,先分析我國過去的獸醫地位很低的原因,然后指出,隨著近些年國內對獸醫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獸醫的地位逐漸提高。經濟收入方面,以學生身邊獸醫的經濟收入狀況及自己了解的一些人員的收入為例進行說明。再說到個人發展,目前國家需要具有獸醫執業資格證的人員,這也是一條很好的發展道路。而要想學好獸醫,動物病理是一門必不可少,而且是終身受用的基礎課與技能。因此,首先使學生從思想認識上明白要學好動物病理課,而且學好病理課終身受用。
2.2嚴格考勤,強化課堂紀律。
教師要遵守教學管理規定,嚴格教學過程,強化考勤,嚴格課堂紀律。否則,長時間任由學生自由發展,有些學生就根本不來上課。為避免每次考勤造成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可以采取靈活的方式,如可以結合課前提問抽查點名,還可以和學生約好,在上課前5分鐘左右點名,從而培養他們準時的習慣,為以后的生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經過幾個學期的教學反饋,我發現經常考勤班級的出勤率比較高,期末考試的成績也明顯高于未強化考勤的班級,堅持考勤對督促學生學習有一定的好處。
2.3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手段。
教學手段現代化作為教改的重要內容,對動物病理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多媒體具有圖文并茂、動態直觀等特點,在課堂上能夠充分展現文字和圖像,具有鮮明逼真的動態效果,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教學渲染力,改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另外,通過多媒體中的動畫和視頻可以將某些復雜的生理病理過程形象直觀地表達出來,使用自己制作或者從互聯網下載生動的Flash動畫,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課后調查發現學生們理解起來非常容易,而且記憶較為深刻。
雖然某些病理變化能通過多媒體直觀地展現出來,但是總的說來還受圖片質量、投影儀效果、圖片拍攝角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多媒體不能完全取代臨床實踐。因此,應該充分發揮實習基地的優勢,把某些課時安排在實習基地內完成,這樣可以減少單純實驗動物的浪費,可以使學生接觸實際情況,比用正常動物進行解剖觀察的效果要好。例如結合動物醫院和一線養殖戶,告訴學生在那里學習的要點,比如要堅持不懈,見到一個病例就詳細記錄全過程;向老師請教問題的方法和注意的一些問題,等等。只有不斷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不斷運用與檢驗,才能總結積累出自己的技能知識。
為克服教學脫節的弊端,教師要熟悉課件,并根據學生信息反饋的情況適當地提出問題,與學生互動,以提高其注意力和學習的興趣,增加與學生交流的機會,形成活躍的課堂氛圍。還可以要求學生在這學期結束時記住常見病理變化的病變特點等,并告訴學生,以上僅僅是第一步(學生聽到這里大都會瞠目結舌,通過一定的壓力提高學生對學好這門課在時間和思想上的重視)。掌握一些基本理論知識是非常必要的,否則會直接影響到以后個人能力的發展提高。但僅僅記住這些理論還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及與實踐很好的結合才能發揮應有的效果。
為了克服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弊端,可以適當地穿插某些案例進行課堂實戰演練。如上課前要事先準備一些相應的病歷,結合講解教材的相關內容,要求學生對病歷上的病因、病理變化、防治原則進行分組討論,各組派代表發言,最后教師圍繞病歷層層剖析、歸納總結,并對學生不正確的回答進行分析。試驗表明,在案例教學的課堂上,學生的興趣、積極性都很高,尤其是選擇的案例更貼近生活的時候,效果更為明顯,而且學生們對用這種方法學習到的知識記憶也更為深刻。
高職教育突出的是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突破知識考核,體現能力考核,激勵學生學習,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總之,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今天,人才和就業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特色和創新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高職教師需要通過不斷的努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與社會和企業的需求保持一致,一切從實用的角度出發,從而為社會培養出一批批真正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陳光明,劉玉華,李巨銀等.高職院校動物病理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養殖技術顧問,2010,(10):224-225.
[2]馮平,孫旺斌,屈雷.動物病理學教學改革與探索[J].榆林學院學報,2011,(2):101-102.
[3]陳高.多媒體在高職動物病理教學中的應用[J].養殖技術顧問,2010,(12):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