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搞好中考語文復習?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初中語文教師,種種問題降低了中考復習的有效性,如何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有效整合,應對即將到來的中考?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
1.復習原則
1.1明確目標,立足教材。教師應認真研究《語文考試標準》,明確考試的范圍與目標,對出題動向和題目類型做出科學的分析和預測,以便在復習的過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語文復習應以課本為主,按大綱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歸納、總結,掌握每課的重點、難點,輔之以適當的練習,并不斷地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復習中,要精選有代表性的訓練題和模擬題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2全體參與,分層達標。復習課的主體是學生,教師應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特別是在當前高中擴招的形勢下,教師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數“尖子生”身上,而應該更多地關注那些基礎不扎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優等生可適當“放”,中等生宜“引”,后進生需“扶”。
1.3強化基礎,突出重點。針對中考試題基礎性強的特點,對于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中要求掌握的語文知識和基本篇目,教師應進行適當的梳理,只有理清了頭緒,學生才能思路清晰,復習才有更佳的效果。閱讀理解與作文是語文復習的“重頭戲”,教師應加強指導。在進行閱讀訓練時,應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教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漁”,并結合有針對性的訓練,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作文復習應重點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導上,從立意、選材、構思、語言等方面進行訓練,降低文體要求,提倡創新意識。
2.不要只重視課外習題,忽視課本復習
盡管現在中考題大多數出自課外,但這些題大部分是課本基礎知識的變形和課內知識延伸,是對學生學習文本能力的考查。因此教師在復習中要立足課本,重視課本,并以課本為“本”,幫助學生系統梳理課本知識,引領他們搭建知識框架,編制知識網絡,盡快實現由課內向課外能力的自然遷移。有些教師被“中考只考課外”的表象迷惑,把復習重點放在課本以外名目繁多的資料上,比如練習冊、考試卷、模擬題等,大搞特搞“題海戰”。當然,這種做法有助于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但不可否認,有些資料是重復拼湊、語言符號排列組合的產物,有些試題“偏難”,背離了新課標的要求,學生整天在題海中“摸爬滾打”,長此以往,學生苦不堪言,嚴重挫傷了學習興趣。
3.重視積累與運用
按照中考說明的出題模式,語言基礎包括:語音文字、詞語運用、病句的辨析與修改、古詩文默寫等。語文實踐包括文學名著、語言的表達、聯想仿寫、篩選概括、圖表分析、解說評價、綜合性學習等。復習以課本為主,按考標要求進行知識點的梳理,歸納、總結,輔之以精當的練習。如常用詞語的書寫與讀音復習,先整理好六冊教材詞語,然后抄寫聽寫兩遍,及時批改進行訂正,注重書寫質量。特別要記住一些自己容易讀錯的音,容易寫錯的字,如:蔭(yìn)庇、翹(qiáo)首以望、自怨自艾(yì)、熾(chì)熱、剽(piāo)悍、作揖(yī)。再如:談笑風聲(生)、眼花瞭(繚)亂、迫不急(及)待、一愁(籌)莫展、直接(截)了當。古詩文的背誦默寫復習,采用將互背與默寫相結合的方法,不但要求能背誦指定篇目,字字落實,還要“會理解、能運用、善歸納、懂遷移”。尤其是在平時默寫中經常出錯的字,更要時時“溫故”,以免一字出錯,全“盤”皆輸。名著知識復習,針對考點要求先整理好十幾部名著的相關知識要點,然后打印出來閱讀。以上三塊知識的積累,重在積累與識記。對于詞語使用、語病、標點、圖文解讀、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的復習,一方面采用專題形式,先精選中考試題練習實踐,后發現規律,歸結理論與做題方法技巧,最后針對考點要求編寫好鞏固練習。另一方面在平時閱讀與寫作復習中深化這些考點。成語應用中的“基本義、比喻義、褒貶義”,病句中的“歧義現象”是比較難掌握的,要重點突破。尤其是自相矛盾的語病,如“避免、防止、禁止”這樣的否定詞,不能與否定詞“不、不能”連用。
4.結合文章內容進行思考拓展
從近年的中考題看,有不少閱讀題有適當的拓展,比如從說明文講述的知識聯系到生活中的現象,要求進行知識遷移;從記敘文的內容出發,要求對文章進行歸納梳理,制作卡片,根據內容進行遷移式的圖畫欣賞,等等。這類試題相當靈活,也很有價值,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
文言文閱讀材料主要來自課內,也有不少地區考查課內外結合或只考查課外材料。這些材料都是淺易的、好理解的。考查方式與以前相比,有了一些變化,我們可以看到,題目的設計不僅有文言文考查特有的通假字、句子翻譯,也有重點詞句的理解,文章內容的把握,還有與現代文相同的考查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開放性試題。因為,注重了古詩文積累,學生的理解力也相應地得到了提高,文言文閱讀難度加大也是順理成章的事。還要注意采用比較的方法,將兩篇有某些共同點的文章進行比較閱讀,從中發現其同異,總結其規律。
需要強調的是,對新課標和大綱規定的課外閱讀篇目的內容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其主要故事情節、主要人物性格、精彩片段等,這可以說是“拓展性閱讀”的范圍。對古代詩歌的欣賞,近年來考題較多,既有通過選擇題考查的,又有用簡答題讓直接欣賞的,還有運用比較閱讀方法與文言散文一起欣賞的。這類題難度不大,但平時的重視程度不夠,可能對答題產生影響。
5.進行有效訓練,提高寫作能力
中考作文是占有分值最高的一道主觀性試題,教學中方法不當,閱卷中隨意性傾向明顯,導致我們對作文訓練重視程度不夠,也影響了作文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復習中,一要把握作文命題特點,二要選擇恰當的方法。近年的中考作文大致有四種題型:話題作文、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和材料作文。
參考文獻:
[1]肖鴻.淺談中考語文復習的有效性.
[2]曹斌鋒.中考語文復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