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民辦學校教師隊伍是否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學校教師隊伍質量的高低,同時也能從結構中看出是否適應社會的需要。將穩定師資隊伍,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重點,是民辦教育管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 民辦學校 結構合理 師資隊伍 觀念轉變 師資優化
隨著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民辦教師資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面臨教師學歷結構、年齡結構、教師能力結構、專/兼職結構不合理等許多問題,制約著民辦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如何合理構建一支穩定的、適應民辦學校工作特色的師資隊伍是民辦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關鍵。本文以專修學院為例,分析教師隊伍現狀,提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思路。
一、基本情況
我院累計受教育學生達3000余人。至2012年2月,專、兼職教師共67人,大體由四部分人員構成:①公辦學校來的兼課老師;②在讀的研究生和待分配的大學畢業生;③離退休教師;④本校的專職教師。這四部分人,從教學的角度講,各有利弊。前三部分教師對學校而言多少都有臨時觀念,多數不會全心全意為學校著想,為學生著想,自然影響學生的培養質量,難以創名牌。具體情況見表1。
教師隊伍存在著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一是高級人才嚴重稀缺。如具有副高職稱和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少;二是能成為我院學科帶頭人的人才明顯偏少;三是人才結構還不盡合理,離退休老教師和年輕教師多,中年骨干教師少。具體情況見表2。
“啞鈴型”師資結構對民辦高校教育質量影響是不可低估的。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是組建學校自有的專職教師隊伍,并加以培育、優化。
二、師資隊伍的結構優化對策分析
民辦學校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諸多方面有自己的特點,應從實際出發,揚長避短、講究實效、注重發展,實施教師隊伍優化策略,建設一支適應民辦學校工作特色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一)深化認識,加大投入,拓寬教師培養和引進渠道,健全專修學院師資結構體系。
1.鼓勵專任教師提高學歷水平,改善師資隊伍學歷結構。鼓勵青年教師參加學歷進修,提高學歷層次;根據教師學歷結構不合理的狀況,需堅持引進與培養相結合的原則,對于學歷結構不合理、師生比偏高的專業,應適當引進學士,重點引進碩士;對于學歷結構不合理、師生比合理的專業,應適當選送部分老師攻讀碩士學位。
2.大力培養中青年骨干教師隊伍,改善年齡結構。不同年齡組的教師有著各自的優勢,從年齡結構上應盡量維持在兩頭小中間大的比例范圍,形成良好的梯隊結構。對一些教學基本功扎實、業務能力較強的青年教師,我們要適時加壓,讓他們挑起教學改革的擔子,獨當一面。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管理理念,把教師看做學校的主體,是最為積極、活躍的因素。學校應根據經營性特點和實際,吸引急需的各類管理和專業技術人才,從而構建一支合理的師資隊伍,促進學校的發展壯大。
1.工作待遇。民辦學校教師隊伍不穩的原因除了觀念之外,部分老師待遇得不到落實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民辦院校要穩定和吸引人才,重要的是要給人才一個實現人生價值的支點。因此,民辦高校應充分考慮人才資源的心理特點和實際情況,建立以激勵為主的、更加人性化的、完善的激勵機制。加大經費投入,落實保障措施,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
2.工作環境。建立寬松、和諧的工作環境,優化用人環境,構建行之有效的教師考核評價體系,從而建立起一支結構優化、業務精良、團結協作、樂于奉獻的師資隊伍。首先要建立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科學合理的教師工作考核評價機制。要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學科和不同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