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毛澤東是中國現代化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了實現現代化的崇高目標,毛澤東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相結合,為探索一條中國現代化的道路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毛澤東的中國現代化思想。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研究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特點對于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 毛澤東 現代化思想 特點
毛澤東的中國現代化思想,是中國共產黨人探索有中國特色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中國現代化建設的一次積極的嘗試。毛澤東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奠定了工農業發展的基礎,并注重了政治民主化、文化現代化和人的全面發展等內容,勾畫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獨有特色的現代化思想。我通過分析,認為毛澤東現代化思想的特點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整體性
毛澤東認為現代化不是“單打一”的現代化,應同時包含物質技術層次現代化、社會制度層次現代化和意識觀念層次現代化,這三個層次的現代化是由淺至深、互相制約、互相聯系的,必須同時關注三個層次的現代化,才能實現中國的現代化。中國現代化的實質就是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過程,其基礎和核心是工業化。工業化能夠順利進行,還必須有一整套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中國建立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1]同時,毛澤東強調文化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步的靈魂,對經濟現代化和政治現代化具有重要影響,是實現經濟現代化和政治現代化的重要條件,并提出了文化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和方針。國防現代化則是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安全保障。同時,毛澤東強調現代化進程是一個徹底的全面的社會變遷過程,是人與社會交互作用、共同變遷的過程。所以他認為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主體是人,人的素質對于現代化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為此提出了進行現代化建設還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發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和集體主義、艱苦奮斗的精神。
總的來說,毛澤東現代化思想是一個宏大的體系,它包含了建立在現代大工業基礎上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昌盛,也包含了人與社會的全面變革與發展等諸多內容。從論述中可以發現,毛澤東的現代化思想內容涵蓋豐富,體現了整體性的特點。
2.趕超性
鴉片戰爭以后,趕超發達國家,實現現代化成為中華民族一百多年來的歷史夙愿。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實現現代化的熱情被空前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希望通過加快大規模的經濟建設,趕超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此同時,廣大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使國民經濟迅速得到恢復,“一五”計劃超額完成。這兩大成就的取得使毛澤東進一步增強了趕超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信心。他于1953年提出要在大約幾十年內追上或趕過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在1956年8月黨的“八大”預備會議上,提出要用五六十年的時間,在鋼產量上趕超美國,并指出了實現現代化趕超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1958年向全國人民發出了“超英趕美”的號召。毛澤東的趕超戰略逐步形成:我國是一個后發型現代化國家,與英美等早發型現代化國家不同,要在短期內走完早發現代化國家在二三百年間走過的路,就需要采取一種超常規的發展方式。從這里可以看出,這一戰略的制定,適應了世界現代化發展的趨勢。毛澤東針對這一發展方式提出了一些正確的理論和見解。比如強調現代化的長期性和緊迫性、實行“兩步走”的戰略步驟等。毛澤東的趕超戰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進程。但在實踐中受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趕超過程中出現了失誤。趕超內容片面追求經濟的高速增長,忽視了政治、文化和社會其他方面的發展;趕超步驟急于求成、急于過渡;趕超方式上,把群眾運動和階級斗爭作為實現趕超的基本手段。這些都給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造成了無法彌補的損失。
3.自力性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但是我們不能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而是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靈活地、創造性地運用它的基本原理解決實際中的各種問題。這就是說各社會主義國家的現代化建設雖然存在相當多的共性,但各國的建設道路絕不是千篇一律的。每個國家都要根據本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國際環境、國際地位的具體情況決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具體道路和做法。由單一的指揮中心用統一的發展模式來規范不同國家社會主義的發展,必然形成脫離實際的瞎指揮,從而損害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我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必要前提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毛澤東一貫強調,我們的方針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自己找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前進道路。在我們這樣一個大國,尤其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然,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我們在任何時候都需要爭取外援,特別需要學習外國一切對我們有益的先進事物。毛澤東強調必須正確對待外國的經驗,向一切國家和民族學習科學的和先進的經驗。但是這種學習不是盲目地不加批判地照搬,他提出:“照抄是很危險的,成功的經驗,在這個國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個國家如果不同本國的情況相結合而一模一樣地照搬就會導向失敗。照抄別國的經驗是要吃虧的,照抄是一定會上當的。這是一條重要的國際經驗。”[2]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毛澤東現代化思想是具有自力性的,他找到了一條適合我國特點的現代化發展道路。
毛澤東不愧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與理論的開創者。他的探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直接的思想理論準備。
參考文獻:
[1]王效伯,景鵬飛.中共三代領導集體對中國現代化的探索與實踐[J].黨史縱橫,2004,(11).
[2]尹正萍.對毛澤東思想研究的幾點思考[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