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年級口算能力培養的意義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計算工具,直接通過四維算出結果的計算方式,新大綱中的“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又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堅持經常練習,逐步達到熟練的程度。
由此說明,口算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能力,有利于解決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簡單的計算問題,有利于發展兒童的智力。因此在低年級必須打好口算基礎,把口算訓練有機滲透到教學實踐中,進行早期的思維能力訓練。例如20以內進位加法中使用的“湊十法”,既有數的分解,又有數的重組,要求學生能根據第一個數有目的地分解第二個數,這樣便對學生進行了分析綜合的思Kw3QU0gobhWn6cDEh1nQkA==維訓練,而以后多位數加減法都要分解成一位數加減法,這在多位數乘除法是計算中也經常用到。因此,培養低年級學生的口算能力十分重要。
二、培養口算能力的方法
1.理解算理,活用算理。
口算能力的提高,有賴于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大大提高口算的速度和準確性。如在20以內的進位加減法中,有數數法、接數法、湊十法、口訣法等,其中以湊十法最為關鍵。學生理解了如何把第二個數分解成兩個數之后如:9+7=9+1+6=16,遇到類似的題目就會自己運用,并在以后的學習中使用,如:99+18=99+1+17=117。
2.反復練習,熟練技能。
口算雖然簡單,但同樣會出現“回生”,因此,口算練習必須經常進行,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效。
具體方法是利用每節課前幾分鐘進行有目的的訓練,既可提高鞏固口算能力,為新課做鋪墊,又可起到組織教學、集中學生注意力的作用。
3.變換形式,激發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到最好刺激是對學知識的興趣。”心理學也表明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驅力。年級越低,學習動機越具體。所以在練習中,我盡量采用多種形式,現摘錄其中8種。
(1)開火車
以往“開火車”的形式是一開到底,愛口算的同學會比較認真,其余學生的精力不夠集中。我改變現行的形式,“火車”可以向左開,向右開,時前時后,甚至穿山洞,過隧道。學生在口算時精神集中,答得興趣盎然,覺得像在做游戲,同時復習了左右前后等方位詞,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大大提高。
(2)視算
即看教師出示的題目,在自己的口算本上寫出得數,最后集體訂正或交換批改。
(3)聽算
由教師報題,學生練習。聽算在日常生活中用處很廣,且同時使學生耳,手,眼,腦并用,開發學生的智力。這種方法可以改變一人口答,其余學生陪練的局面。
(4)口算表計算
邱學華老師首創的口算表能在較短的時間里進行大量練習,迅速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5)活動口算板練習
以數字卡片及符號組成的可翻動的口算板,隨意翻動,可以口算全部基本題。
(6)口算接龍
生抽出口算卡片后,老師口述“加”或“減”,學生再抽卡片。直到每組卡片抽完。再板書最后得數。
(7)搶紅旗
以小組為單位,在競賽中練習,每組任抽一張口算紙,全組一人一題,最后按速度,正確率定出紅旗組。
(8)找特務
以一個數字代表一個拼音字母,教師出示一組口算題,學生口算后,將得數轉化為拼音字母,并拼出字,詞,句等。
當然,訓練口算的方法多種多樣,但要因地因時制宜,能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即可。
4.階段訓練,鞏固練習。
除了必要的日常訓練,等到學習至某一階段,還應集中時間進行針對性練習,這對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要做到日常堂堂練,階段重點練。
總之,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有賴于教師精心指導,有目的地引導,有計劃地訓練,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