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職業學校的鉗工技能實訓中存在著諸多問題,職業學校必須加大改革力度,改進鉗工實訓方案,強化操作訓練等,使鉗工技能實訓達到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 鉗工 技能 機械專業
我指導鉗工實習有十余年了,鉗工技能作為機械專業一項重要的專業技能,目前在教學中還存在著教學形式單一、訓練缺乏體系、教學效率不高、師資素質參差不齊等諸多問題。鉗工這個工種是既要技術,又要體力的。如何教好這門專業技能課,應該怎樣組織教學?通過教學實踐和不斷思考,我認為,要做好這項工作,應該重點抓以下幾個方面。
一、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我校為職業學校,學生素質和普通中學的學生相比,差距較大。對機械專業而言,學生基礎多數較差,且具有一定的厭學情緒,一些學生就只想混張文憑,以后找個工作,專業理論課也不認真學。鉗工這門課雖然是專業技能課,但仍有一些學生改不掉作風懶散的壞毛病。有的學生怕吃苦受累,學習不專心,干活不認真,這樣下去,根本達不到學習的要求。
為了讓學生掌握有效實用的專業技能,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意愿。一方面,我校實行“雙證”制度,技能等級證書是學生拿到畢業證的必要條件。我國目前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工業上緊缺大量熟練的技術工人。職業學校的學生練好專業技能,既是其區別于普通學校學生的特征,又對其今后的工作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所以,在鉗工教學時,我并不只是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理論講解,而是先開一個學習動員會,強調上述觀點,使學生認識到鉗工技能的重要性,真正在內心覺得有必要學好鉗工理論,練好鉗工技能。
二、培養基本技能,打牢基礎
專業指導教師應具有較高的工藝分析的能力和解決操作疑難的能力。對于工件,加工工藝方法、步驟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工件質量的高低;一種不合理的工藝會降低工件的質量,甚至使工件報廢。因此,鉗工指導教師不但自己要具有較高的分析工藝的能力和解決疑難的能力,而且要培養學生分析工藝、解決操作疑難的能力。
基本操作技能是專業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動作,這些動作相對比較簡單,容易掌握。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動作要領,學生由簡單機械地模仿到逐漸熟練掌握。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出現較多的失誤和多余動作。原因就是:學生往往對自己的姿勢是否正確是“當局者迷”。教師如不能及時發現,一旦養成習慣就難以糾正。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操作姿勢,才有可能從真正意義上洞悉操作的真諦,也才有可能用比較少的時間達到較高的操作水平。因此,在學生開始練習時,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姿勢動作的正確性,及時指出問題并讓其糾正。當學生能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隨著練習的深入、動作的連貫與協調一致,不再需要時刻注意就能持續穩定正確的操作時,教師才可以放手讓學生自行練習。
利用實物或模型,進行形象直觀教學。鉗工課開始,針對學生對機械工件的感性認識很少,教學時因學生缺乏感性知識的積累,要掌握專業理論知識普遍感到較難。這就要求教師通過具體的實物或模型,利用形象的語言、掛圖、演示等方式和手段,讓學生逐步積累感性認識。例如:鉗工實習課講銼削一課時,可拿實物銼刀進行直觀教學,并進行標準規范的銼削姿勢演示。鼓勵學生探究問題。學習是一種經驗或技能的內化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調動主體者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激發探究興趣,促使他們獨立思考,從而真正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經驗或技能,達到實習教學的目的。鉗工實習,首先要看懂圖紙,會根據圖紙分析出零件的加工步驟。因此,指導教師要注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在實習教學中,講零件加工步驟之前,可先讓學生自己制定加工步驟,再找出幾個同學的典型加工步驟,進行討論或分析,讓學生自己分析優點及不足,最后教師綜合這個方案的優點,提出一個合理的工藝方法及加工步驟。如在做凹凸塊配合時,根據以往的經驗,先給學生分析工藝,分析時強調凸塊兩角不能同時鋸下,這種教法效果不好。現在采用先讓學生自己分析工藝,然后把存在的問題找出來,分析錯誤的原因,這樣就加深了印象,既能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加深學生對工藝的正確理解。
運用互動式的教學法,體會鉗工操作要領。在鉗工實習教學中,學生是學習操作技能主體,教師是主導。師生互動,讓學生參與操作,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例如,講操作姿勢時,可以這樣設計:首先,教師把正確的姿勢演示給學生,然后請幾位同學復述示范動作,再分別讓大家總結:這幾位同學的姿勢,優點有哪些,缺點在哪里。這樣學生能根據自身的情況,對錯誤的姿勢加以糾正。對別人出現的問題也能引起重視,在操作時可避免再次出錯,這樣有利于糾正學生的不正確操作姿勢。
三、對學生的成績及時作出評價
無論是單項操作技能練習,還是綜合操作技能訓練,在每次實訓時都要建立一個評分標準。學生對照這個標準,可以了解實訓的要求;教師利用這個標準,可以及時對學生的技能水平作出評價。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立即改進;教師對學生的成績及時予以肯定,從而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教師還應注意利用技能評價,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增強競爭意識,形成你爭我趕的局面,提高積極性。
通過反復實踐,只要做好以上幾個方面的工作,對于教師來說,“鉗工教學”就不再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對于學生們來說,其理論知識則更易接受,實踐操作技能更容易提高。因此,鉗工教學要實現全面發展與提高依然任重道遠,還需要所有教師從自身做起,改革教學方法,為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和機械制造業的振興與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