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工程力學》是職業院校理工科類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枯燥的、擁有函數計算的專業基礎課。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好這門課是關鍵。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從四個方面介紹教學方法,以期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
關鍵詞: 職業院校 《工程力學》 教學方法
《工程力學》主要包括理論力學和材料力學兩大部分,是職業院校理工科類的一門介于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有著較強的理論性,又與工程和生產實踐聯系密切。《工程力學》在工程意識培養方面占據著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本科生相比,職業院校學生的底子比較薄,都是初中成績不好或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也就是說這部分學生在幾乎沒有任何鋪墊的情況下就學力學,學起來很吃力。教學中發現,學生對于受力分析還可以接受,但對于運用到方程計算未知力、畫軸力圖、扭矩圖等知識的時候就比較茫然。鑒于此,授課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思想上,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工程力學》這門課的壓力,在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上,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教學環節中強化實踐性教學。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還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力學教學質量,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力學知識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便成為教師需要研究的問題。下面是我在工程力學課程教學中的體會。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日常教學中通過仔細觀察與分析,發現常常是因為對學習不感興趣或者是數學基礎比較差的同學學習起來比較吃力。所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營造班級中的良好學習氛圍是至關重要的,在授課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說出依據。受力圖的畫出、每一個方程的建立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的。應通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適時鼓勵與表揚學生,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自信,讓他們產生一種成就感,從而提高他們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漸漸地,學生獨立解題成功率增加了,有了成就感,學生的自信心增加了,學好《工程力學》這門課的決心也加強了。
二、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思維。
使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讓學生不僅學會,而且會學,這是教學的關鍵,也是教學的精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而是教學生學習。”教師的工作不能僅僅停留于對教學內容的解說上,必須用情感、用愛心尋找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期達到教學目的。“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無從談起”。而充滿情感教育的前提是愛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對教學內容的設計既圍繞課本又不局限于課本,每節課著意追求設定一個主題,在師生互動中鼓勵他們體會語言學習和運用的靈活性,以致他們不受思維定勢的制約,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他們反應敏捷、思維活躍、領悟力強、敢于表達。例如以“物體的受力分析與受力圖”這一節為例,老師上課可以以曲柄滑塊機構為例,讓學生仔細觀察內燃機的工作情況,然后向學生提出問題:(1)曲柄滑塊機構的組成,并畫出分離體。(2)各個構件受到的已知力。(3)各個構件受到的未知力。(4)確定每個力的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5)每個未知力產生的依據及通過哪個相應的公理或者推論得出的。
然后請幾個同學說出各自的觀點及原因,這時同學們都能踴躍發言,闡述自己的想法。YI05BgRpYLBvLcUUmw99tg==然后進行推導,即分析、解決問題。由此可見,施教者的正確的教育方法本身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蘇霍姆林斯基說:“要關心每個孩子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痛苦和歡樂。”教育是一項艱苦而長遠的系統工程。一名優秀的教師只有做到用心靈貼近心靈,用真心換來真心,再輔之以持久的細心、耐心與熱心,才是教育走向成功的保證。
三、積極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和增強教學效果。
《工程力學》課程有很強的工程背景。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將一些生活實例或工程實例通過屏幕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表現力,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用動畫將抽象難懂的內容形象地表達出來,從而達到化解教學難點、縮短學生認知過程的目的。例如,在講授《材料力學》緒論中《構件的強度校核》時,這時老師就可以用一個“兩個人用一個扁擔抬一桶水,桿件的變形的情況”的動畫把這一過程生動地表示出來,加上教師的講解學生們就會豁然開朗。這樣不但能增強直觀教學效果,而且能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總之,靈活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能使許多力學疑難問題迎刃而解,既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上好習題課。
學好了理論知識更重要的在于運用。習題課就顯得尤為重要,而且習題課是鞏固和加深所學基本理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及運算能力的手段。所以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后要及時上好習題課。我們力學的教學通常會配有相應的習題冊,這就方便了學生的學習,學生通過習題課,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通過練習找到這就的錯誤觀點,加以改正,發揚自己的正確思維,深刻地理解所講內容。如果做得好的同學也要適時加以表揚,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做得不好的同學也要安慰性地給予鼓勵,讓他們不至于因為學不好而喪失自信。課后教師要認真批改學生做的習題,找出錯誤的共同點、難點,在下一次課上用一定的時間加以講解,教會學生解題方法。經過反復練習,必能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以上是我的體會。學無止境,教亦無止境。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仍然要繼續思考,繼續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讓枯燥乏味不再是這門課程的特點,讓每一位同學都能主動熱情地學好工程力學,并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能力,為學生學習各門功課乃至學生以后的發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邱家駿.工程力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宋雪靜.多媒體與工程力學教學高校講壇,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