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時期,中職院校德育工作應根據新情況、新任務,進行新研究、新探討,形成新思路、新舉措,以取得新經驗、新成效。本文分析了中職學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現狀,并對中職學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采取的對策。
關鍵詞: 中職生 思想品德 現狀 對策
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中職生思想道德教育面臨嚴峻挑戰,而在學校的德育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必須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中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應對挑戰,采取有效措施。針對當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特點,采取切合實際的方法來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有必要認真了解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把握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動態,以全新的角度來重新審視原有的工作方法,以改革的精神和發展的眼光認識和創新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一、中職生思想品德狀況概略
當前,中職生思想政治狀況其主流是好的,大多數同學愛黨、愛國的意識強烈,擁護改革開放,關心國內外大事,痛恨消極腐敗,愿為實現現代化和振興中華作貢獻;勇于參與公平競爭和敢于開拓創新,有較強的進取心和自信心,不滿足于現狀,向往熱烈的生活和憧憬美好的未來;公開承認自我價值,希望通過努力學習并掌握專業技能,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總之,較之上世紀末至新世紀初的學生,他們更趨理性化,更具有獨立意識、競爭意識、開放意識、科學意識、效益意識、進取精神和務實作風。當然,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部分學生中確實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大致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學習目標不明確,信心不足、精神空虛、前途渺茫。
這些學生在學校在初中受到的批評指責最多,他們的需求和煩惱不能得到老師、同學的充分關注,他們很少有機會以成功者的形象去體驗人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學業上長期的不得意,應是造成他們自我效能感低下的最主要因素。
2.價值觀偏向模糊、搖擺、模棱兩可,自我意識不夠健全。
這些學生自我意識較差,對于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不能夠正確擺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很容易尋找外界因素來為自己解脫,以便維持自我心理平衡;許多事情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客觀地對自己進行正確的評價。
二、中職生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1.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和錯誤思想的影響。
社會轉型、經濟市場化不可避免會伴生一些不良社會現象、社會問題和錯誤的思想,從而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消極影響。比如,現在社會上存在的失業與就業問題,兩極分化問題,消極腐敗問題,誠信危機問題,人際關系冷漠問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行業不正之風及不文明行為普遍問題,是非顛倒和觀念錯位的問題,等等,都會給學生的思想、心靈以極大的震蕩,造成精神污染和嚴重危害。
2.學校教育思想偏差和德育工作不力。
較長時期內,許多普通中學嚴重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傾向,這造成了學生一定程度上的不良思維定勢。而且,初中生進入中職校后,面對的學校德育工作也非十全十美,其突出問題有四點:一是淡化德育。有的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狠抓專業課教學及其技能操作就行了,其他無關緊要,于是對德育便采取"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對策。二是流于形式。有的做德育工作,不顧實情,不講實效,只喜歡大吹大擂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或者例行公事,應付了事,虎頭蛇尾一陣風。三是脫離實際。有的德育內容較片面而且缺乏針對性和比較性,在方法的操作上則簡單生硬缺乏吸引力。四是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質不高,面對新形勢、新問題有些束手無策,力不從心,理論教育不盡如人意,日常思想工作更是漂浮粗放。
三、抓好職校德育工作的對策探討
1.重新認識,更新育人觀念,加強現代教育理論學習。
育人理念是學校育人活動的導向,它貫穿于整個育人活動之中。學校工作多年以來均以“德育為首,教育為中心”。然而,在社會不斷變革的今天,學校德育工作又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新的矛盾、新的現象,這使不少教育工作者感到無所適從,難以應付。新的形勢、新的情況,帶來了新的任務、新的問題,呼喚著新的思路、新的對策,更需要以新教育理念,引導德育工作的改革與實踐。從近些年德育工作實踐來看,德育必須認真貫徹德育《大綱》、《職業教育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人為本,全面發展,才能把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勞全面和諧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2.加強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
職業教育是職業性的教育,學校教育在教學生學知識、學文化、學專業技能之余,更要花大功夫教會學生做人,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
因此,在開展職業理想、道德和信念教育時,首先應分專業請相關人行業專家向學生介紹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以及行業對代人才和職業道德的要求,等等,以幫助學生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瞟。其次,組織學校優秀畢業生回校對在校生做報告,通過現身說法,帶動他們認識前途的光明與美好,樹立奮斗的信心。最后,通過舉辦心理健康講座、主題班會、辯論會、法制講座、文體表演會和演講會等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校園、熱愛生活的激情,培養學生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信念,以及公民道德規范,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加強學生德育教育工作隊伍建設。
堅持德才兼備和專兼結合的原則,以提高素質為重點,完善政策措施,優化隊伍結構。注意選拔德才兼備的優秀青年教師充實學管隊伍,通過理論培訓等途徑,提高理論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完善激勵與保障機制,培養學生管理方面的專家。
通過本次調查研究,我們認為必須加強對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狀況的研究,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重視理想信念教育和職業技能教育,重視行為規范教育和養成教育,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使習慣內化為品質,以提高自身的整體水平,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貢獻。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職德育課教學大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教育部.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設置與教學安排的意見[S].教職成[2001]2號.
?。?]范德華.中職生思想教育讀本[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