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目前遠程教育中學習支持服務不能夠很好保證地保證教學質量,本文對基于網絡的教學平臺的功能結構進行了重新審視和設計,分為學習者模塊、教師模塊、管理員模塊。其中答疑與交流討論、虛擬實驗和練習與測試系統為特色模塊。
關鍵詞: 網絡 遠程教學平臺 虛擬實驗 課件開發
引言
近年來隨著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基于INTERNET的遠程教育逐漸受到關注并得以迅速發展。遠程教學中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如作業、輔導、考試等都需要專門的網上遠程教學平臺的支持。在教學設計理論指導下,我對基于網絡的遠程教學平臺的功能結構進行了設計。
1.系統功能結構
所有傳統教學中的環節如上課、作業、輔導、考試等都應該出現在遠程教學平臺中。一個完整的基于網絡的遠程教學平臺應該包括網絡教學活動整個過程中所涉及的管理員、教師和學習者等對象[1]。因此本文將整個平臺從功能上分為三大模塊:學習者模塊、教師模塊、管理員模塊。
2.學習者模塊
學習者分為已注冊交費被學校承認的在校生和離校、畢業的非注冊學習者兩大類。前者可以利用一切對學習者開放的模塊,而離校、畢業的非注冊學習者只能是對于一些信息瀏覽而不能夠進入真正的課程學習部分。學習者模塊的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Fig.1 the structure of student module
2.1個人信息:包括學習者的用戶名、密碼、籍貫、生日、注冊入學時間、院系、專業。
2.2課程選擇:學習者可以通過此功能選擇課程,只有選擇了課程才能夠進入課程學習、課程作業、課程作業、測試等功能。
2.3課程學習:學習者可以通過流媒體視頻點播、自主學習和瀏覽課件等三種方式進行學習。
2.4課程作業:學習者在這里可以看到教師為其布置的作業,包括作業的內容、作業的發布時間、作業的截止時間等。作業可以有書面作業(需要以文稿形式通過電子郵件交給教師的作業)和非書面作業(需要查閱一些與課程相關的資料,并思考一些問題,目的只是用來拓寬學習者的知識面和提高學習者的能力的作業)兩種。
2.5答疑及交流討論:主要是通過教師建立的一個常見問題數據庫,實現自動答疑,實例詳解。系統無法回答的問題交由教師回答,并歸類進入問題數據庫。
2.6仿真實驗:主要是針對理工科學習者實驗比較多,而接受遠程教學的學習者在空間上比較分散,不便于集中做實驗,實驗對于他們的學習又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遠程教學平臺應該包括仿真實驗這一模塊。一方面可以在經濟方面節支,一方面可以使學習者在虛擬的環境下反復地觀察和操作實驗,有利于掌握所學的知識,將理論和實踐聯系起來[2]。
2.7練習和測試系統:包括在線測試練習和網絡考試兩種形式。
在線測試練習是學習一定的知識塊之后,進行的自我檢查。測試結束后,學習者即可看到測試成績和正確結果。通過這個反饋,學習者可以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以便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學習。
網絡考試是利用學習者學習檔案記載的信息進行考生資格審查后,有組織的限制在局域網內部進行的無紙化考試。考試題型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主觀題如操作類、編程類、計算類的內容考試系統自動判分,而簡答、論述等試題只能通過教師閱卷評分。客觀題則全部由系統判分[3]。
3.教師模塊
在遠程教學,教師不應該只是傳統的傳道授課,更應該是學習者的引導者,教師模塊的功能結構如圖2所示。
Fig.2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 module
3.1個人信息:包括教師個人的基本情況、學習經歷、教學成果、研究領域、在研課題、研究成果、學術專著、主要講授課程等信息。
3.2個人主頁生成工具:這是本平臺特別提供的工具。教師可以在此制作個人主頁,把自己對于所授課程的研究成果都發布在個人主頁上,學習者可以通過瀏覽這些信息學習更多的知識。
3.3教師備課:包括編寫課程介紹、課件的開發和教學資源的管理。
課程介紹包括課程名稱、學分、課程類型、課程性質、相關課程、考試方式、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教師只能為本人所教授的課程編寫課程介紹。
本平臺提供一個集成化的開發環境和工具,具備將不同學科的教學模式抽象為多個可以直接套用的模板,并能按照知識結構給予相應素材資源庫的支持,提供與常用多媒體課件編輯工具的接口,主要包括課件總體設計、媒體素材組合、基本頁面制作、課件合成及發布等。
教學資源的管理是指對各種優秀的網絡教學資源進行收集分類,存儲于資源庫中。包括媒體素材庫、學科案例庫、網絡課件庫、文檔資料庫等。
3.4布置和批改作業:教師布置新的課程作業、批改、發還學習者提交的課程作業。對學習者提交的作業進行統計和分析,以便調整下一步的教學活動,并對作業中的習題評價學習效果的性能進行估計,為今后的教學積累經驗。
3.5答疑與交流討論:教師負責把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常見的問題整理成問題庫的形式,以便學習者查詢。
3.6仿真實驗:教師布置課程的實驗,并且對實驗結果和實驗報告進行批改、統計和分析。教師可以將有關實驗的實驗指導、實驗演示和虛擬交互式實驗放到平臺上供學習者查閱和練習。教師還可以查看學習者對實驗各個方面的反饋信息。
3.7練習和測試系統:主要包括題庫管理、成績管理。
題庫管理是為了使放入題庫的試題隨著知識的更新和教學內容的變化而變化。教師可以編輯、修改、刪除各種形式的試題。
測試系統實現考試結果的統計分析,包括某課程各分數段的學習者人數,顯示參與考試的學習者的人數、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4]。
4.管理員模塊
4.1教務管理:提供各種與教學及管理活動相關的信息發布與新聞管理,如教學問卷、教學計劃、課程安排等信息的發布。
4.2課程管理:提供各專業的課程設置及其管理,包括專業的具體方向、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程結構等。
4.3系統管理:為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需要提供用戶及權限的管理。學習者填寫入學申請,系統檢查其合法性,并向申請者提供反饋信息,對已經注冊的申請人建立學習者檔案信息。審查教師資格,對合格的教師建立基本信息檔案及課程教學安排。建立系統日志、系統參數設置和數據備份功能,以便出現意外時能夠通過備份數據和日志進行系統恢復。
結語
由于基于網絡的遠程教學方式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遠程教學將在教育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本平臺不僅包括了傳統教學中所有的環節,還突出了網絡的特點,充分發揮了網絡教學的優勢。當然還需要不斷完善,這樣才能夠滿足教育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茍平章.基于WEB的網絡教學平臺研究與實現[J].教育信息化,2006,(2).
[2]徐淑梅.基于INTERNET的網絡遠程教學平臺構建[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6).
[3]郭喬剛.多媒體遠程教學平臺的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1).
[4]李軍.陳庶民.梁玲.多媒體遠程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教育信息化,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