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音樂課堂上學生懶懶散散地唱歌,下課后趕緊回教室寫作業,對音樂課一點都不感興趣的現象,本文從用心啟迪、創設情境、信心激趣等三方面闡述如何讓音樂走進學生的心靈。
關鍵詞: 音樂教育 學習興趣 提高方法
現代物理學奠基人愛因斯坦說:“沒有早期音樂教育,干什么事我都會一事無成。”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這兩句話足以證明音樂對于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音樂課堂上經常有學生懶懶散散地唱一唱歌,下課后趕緊回教室寫作業,對音樂課一點都不感興趣。那么,如何提高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讓音樂走進學生的心靈呢?
一、用心啟迪,肯定學生的閃光點
心理學家研究證明:當學生的行為表現受到教師的肯定、激勵和贊賞時,他們就會產生愉悅、積極主動的情緒體驗,就會以飽滿的熱情、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音樂教學中,要讓學生人人都積極參與,并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和創新思維,需要教師用愛心鼓勵他們大膽探究,大膽創新。要允許學生根據教學任務有獨立的創作和實踐,讓每個學生的思維都不受限制,對學生每一個思維的閃光點都給予充分鼓勵。
《八只小鵝》是一首饒有風趣的斯洛伐克民歌,帶再現的單三部曲式,它生動形象地模仿了從遠處傳來的小鵝叫聲,同時展現了小鵝活潑可愛的歡歌起舞、神采奕奕的形象。在教學這節課時,學生們個個都興致盎然,跟著音樂哼唱歌曲旋律,有的同學還即興擺起了動作,正在這時傳出了“啊,啊,啊”的怪叫聲,打破原本井然有序的課堂。當時我很生氣,隨著聲音望去,原來是班里最調皮的陳思豪正沉浸在“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