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做班主任難,做一個成功的班主任更難。一個成功的班主任必須具備以下四大條件:勤快、會巧干、會學習和反思、勇于創新,而做到這些,必然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關鍵詞: 班主任工作 優秀班主任 必要條件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要成為一個成功的班主任,必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總結多年優秀班主任的成功經驗,我發現以下四大點是成為一個優秀班主任的必要條件。
一、做一個“勤快”的班主任
業精于勤、荒于嬉。
——韓愈的《進學解》
1.勤走、勤看。
抽時間多到教室、宿舍、包管區等地方走走看看,尤其是要看學生的上課情況,這樣有利于掌握班級發展更多的信息。
2.勤溝通。
多和學生接觸、交流,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狀況。可利用面對面談心、周記本、班主任信箱、短信、家長、任課老師、宿舍管理員等渠道進行。溝通能使我們了解學生更全面的信息,消除不必要的誤會,也能增進師生間的感情。
3.管理。
一個班級若能勤加管理,學生中出現的問題則可及時處理,學生中存在的一些隱患則可及時消除。例如,我將對學生的日常考核任務分攤到各班干部,一旦有扣分情況,則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個人,并對其進行教育和處理。我還在班里秘密安排了幾個自覺細心、正義、認真負責的學生作為“內線”,這樣即使身不在教室,班級的情況我也一清二楚,對學生的動態也了如指掌。
4.勤作示范。
在管理學生過程中,有時班主任若能親自參與到學生中去,以身示范,教育的效果則會更好。例如有一次我發現值日生黑板擦得非常馬虎,待他走下臺后,我二話沒說,親自將黑板又擦了一遍,擦得非常干凈。事后我告訴學生,任何一件事,如果你努力去做的話,就肯定能做好。從那以后,我發現班里的黑板一直擦得很干凈。
5.勤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班主任要養成勤記的好習慣。可將每天已做的事簡要記錄下來,例如與學生的談話、與家長的聯系、與任課老師的聯系、參加了學生什么活動、開了哪些班會課、組織了哪些班干部會議、班級管理過程中有哪些心得體會,都可記錄下來作為物化成果。以后有需要時就能信手拈來。
“業精于勤、荒于嬉”。相信“勤快”會讓我們“班級管理”這份“業”愈加熟練和充實。
二、做一個會“巧干”的班主任
遲干不如早干,蠻干不如巧干。
——民間名言
班級管理工作一味勤快、蠻干不行,還要講究策略,學會巧干。若是班干部能做的事情,班主任則可不必做;若是學生能做的事,班主任則不必親自做。所以班主任要盡快培養、鍛造出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隊伍,讓班干部們分擔你的勞動負荷。
班主任除了巧妙地減輕自身的管理負擔外,在對學生的教育上也同樣要求“巧干”,對不同的學生要因材施教,切不可千篇一律。例如批評這一塊,對于性格開朗、易于接受批評意見的學生,我們在批評時可一針見血,曉以利害;對于內向、敏感、自尊心強的學生,我們可采取“和風細雨”式的批評,曉之以理;對于吃軟不吃硬或性格倔強的學生,要心平氣和地和他們交談,以避免沖撞;對于吃硬不吃軟或輕率的學生,批評時可以言辭嚴厲;如果看出學生已經在為自己的過失懊悔,就可采取模糊的方式,蜻蜓點水,點到為止。
要想使班主任工作更省心,學生的配合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班主任要樹立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行”。做到了這一點,在你教育學生或下達任務時,他們就會遵循你、配合你、支持你,一切水到渠成。
三、做一個會學習和反思的班主任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時代在變,學生在變,所以教育學生的理念也要跟著變。而與時俱進的第一法寶就是學習,我們可以從書本中學,從生活中學,跟他人學,通過借鑒他人成功的管理經驗,為班級管理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
在學習的同時,還要學會思考,尤其是要學會反思,力爭做到一日一反思。例如哪些事取得了預期效果;哪些事在管理方法上還有待改進,如何改進;哪些突發問題讓自己措手不及,以后再遇到應該怎么解決。習慣了反思,我們在思考和分析問題時思路會更為廣泛,思維會更為活躍。
除此以外,還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問題:“如果我是學生,老師這樣處理,我是不是會心服口服?”還可以經常收集一些領導、同行、學生對你的評價,尤其是提的意見,“忠言逆耳利于行”,只有不斷發現不足,克服不足,我們才會走得更高、更遠。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和反思雙管齊下,可使班主任事業永葆活力。
四、做一個會“創新”的班主任
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變得僵化。
——歌德
班級發展除了平穩外,還需有亮點,與他班相比有出奇制勝的地方。這就需要我們在班級管理中進行多種形式和意義上的創新。例如在班級布置的色調選擇上,體現春天綠意盎然,夏天陰涼陣陣,秋天碩果累累,冬天暖意融融,借不同的主打色調給同學們以視覺的沖擊,情感的暗示。在版塊設計上,除了一些常規的“學習園地”“宣傳欄”版塊外,我還設置了“評比欄”,通過列舉學生學習成績、德育成績、所獲個人之星、所在宿舍的星級、所在小組的上課紀律、勞動等表現,激發學生你追我趕、不服輸的競爭斗志。在班級管理上,鑒于有些學生不配合班干部工作的情況,我在班里實行了“值日班長”制,讓每一位學生能夠體會班干部工作的艱辛,從而自覺地服從班干部的安排,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管理班級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而且讓一部分“人才”脫穎而出。針對有學生在中午和下午放學前兩個時間段翻墻出去的違紀行為,我采取了“隨機點名制”,抽到者必須在規定時間內來我辦公室。再如期末設立有創意的班級獎:勤學好問獎、關心集體獎、多才多藝獎、樂于助人獎、體育健將獎、開心果獎、班級歌星獎、學識淵博獎等,讓更多的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從而變得更加自信。在班級主題活動上,我精心策劃了包餛飩、燒烤、卡拉OK、寫家書、體育趣味比賽、公益郊游等一系列活動,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個性,豐富了學校生活。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事業,只要我們懷著細心、愛心、耐心、進取心去澆灌它,就必將獲得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