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考歷史三輪復習法是歷史復習的重要方法。在中考之前有限的時間內,歷史復習分為三輪,第一輪復習書本,打好基礎。沒有這一輪的扎實復習,后面的復習根本無從下手。第二輪復習是專題復習,構建知識網絡。它使學生孤立的知識變得系統化,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第三輪復習是模擬訓練,通過練習,使學生與中考實現零距離接觸,增強中考必勝的信心。三輪復習,互相滲透,使用得法,學生將在考試中游刃有余。
關鍵詞: 初三歷史教學 三輪復習法 基礎夯實 能力提升 模擬測試
一年一度的中考是萬千學子共同關注的大事,如何進行中考備考是每一個老師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歷史知識頭緒紛繁,內容龐雜,幾乎無所不包。如何在短時間內使學生既掌握書本知識,又提升能力,在未來的中考中做到游刃有余,這就需要歷史老師好好規劃一下后期的復習。在初三后期復習中,復習方法多種多樣,每個老師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多年的初三歷史教學中,我摸索出了一套三輪復習法。也就是第一輪基礎知識復習,第二輪專題復習,第三輪通過練習進行模擬訓練來提升能力。通過運用這種方法復習,學生都能很輕松地應對中考。下面就談談在實際教學中我是如何運用這種三輪復習法的。
一、第一輪復習:夯實基礎,提升能力。
歷史后期復習時間比較短,如何合理安排時間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在三輪復習中,我一般把重點放在第一輪,第一輪復習主要是基礎知識的復習。基礎知識掌握牢固了,就為后兩輪的復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考歷史命題的范圍有六本書,如果學生沒有系統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要想在短時間內答好全部試題,難度很大。狠抓基礎知識,也是為下一輪的專題復習提供一個有利的支撐。這一輪主要強化基礎知識識記,方法是老師適當點撥,輔之以學生的記憶。由于歷史知識內容多,涉及時間、事件、人物、意義、作用等,包括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外交、民族交往等,每一課都有很多知識點,在復習的時候不能事無巨細,面面俱到。老師要依據《考試說明》來進行復習,按照上面羅列的考點逐條來講解,把各個知識點講深講透,讓學生記準,不留死角。當然,教師對內容的整理再細致,再有條理,如果學生光聽不記的話也是沒有作用的。在教師復習的基礎上,學生課后要花大量的時間去記憶,這樣知識才能為己所有,在識記牢固的基礎上才能進行下一輪的復習。
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之后,教師可適當進行知識梳理,簡單歸納出各事件間固有的聯系,形成初步的知識結構,使許多分散的歷史內容根據其內在的聯系或變化規律,進行歸納合成,這種方法能使學生強化對基礎知識的記憶。在復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綜合,既不能有知識“盲點”,又不能漫天撒網,必須做到以干帶枝,融會貫通。
在第一輪復習的時候,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編訂每一冊的復習提綱,通過提綱把每一冊的知識要點羅列出來,讓學生知道哪些是重點,哪些需要記憶,讓學生有內容背。也可讓學生去記住每一冊單元及每一課的標題,這樣學生可理清歷史發展的脈絡及線索。
第一輪復習對于歷史事件的內在聯系的掌握,不做過高要求,它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基礎、抓住重點,熟悉每一課的知識點,這一輪復習完成了,才能去進行下一輪的復習。
二、第二輪復習:專題能力提升,構建知識網絡。
經過系統、全面的第一輪復習,學生對書本知識有了比較完整的掌握,但這時候他們掌握的知識往往是孤立的、缺乏縱橫之間的聯系。為了使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有一個更大的提升,就有必要進行專題復習。在這一輪復習中,要在學生全面掌握歷史教材的前提下,重新組合教材的知識點,進行知識的二次歸納整理。
第二輪歷史復習絕不是第一輪復習的簡單重復,而是一個知識綜合、鞏固和提高的過程,換句話說,第二輪復習是立足于第一輪復習的更高層次的復習。在這一輪的復習中我們要完成各部分知識的整理、歸納,使各部分的知識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各部分相關的知識成為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通過一根線索,將以往孤立的各個知識點被串聯起來,使學生在更高的層次上對以往的知識有更深的了解、掌握。
在復習中國古代史時,我們把它分為這樣幾個專題:中國古代政治史、中國古代經濟史、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史、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史、中國古代科技文化史。中國近現代史是考試的重點,我們在復習時把它分為近代列強侵華與中國人民抗爭與探索史、中國近現代經濟發展史、中共黨史、中國近現代的科技史。世界史分為這樣幾個專題:資本主義政治史、資本主義經濟史、世界近現代國際關系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史。當然,在編定專題的時候,熱點專題是一個重點,要把史實與時事結合起來去分析,這也是每年中考的一個特點。在歷史學習中我們應該重視將歷史知識與當前熱點問題相結合,做到史為今用,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這一輪復習里面,我們還要有意識地突出重點,這些知識點,它們經常在中考中出現,是課程標準中要求熟練掌握的部分,這是我們要重點強調之處,這些專題老師要講透,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理解。當然這一輪也需要記憶,在歸納、整理的基礎之上進行記憶,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理解會比以前更深入。
總之在第二輪復習時,要求師生將已基本掌握的知識點融會貫通起來,構建起自己的知識網絡,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學生能力的真正提升。
三、第三輪復習:模擬測試,提升中考實戰能力。
第三輪復習一般是從五月中旬到六月初,這一階段的復習至關重要,這段時間的復習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中考的成敗。學生經過兩輪復習之后,都感覺自己學有所得,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這時候中考復習就進入了所謂最后的沖刺階段,進行第三輪模擬測試,通過大量的有針對性的習題來檢驗前一階段的學習成果。在這一輪復習中,我們不能簡單選一些題目讓學生去做,我們要緊扣中考有針對性地選一些有代表性的中考試題讓學生去做,從而既熟悉中考題型,又增強決勝中考的信心。當然,除了精選歷年中考試題外,老師還要精編一定量的中考模擬題,針對考試重點和學生容易忽視的知識點進行訓練,通過練習,訓練學生的答題速度及答題技巧,試題的題型與提問方式應與中考零距離接觸,練習應著眼于對解題思路的剖析及解題方法的指導。這樣學生在心理上適應中考,對中考不再有距離感與陌生感,也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以最佳狀態迎接中考。
第三輪復習除了要做大量的練習之外,還要督促學生繼續加強對以往知識的記憶,因為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訓練,可能對以往的知識有一定的模糊感,這時候應讓他們看書,回歸課本,將以前熟悉的知識重新回顧一下,特別要將以往容易出錯的地方作為回看的重點。
初三后期,進行三輪復習對提高復習的有效性大有幫助,但這里應該注意的是歷史三輪復習并不是孤立的,它只是相對獨立,其實質是相互滲透、相互摻雜的,所以在記憶的時候就離不開練習的訓練,在進行專題復習與模擬測試的時候就要不斷地記憶,它們相輔相成。
參考文獻:
[1]李冬秀.淺談中考歷史復習方法.江西教育,2012,9.
[2]江清明.中考歷史如何進行有效復習.陜西教育(教學版),201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