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提高學生對《藥品檢驗技術》理論知識的掌握及實踐能力,作者對該課程從理論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實驗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改革與實踐,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理論、實踐水平有所提高。
關鍵詞: 《藥品檢驗技術》 教學改革 理論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 實驗教學方法
《藥品檢驗技術》是我校生物技術專業藥學方向的一門重要專業選修課程,是培養學生藥品質量觀念、藥品質量標準執行能力和藥品質量檢測和質量控制能力的一門理工科結合的專業核心技術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該課程是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藥物分析工等高級工的考核標準的基礎培訓課程。如何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能力,是當前高等教育關注的熱點之一[1]-[2]。2007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質量工程)的通知[3],對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質量工程要求各教育部門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進一步深化高等學校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轉變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方法,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需要。為此,我們在教學中對《藥品檢驗技術》課程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實驗教學進行改革,以提高學生的核心能力包括理論水平、實踐操作即藥品質量檢測能力等,在操作過程中構建相關理論知識體系,并發展職業能力,再以理論來指導實踐操作,為學生頂崗實習和畢業后的就業奠定基礎。本文對《藥品檢驗技術》教學的改革與實踐作了總結與分析。
一、理論教學方法的改革
為了提高學生對《藥品檢驗技術》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采用了多種教學手段。
1.案例分析講授
《藥品檢驗技術》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選擇學生感興趣又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的適當項目和案例進行教學。如根據齊二藥事件為實例,先播放齊二藥事件的視頻,讓學生了解事件的發生過程及引起的后果,并對其原因進行分析。2005年9月,齊齊哈爾第二制藥有限公司購入了標志為江蘇中國地質礦業公司泰興化工總廠的丙二醇作為藥用輔料,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產,該輔料經檢驗是假丙二醇,實際成分為二甘醇。然后引出:(1)丙二醇與二甘醇各有何作用?區別是什么?(2)如何鑒別丙二醇和二甘醇?等問題。齊齊哈爾第二制藥有限公司將“二甘醇”判為“丙二醇”投料,是因為齊二藥檢驗人員違反GMP有關規定,導致用假原料生產的成品藥進入市場,最終釀成大禍。通過此案例的學習、分析來強調分析學習藥品檢驗的重要性及藥品檢驗的具體程序與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
2.師生互動討論
改變過去老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增加師生互動討論。在進行一個相關某個藥品檢驗學習前,布置學生通過自身查閱相關資料,按照藥品檢測工作過程要素[檢測前準備(包括查閱資料、設計方案、選擇配制試劑、取樣等)、鑒別、檢查、含量測定、生物檢定、分析數據并撰寫報告]—學生課前準備—課上分組討論—教師提問、歸納,共同確定含量測定方案。采用傳統的教師講授和現代的互動式教學模式相結合;以學生為主角,事前準備、事中論述、事后總結以加深所學內容。在整個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3.多媒體和網絡平臺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虛擬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直觀展示藥品檢驗的工作環境、方法及過程,化復雜的問題為簡單,化靜止的事物為動態,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學更加直觀、生動。利用網絡教學資源,拓展了教學空間和可利用資源,學生可以在課后任何時間在線學習。
建設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與課程相關的資料。藥品質量標準是國家對藥品質量、規格及檢驗方法所做的技術規定,是藥品生產、供應、使用、檢驗和藥政管理部門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據,我國現行藥品質量標準體系之國家標準為中國藥典。在該課程的教學中,中國藥典的使用頻率很高,將中國藥典電子版作為資源放入該平臺中,可節省學生購買此書籍的成本、方便學生對該書籍的使用。
4.多課程的融合
《藥品檢驗技術》在我校生物技術專業藥學方向第六、七學期開設,在這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分析化學》、《藥劑學》等課程,同一學期還開設有《藥理學》,這就為各課程相互融合,以及多門相關課程的理論和實驗的橫向聯系提供了可能。如藥劑實驗根據要求制成合適劑型,藥物分析則對不同制劑進行檢驗并給出報告,同時對該藥物的藥理作用進行有機的聯系,使學生對藥品的生產和檢驗過程,以及使用機理有一個系統而全面的了解,對全面控制藥品質量有深刻的認識,培養學生探索解決藥品質量問題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能力。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傳統的藥品檢驗技術是以不同的檢驗方法為主線進行的,如物理常數的測定、滴定分析法在藥品檢驗中的應用、電位滴定法與永停滴定法、光譜法、色譜法、生物檢驗技術等。學生對于光介紹儀器及儀器使用方法的學習覺得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基于以上原因,我們對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了重新編排與設計,把原先的各檢測方法貫穿到“不同類型藥物的檢測”這條主線中,在講解藥品的基礎知識、中國藥品質量標準、藥品的性狀、藥品的鑒別、藥物的雜質等內容的基礎上,以具體不同劑型的藥品為例,從原材料一直到成品過程的各個環節的檢測,讓學生在這條主線中學習與鍛煉藥品檢驗技術的理論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通過這條主線的學習,學生基本能掌握藥品檢驗的基礎知識。
三、實驗教學方法的改革
1.基本技術和技能練習
選擇典型藥物作為載體,由學生按照藥典方法進行設計實驗步驟及方法。以具體藥物的質量檢測作為實驗項目。主要注重基本技能的練習,如容器的洗滌、校驗使用,溶液與試劑的配制等,以及藥品檢驗的專業練習如藥品的鑒別、檢查、含量測定及制劑分析等;通過基本技術和技能的練習,完成相關理論知識的構建和實踐技能的培養。
2.校企合作開發實訓項目
針對生物技術專業藥學方向的培養目標,與藥檢所、藥品生產企業合作,由它們提供專業技術人員作為指導老師、對應相關實驗室作為學生實驗場所,即部分課程實驗在企業檢驗室完成。按照企業工作任務及藥品質量檢測工作程度進行實驗,具體包括:按藥品標準設計檢驗方案、完成檢驗項目、統計分析檢驗結果、出具檢驗報告,從試劑配制、樣品抽取到項目檢測、檢驗報告撰寫,與藥品檢驗工完全相同,置身于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使學生在日后工作中能更快地融入工作環境。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主體性,貫穿“互動”理念。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理論與實踐的互動、學校與企業的互動。通過實踐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執行質量標準的能力,以及藥品檢測、質量控制的能力。
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我們充分體會到《藥品檢驗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把鍛煉學生實驗技能作為重要目標來抓,培養學生扎實的藥品檢驗技術及全面的質量觀,以期為今后增加設計性實驗到企業的實訓項目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與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核掛鉤,使學生既完成課程學習,同時又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如制劑質量檢查工、藥物分析工等,以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戴云龍,戴躍儂.地方高校適應社會需求培養創新型人才研究——以揚州大學為例.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213(1):137-139.
[2]宋吾力,李琳娜,王昌元等.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改革探索.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2:28.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P].教育部,2007.
基金項目:浙江省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yb2010017),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第四期教學改革實踐項目(編號19),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度校級教學改革重點項目(編號30)。
通訊作者: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