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語語言的學習過程既是語言知識的認知過程,又是受教育者人文素質的培養過程。文章分析了英語教學對高職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指出英語教師必須立足于教材,掌握蘊藏在教材中的人文內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促進高職學生人文素質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 人文素質教育 高職英語教學 探討的方法
高職教育肩負著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任務。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提高人才培養水平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特色。然而,近年來,高職院校片面強調“就業導向”而忽視基礎課程,忽視人文素質教育,造成了“高職”不能“高質”的現象,這不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初衷,更不符合人才培養的規律。人文素質教育,即學習人文知識、培養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的實質是通過教育手段,培養受教育者學會正確處理與自然、他人、社會及自我的關系,提升受教育者的人文境界和人文情懷,以達到理解人性、完善人格的目的。高職英語課程不僅是一門基礎必修課,還是提高學生人文素質的必備課程。高職英語教學中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本質是教書育人,是培養人,是把學生從一個自然的人發展成為一個社會的人,即具有人文精神的社會主義建設的完整的人。人文精神是英語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搞好語言教學的同時注重學生人文素質修養的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高職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就高職英語教學來說,由于受實用主義和急功近利思想的影響,過于把英語語言實用化、職業化、工具化,忽視了語言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方面的考慮,導致學生的知識面過窄,文化底蘊薄弱。教學中傾向于重視大學英語等級考試,忽略了學習者的興趣愛好、思想情操、人格意志的培養,部分學生道德觀念淡薄,精神空虛,缺乏與人溝通、交流能力,缺乏團隊合作意識,缺乏創造性思維及挑戰精神,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康心智。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對于英語教育工作者來說至關重要。英語學科具有自身獨立的知識體系,在能力形成和知識運用方面英語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英語學習可以拓展思維方式、重組價值觀念、重塑人格結構,如創新思維、獨立自主、與人合作等能力,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大學生自身的諸多素質中,人文素質是大學生最基礎、最為根本的素質,對其他素質的形成和發展有直接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在實用主義之風日益盛行的現代社會,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就越發顯得重要。我們的英語教學,只有重視與人文教學的有機融合,重視加強對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及文化能力的教育和培養,才能使我們培養的各類技術人才既具有較高的英語知識和技能,能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英語要求,又具有較高的人文素質修養。
二、如何在高職英語中加強人文素質培養
高職英語課程作為高職院校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幾乎所有專業都要開設,涉及面廣,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培養的主要渠道。高職英語教學應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加強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培養。
首先,英語教學中應重視西方文化介紹,使學生更直觀、更多地了解外國歷史、文化、經濟和科技,在提高英語學習成績的同時,可使學生領略及感受外國文化中的人類優秀品質和成果。如西方文化中強調守時、誠信;女士優先、紳士風度;獨立意識、競爭意識和團隊意識等,是英語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英語教師要大力灌輸和渲染。
其次,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質素材,引導學生感受高尚人文品質。英語課本中有許多含有人文素質的素材,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內容中所隱藏的人文價值,讓學生真正理解課文中所蘊含的倫理道德、審美、藝術等價值因素,把正確的做人做人做事之道滲透到學生的靈魂中,變枯燥無味的理論教學為趣味性的文化博覽。如:《新編實用英語教程》第一冊第7單元課文:Thanksgiving Day and Christmas(感恩節和圣誕節),講述了美國的兩個重大節日。教師在介紹了相關背景知識,分析了語篇蘊含的文化內涵后,不妨引導學生思考我們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有哪些引以為豪的民族文化,使學生在了解西方節日文化的同時,意識到我們中華民族也有著燦爛的文明,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值得我們去傳承和弘揚。《新視野英語讀寫教程》第一冊第二單元課文:If You Don’t Make Mistake,You Won’t Learn!(假如你不犯錯誤,你就學不會!)這篇課文讓學生懂得:你得勇敢,絕不能害怕犯錯誤;學習英語你必須大膽,你不能只坐在房間里學習語法,你要去和人交流,去傾聽他們的談話。《新視野英語讀寫教程》第一冊第三單元課文:Wealth,Success or Love?財富,成功還是愛?使學生明白了:人生中愛是最重要的,因為有了愛,就會有成功與財富;而一個沒有愛心只追求財富或只追求成功的人,最終是不會幸福的。《新視野英語讀寫教程》第二冊第五單元課文Father Dearest(我最親愛的父親)一文中作者描述了她從青春年少不接納父親對她的愛到長大后完全理解父親無微不至的愛,再到主動關心父親的變化,讓我們懂得了親情的重要,懂得尊重和理解父母的重要。
再次,可利用英語歌曲、電影資源中的人類共有的優秀美德感染和熏陶學生,逐步提高人文素養。如電影《阿甘正傳》弘揚了成功的秘籍,堅強的意志和耐力,即使像主人公阿甘一樣愚鈍的人最后也成功了;而影片《美麗人生》講述了主人公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即使是面臨死亡也依然笑對人生。通過觀看這些影片,學生不僅能品嘗“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語,領略異國風情文化,領悟英語的樂趣和其中的文化內涵,還能應及時啟發和引導學生討論影片的主題及寓意。
最后,通過第二課堂鍛煉學生的能力,提高人文素養第二課堂活動是課內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課堂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可以多樣化。在教師指導下,可成立課外活動小組、英語角和英語研習社,定期介紹西方禮儀、文化、經濟和科技等知識;在校園里開展各種競賽,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歌曲大賽、英語表演比賽等,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既可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又可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
三、結語
教師在人才培養中占有主導地位,教師的人文素質對高職學生有直接的、廣泛的、深刻的影響。因此,要加強學生的人文素質的培養,就必須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在英語教學中加強人文素質教育是現代社會的需求,是教育改革的要求,符合教育發展的趨勢和規律,盡管這一問題的解決不可能憑借任何一種單一的措施或手段,但是我相信,只要廣大的英語教師都能充分認識到全面提高高職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鍥而不舍就一定能夠探索出培養高職學生人文素質的新路子和新方法。
參考文獻:
[1]蕾小川,李家云.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探索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專業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陸涓.論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人文教育之滲透與融合[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3]楊德廣.人文教育就是做人的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