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內涵和本質,探討了針對合作學習方法的特點,將其放于初中英語學習的大環境下,通過闡述合作學習法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得出合作學習能夠為學生們創造出輕松的課堂環境,提高學生們應用英語的綜合能力,增強其自主學習意識的結論。
關鍵詞: 初中英語口語教學 合作學習法 實踐與思考
口語是由社會驅使,心理機制運行控制的人際間語言交流活動,當代與傳統口語教學法的根本區別體現在,前者以學生為主體,并以培養語言的交際能力為教學的目標;而后者則以教師為中心,以傳授語言知識為主要目的。在教學中采用小組教學可以促使教育從僅強調知識傳授向知識與人際關系并重的方向發展。英語口語是重要的交際工具,離開了人際交流無法學好它,同時也完全失去了它的本質意義,因此英語口語課尤其需要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模式旨在為課堂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為全體學生提供較多的語言實踐機會,不斷地減輕學生們學習英語時的焦慮與不安、提優補差,以及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增強英語作為一門工具的運用能力。這種學習方法最早由美國著名教育家David Knoots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并倡導實施,它又被稱為協作學習,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地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提升欲望去學習,而考查則是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以此共同實現教學目的的一種活動。合作學習巧妙地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之間的競爭,通過教學中人際合作與互動進行學習,學生們在這種教學環境下,被分成了不同的小組,教學活動也不僅僅針對其中一人,而是同時針對小組的所有成員。針對合作學習模式,結合多年的初中英語教學經驗和思考,在日常英語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采用如下幾種形式。
1.對話交流式。首先由教師通過讓學生聽一篇或者讀一篇對話,或者讓學生進行示范表演,明確給出對話的主題、主要內容和語言環境等,以避免出現失控現象。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間的互問互答。這樣可以避免同桌練習的枯燥和單一,也可以通過互助對困難學生進行幫助。要注意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的參與和監控作用。
2.模擬與角色扮演式。恰如其分地使用語言是模擬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加入模擬活動,能使學生理解不同場景的社會意義,并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據人物語言與感情的變化正確使用語言,達到提高交際能力的教學目的,分配任務,討論角色的扮演,設計臺詞劇本,等等。最后進行表演,并由其組他同學及教師給予評價。在活動中教師要注意:把握住目標的落實,對與活動目標無關的設計要予以限制;對于學生在模擬中所犯的一些語言錯誤要延遲處理,不要打斷學生的思路,避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應該在教學告一段落后進行有選擇性的糾正。通過模擬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創造性,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主動學習新的語言結構和功能;同時由于語言的活動量大,掌握的語言知識比較豐富,也不容易遺忘。
3.討論匯報式。討論是指個人發表意見與參與、考慮、吸取和補充他人的意見以達成某種一致的過程。英語教學中的討論是為了培養學生連貫發言以闡明自己觀點和參與他人意見的能力,所以參與者必須隨時聽取他人的意見,在理解和分析其他字面與內在含義的基礎上,立即表示同意或者反對,再闡述、補充自己的意見。討論匯報式一般可分為導—議—結—評四個環節:通過學生學過的舊知識,結合現實生活的具體情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其興趣,從而提出學習目標;學生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或者設計的情景,分組進行分析、討論,然后進行歸納、總結,并做記錄。要注意在小組活動過程中使學生人人為師,各盡所能,為好、中、差各個層次的學生提供自我表現實現和發展自身價值的機會,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及其發言技巧和討論策略的指導;然后由各組派出代表進行陳述發言,對本組的討論結果向全班進行匯報;最后由教師對各組的匯報進行點評,質疑、升華、補充,注意對他們進步的及時表揚。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推進和深化,目前對初中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全面,從以前的啞巴式教學和學習全面提升到現階段的對英語能力的全面綜合運用,包括聽、說、讀、寫等多個方面。之前的初中英語學習還主要停留于側重死記單詞、句型,完成筆頭作業和應試考取高的分數。現在,新課改的要求推動了英語教學從應試教育的禁錮中解脫出來,走向全面學習英語、綜合應用英語的新境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教材的不斷修正和完善,廣大英語教育工作者對英語有了一個逐步深化的認識和領悟,要把英語教學的趣味性提升上來,就要在教學方式方法上進行改革,合作學習不失為一種切實可行、高效的教學模式,也越來越受教師和學生們的關注。
參考文獻:
[1]馮敏,鄒因.合作學習法—教學的有效方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7).
[2]張衛紅.合作學習與初中教學[J].合肥學院學報,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