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只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向學好英語邁進,增強英語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 激發興趣 培養方法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在大腦皮層形成興奮中心,使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為參與學習提供最佳的心理狀態。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學生來說,這種興趣就是學習的積極性,學習的動力,也就是求知欲。在以往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態度,采用照本宣科、“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一些原本對學習有興趣的同學感到味同嚼蠟,索然無味而興趣大減。這種唯我獨尊,遠離學生的教學態度,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我認為,只有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向學好英語邁進,增強英語教學的效果。那如何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筆者認為,教師應做好以下幾方面。
一、教師必須關心愛護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笨梢哉f,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中學生因其所處特殊的年齡階段,逆反心理相當嚴重,假若教師一味以嚴厲的姿態出現,凡事批評當先,就往往使教育效果適得其反。久而久之,學生對任課教師的畏懼引發到所教課程的厭惡,更談不上有學習興趣了。因此,老師應當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和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幫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良好的、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尤其是后進生,他們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平等對待和公正評價,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的難處,掌握其心理,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熱情幫助,這樣他們才會對這位老師產生好感,進而愛上英語課,使學生從喜歡學、愿意學到自覺學,由“苦學”變成“樂學”。在這種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就會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二、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
教師在課堂上既是組織者,又是引導者,教師要把課堂營造出一種民主、開放、和諧、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英語,用英語。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做到七個讓:讓學生自學課文,讓學生掌握新詞,讓學生概括段意,讓學生發現問題,讓學生尋找方法,讓學生探索重點,讓學生突破難點,真正讓學生參與每節課的全過程。事實證明,學生在這樣一個民主、開放、和諧、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能大膽質疑、操作、觀察、思考、討論、練習、評價等。
在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無疑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當一名好“導演”,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
1.大量運用直觀手段。尤其在針對初學者的教學中要大量運用直觀手段,這種方法不僅使英語教學過程更生動、有趣、形象,更能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同時還能訓練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如:優美的圖片、實物、形象逼真的簡筆畫、恰如其分的表情、手勢等,可以用來刺激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單詞、句型的過程中,把新單詞跟實物聯系起來,使學生的興趣大增,達到生動形象的效果。如:教單詞apple,orange,banana,pen,pencil,sharpener等時,隨時指出已準備的實際物品。另外,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實物或發動學生自己制作,學生運用自己的制作品進行訓練,效果更佳。又比如在教有關彩虹顏色的單詞時,可帶多種彩紙,在一張白紙上教一個單詞就貼上一張彩紙,這樣學生從音、形、意多方面感知、理解和速記,輕松又有效。簡筆畫是最簡單,最實用,也是極有趣的一種教學工具。簡筆畫的使用可使課文中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并且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師生一同分析、討論簡筆畫的進程中,教學內容自然呈現,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創設情境,進行情景教學。英語教材是以“語言交際為原則”編寫的,有相當多的情景會話和描述。教師把書本上面的內容搬到生活中來,以學生為中心,采取動作表演等手段進行情景教學可以培養學生在實情實景中的交際應付能力,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現在進行時態時,可先叫一個學生:“Please close the window.”學生走過去關窗戶,老師問全班同學:“What is he doing?”學生回答:“He is closing the window.”教師板書這兩句話,并給出現在進行時的主要用法,構成形式;be動詞+動詞的現在分詞(v-ing),然后,讓學生每兩個人一組進行操練,一人做動作并問:“What am I doing?”另一學生回答:“You are writing/jumping/playing football,etc.有些學生善于表演,活躍了課堂氣氛,并且學生身臨其境,樂于參加,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掌握這種時態,加深了對現在進行時態理解和記憶,讓學生覺得學習英語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創設情境使課堂生動活潑,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在實情實景中的交際應付能力,還可以不斷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編一些實用有趣的游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編出一些實用有趣的游戲,因為做游戲最受學生歡迎,他們樂于參加。通過游戲方式,不但使學生知識得以鞏固,更能在大范圍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讓學生在學中樂,在樂中學,全面提高英語教與學的質量,努力增強英語的教學效果。
同時,教師應把微笑帶進課堂,把鼓勵帶進課堂,把趣味帶進課堂,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帶進課堂;努力采用新穎多樣的課堂教學形式,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主意識,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生有強烈的表現欲。在每次對上一節課的內容進行檢查溫習時,我經常問一些問題,讓學生以搶答的形式來完成。聽寫單詞、朗讀課文、口語對答都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由于引入了這種競爭機制,學生們課后互相幫助,課堂上個個不甘落后,爭當第一,學習氣氛活躍,因此課堂上適當的競賽,使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就激發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教學效果顯著。此外,開展各種英語課外活動,讓學生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是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意識地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任務,如組織英語詩歌朗誦、小品短劇表演、歌唱比賽、值日生匯報、編對話、講故事、給外國學生寫信等活動,此外,開展英語競賽舉行英語晚會、英語詩歌朗誦、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講座,開辟英語角、出英語墻報等,都是英語課外活動的好形式。這樣不但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擴大知識面,增加語言練習量,而且能運用所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去收集材料、處理信息、解決實際問題。課外學習活動是學生課內學習的補充和繼續,它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鞏固課內所學知識,而且能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
四、教師要注重學習成果的激勵作用,充分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
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客觀存在差異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成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基礎差、進步慢,自卑感較強,教師應盡量地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Good!Very good!Good job!Excellent等語言上的表揚肯定,鼓勵繼續進取,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時常感受成功的喜悅。成功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激勵機制,學習績效受到肯定,學生的信心大大增強,更加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每當我用表揚、鼓勵之詞對待學生的回答時,他們的積極性就會提高;當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答對問題受到表揚時,他們會激動不已,整堂課都會精神飽滿,聚精會神地認真聽課。這些表揚、鼓勵之詞無非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只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入手,才能找到學生英語學習的突破口,因勢利導,從而培養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之,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前提應該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以自己真摯的愛、強烈的責任感和良好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更有效地掌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