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小學英語課堂尤其是高年級的英語課堂上,往往會聽到學生抱怨聽不懂或者不想去學,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而一味采用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如何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始終處于興奮、活躍的狀態,讓我們的英語課真正地活起來?作者結合這幾年來的上課經驗談談怎樣才能讓小學英語課堂真正“活起來”。
關鍵詞: 英語課堂教學 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生性好動,有意注意持續時間相對較短。語言學習本身是較為單調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形式,勢必使學生學習興趣蕩然無存。只要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就有求知欲,沒有興趣就不會有求知欲,學習熱情大減,從而影響學習效果。
一、創建一個富有情趣的英語環境。
學習一種語言一定要有語言環境才能學得好。我們的母語不是英語,學習英語是在漢語的環境下進行的。沒有英語環境,教師就要刻意創建英語環境。如課前可以用Free talk渲染課堂氣氛,讓學生一開始就養成這種習慣,又如課堂用語也可以用英語說,例如:Shall we start our lesson now?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age 2.Listen to the tape now.Please read after me.教師說這些話時,不必擔心學生聽不懂而影響教學進程,可用明顯的體態語言,必要時用中文翻譯,使學生明白。要淡化課堂意識,根據教材內容設計生活語境,如在學習詢問方位的句子“Where is...?時,我設置了方位區,并標上方位詞:left,right等及地名school,zoo,park,supermarket等,讓學生自己嘗試按路線走,感知left,right等方位詞。
二、教學中適度地滲入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孩子天性好動,樂于參與游戲活動。若能將知識融于游戲之中,讓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戲中練習所學的知識,在蹦蹦跳跳中學習英語,學生是非常愿意接受的。雖短短幾分鐘,卻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我在教人體部位的單詞face,mouth,nose,ear時,我將幾個學生叫到黑板前,讓他們做“Touch your face /mouth/nose/ear”等動作,做對的,下面的同學說“Yes!”做錯了,下面的同學就說“no!”也可以由教師說:“Touch your face.”讓全班同學做動作。通過這一游戲,學生就很容易地掌握了這些單詞。這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活躍有序,學習興趣趨于濃厚,提高了教學質量。
三、運用多媒體,讓英語教學異彩紛呈,趣味橫生。
《新課程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利用實物、掛圖、錄音機、幻燈機、電視機、錄像片、電影和計算機進行英語教學,形象直觀,生動活潑,有助于學生直接理解所學的英語。”借用電教媒體創設生活情境符合小學生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能引起學生的無意識注意,從而使他們輕松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使學生直接地、具體地獲得英語知識。例如,我在教“學習用品”一類單詞時,我拿出一支鋼筆說:This is a pen.又指著鉛筆說:That is a pencil.然后讓學生學習“pen”和“pencil”這兩個單詞,學生就很直觀地學會了它們。在教學Holidays時,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學生對Christmas,Easter,Halloween等西方的節日特色不怎么了解,我通過網絡下載西方國家慶圣誕節等節日活動的Flash,搜集賀卡、插圖和歌曲,加上解說和介紹,通過多媒體方式展示給學生,對課文進行了補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加了課堂的容量。
四、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
語言學習的思維性相對來說不是很強,教師可以根據兒童的認知特征來進行多形式、多手段、多環節的課堂操練。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是有意注意時間短暫,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要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暫時刻的優勢,以學生能接受的快節奏來組織教學。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小學生好勝心強,大都不甘落后,所以在設計活動時,運用競爭機制,并配以各種形式的獎勵,以表示對勝利者的賞識,對進步者的鼓勵。有時是幾句鼓勵的話語:Good!/Very good!/Clever!/Excellent...有時是一朵小紅花、一顆小星星……孩子們在熱鬧的氣氛中,你追我趕,學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濃。
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實物、直觀教具等教學手段,盡量創設情境,讓學生進行豐富有趣的對話活動。運用直觀教具進行教學形象逼真、生動活潑,學生容易理解,樂于接受,印象深刻,有助于記憶,且適合于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能喚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增強教學效果;課后盡可能地為學生創建多層次的課外語言學習環境,將日常生活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起來,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使生活與教學連接起來,打破固定情境對小學英語發展約束的認識界限,使他們在生活情境中自如地運用英語,讓他們學得無意,學得隨意,學得樂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魯子問.小學英語教育[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3]朱萍,蘇晨杰.英語教學活動設計與應用[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4]瓦.阿.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譯.給老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