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演繹推理法等對學校運動項目現狀、運動項目開發與改造的必要性及對學校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學校運動項目開發與改造需要滿足的條件、運動項目開發與改造的途徑,指出了大眾化、實用化、教材化、多樣化、自然化是運動項目的開發與改造的重要發展方向。
關鍵詞: 學校運動項目 開發意義 改造途徑
首先,隨著人口的增長、社會經濟的發展,民眾對新的生活充滿希望,加上人類固有的強烈生存欲望,參加運動的人勢必越來越多,對各種運動形式的需求將越來越大,這就為運動項目開發與改造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其次,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工作時間的縮短、節假日的增多,以及家庭勞動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社會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人們有了更多的余暇時間來從事各項體育運動。同時,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的現代科學技術使人們不斷地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較短的時間創造巨大的財富。在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同時,人們的生活意識必將發生巨大轉變,必然要求有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包括體育娛樂活動、健身運動等。最后,隨著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體力勞動減少而營養相對過剩,使得心腦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大大提高,而對這類疾病最積極的防治辦法就是參加體育鍛煉。這些都為運動項目的開發與改造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1.運動項目的現狀及開發的意義
1.1運動項目的現狀分析
其一,由于競技運動的高水平化,一些運動成為少數優秀運動員才能參加的體育項目,如競技體操、花樣游泳、跳水、舉重、拳擊、高臺滑雪等;其二,由于競技運動的高競技化,因而過于強調競爭因素和勝負,一些運動在相當程度上不再有運動樂趣;其三,競技運動的商業化,失去了公正和誠實精神,如使用興奮劑泛濫;其四,由于規則更加規范和嚴格,一些運動已不適應老人、兒童和婦女參加;其五,體育用品、場地設施的高級化和高消費傾向,使得一些運動在相當程度上不再大眾化和平民化,如正規的高爾夫球賽,F1方程式賽車等。
1.2運動項目開發與改造的必要性
從運動項目的現狀可以看出,競技運動出現了某些脫離大眾的傾向。與此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渴望生活質量的提高,體育的特殊功效使人們把健身與提高生活質量聯系起來,大眾體育將蓬勃發展,人們急切需要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簡單實用、方便易行、新穎時尚的運動方式。在大眾體育運動飛速發展的形勢下和社會急切的需要下,運動項目開發與改造應運而生。
1.3運動項目開發與改造對學校的重要性
運動項目開發與改造要面向廣大學生,開發出的運動項目以鍛煉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愉悅身心、享受運動快樂為目的的特點與學校體育教育的基本精神十分吻合。同時,新開發與改造運動項目所注重的協同性和表現力及所具有的文化性、民族性、自主性、娛樂性等對糾正當前學校體育教學中呈現出來的一些缺陷(如教學內容枯燥,輕視體育后進生,教學缺乏自主性、靈活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目前我國許多城市學校在體育場地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大部分農村學校基本體育設施器材都不能保證,在這樣的情況下,開發與改造出相對樸素簡單的新運動項目是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簡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新運動項目是終身體育的產物,進入學校,其本身就意味著學校體育教育與學生畢業后的終身體育相結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超前性。目前,新開發與改造運動項目已在一些發達省區的學校體育教學中出現,如廣東省的新體育教材體系中就有一些新運動項目,北京、上海、天津、湖北等城市獨輪車已成為體育課的學習內容,軟式排球已風行全國許多學校。因此,可以預計,今后一段時期,新運動項目開發與改造將會成為學校體育關注的熱點,是體育教材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2.運動項目開發與改造需要滿足的條件
新開發與改造的運動項目大多剛開始時普及程度較差,使人感到新奇,更重要的是它們與競技運動項目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它面向廣大學生、大眾,以鍛煉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愉悅身心、享受運動快樂為目的。
運動項目的開發與改造需要滿足如下條件:(1)可以比較隨意進行的運動;(2)可以不需要很高的技能(藝)和很長時間訓練的運動;(3)對場地、器材的規格沒有嚴格要求的運動;(4)不需要高級的場地、高額的費用的運動;(5)規則簡單實用且可以根據運動情況進行改變或約定俗成的運動。(6)運動項目的內容豐富多彩,富有民族性和地方特色,使運動具有無窮的樂趣和運動休閑的意義,等等。
3.運動項目開發與改造的途徑
3.1利用自然資源開發出來的運動項目
利用空氣、陽光、水、江河、湖海、沙灘、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條件,開發出空氣浴、日光浴、冷水浴、野外生存、定向運動、龍舟競賽、野外探險、漂流、登山等運動項目。
3.2利用傳統的民族、民間體育改造出來的運動項目
傳統的民族、民間體育運動是指很早就在民族地區或某一地域廣泛開展的運動,其內容豐富,運動形式較為簡單,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地域特色。例如,我國侗族的“搶花炮”,苗族的“手打毽子”,藏族、蒙古族、苗族、維吾爾族等民族的射弩、射箭運動;在我國廣泛開展的民間舉重運動,它包括舉鼎、舉石擔、舉石鎖、舉石臼等,還有在城鄉十分流行的拔河運動、打腰鼓,等等。
3.3實用化、教材化改造而形成的運動項目
實用化、教材化改造而形成的運動項目是指將常見的體育運動在規則、技術和器材上進行簡化、改造和改良而形成的一類新體育運動。改造的方法通常為縮短比賽時間、縮小場地、改良器材、減少身體接觸、降低技術要求、淡化競技性、提高安全性、趣味性、娛樂性。如縮短比賽時間、縮小場地的五人制小足球、街頭籃球;淡化競技性、提高趣味性、娛樂性的羽毛排球、巧克力手球,改良器材后的迷你軟式排球、大乒乓球等。
3.4創新器材而產生的運動項目
原有一些運動項目由于器材的問題,使運動項目具有很大的危險性或使得技術異常雜,因此成為只有少數精英才能從事的運動,如攀巖運動。但自從創造出人工的攀巖壁以后,這項運動就變得容易和安全多了,很多人成了攀巖運動的參加者。類似的還有輪滑、滑草等運動。
3.5用運動升級法發展出來的運動項目
這類運動項目通常是由練習游戲和玩耍游戲發展出來的,人們通過完善規則、增加內容和情節使其演變成為一種新的運動項目。如,由練習游戲發展出來的扔沙袋、足球式棒球、站臺式網球;由玩耍游戲演變而來的臺灣地區的竿球、中國民間流行的放風箏等。
如按運動類型來分類可分為:投擲目標類,如投圈、野外射箭、飛鏢;擊目標球類,如地擲球、劍玉、擊瓶高爾夫球;持拍小球類,如壁球、乒網球、板羽球、珍珠球;大球類項目,如軟式排球、街頭籃球、五人制小足球;棒球和棍球類,如英式棒球、誘你曲棍球、竿球;車輪類項目,如獨輪車、輪滑;其他項目,如攀巖、拔河、民間武術、大力士比賽、踢毽子等。
3.6反競技運動創編出來的運動項目
過于追求錦標主義和強調競賽的競爭性,使競賽出現許多不良的“異化”現象。日本提出反競技的“托羅普斯”運動—詞反讀,推崇協同賽,因而產生了包括籃球在內的一系列新形式的運動。如花式籃球,花式籃球正在將籃球詮釋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為籃球賦予一種更新的內涵,努力地向全世界的球迷展示著籃球最新的魅力。
4.結語
運動項目的開發與改造將在大眾體育、學校體育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蓬勃發展起來,其一,面向大眾應是其發展的重要方向,特別是在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東西部經濟狀況和生活水平存在較大差異的情況下,更要走大眾化的道路,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其二,面向學生也是其重要的發展方向,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一部分學生,尤其是體育后進生,難以適應現代體育運動的教學要求;同時,另一部分體育優秀生在體育教學中又得不到滿足的兩難境地。其三,運動項目的開發與改造為多樣化選擇提供了豐富的內容,人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興趣愛好和健康狀況自由選擇合適的項目。其四,新開發與改造的運動項目中的許多內容都來自民間、源于自然,這就為人類回歸自然開辟了道路。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在運動內容的選擇上多傾向于空氣清新、陽光充足的大自然中的運動項目,真正達到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的目的。因此,大眾化、教材化、實用化、多樣化、自然化是運動項目的開發與改造的重要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與新體育運動項目[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2002.4.
[2]馮勝剛.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與競技運動[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1,(4).
[3]姚鑫.論我國的新興娛樂文化一提樂體育的發展[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2,(1).
[4]大橋美生.新體育運動的教材化與學習指導,學校體育,1997,1.
[5]趙靜生.試述高校體育課程資源開發的原則與對策[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
[6]唐智明.地域性傳統文化背景下民俗體育項目的傳承與發展研究——以海安花鼓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