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法是羽毛球課程教學中一項很重要的技術,它和手法相輔相成,取長補短,不可分割。沒有正確的步法,必然會影響各種擊球技術的完成。而在比賽中如果沒有快速、準確的到位步法,手法就會失去其攻擊性與威脅性,所以學習和掌握熟練的、快速而準確的步法是打好羽毛球、提高運動水平的重要環節。筆者通過對羽毛球教學中步法技術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化建議。
1.在羽毛球教學中,步法技術存在的問題分析
1.1在移動中,各種步法不能快速靈活搭配組合。
羽毛球的五大基本步法是墊步、并步、交叉步、跨步、蹬步、跳步等。羽毛球步法可歸納為單一步法和組合步法,單一步法是步法學習的基礎。在羽毛球學習初期主要是單一步法的練習,隨著教學的深入和學生熟練程度的提高,應該多練習組合步法,但是這對技術要求很高,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在平時的訓練和比賽中學生容易出現對步法利用的成功率不高、前場上網對騰空步、交叉蹬轉等利用的質量不好,后場的交叉步等基本步法掌握的不是很理想等問題。
1.2移動過程中,步幅不到位。
在場地內,對方的球無論落到哪個有效區域內都必須快速準確地回擊,這對步幅要求比較高,如果步幅不到位,就會錯失最佳擊球時機。步幅是根據對方來球的落點來判斷的,很多學生對球落點的判斷意識較差,步幅或大或小,對來球判斷的意識較差。
1.3水平移動時,腳抬的太高。
在水平移動時,腳要向前邁,落地要積極有力。腳步水平移動的目的是保持穩定的重心,像籃球運動中的后轉身動作是相同的力學原理。學生在水平移動時腳容易抬得比較高,這樣重心起伏大,造成重心不穩,影響擊球效果。
1.4不能合理地選擇步法移動的方式。
對于對方的來球,應該準確地判斷球的落點及與球距離,快速作出反應、采用什么步法,是一步還是兩步。特別是比賽過程中學生對步法不能靈活地處理,造成擊球點不準確。而且在中場向兩側移動時,小碎步較多,調整的步法有些亂,錯失擊球時機。
2.羽毛球步法訓練的幾點建議
2.1步法移動訓練形式應多樣化。
為了提高學生的步法移動技術,在教學中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方式來鞏固加強學生步法移動技術。
2.1.1集體練習與個別指導結合法
在練習步法時集體學習和練習,然后進行個體演練,分別對學生逐一指導。在練習過程中加強語言和信號物的提示,比如針對學生完成動作的方向、力量、速度、節奏及動作是否正確作進一步的指導和評點。
2.1.2競賽游戲法
可通過競賽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在緊張激烈但不缺乏快樂的氣氛中加強基礎步法移動技術的練習,進一步提高反應能力。
2.2加強羽毛球步法與技術相結合的綜合練習。
步法是羽毛球運動的生命。羽毛球步法,最主要的特點是以場地的中心位置為基點,向前后左右各方快速移動,擊球后迅速回到中心位置,準備下一次移動。加強羽毛球步法的移動訓練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注意站位。一般情況下多用右腳稍前、左腳稍后的站法,這樣便于上網與后退。第二,注意步法起動及回動的靈活性與節奏性。在對方擊球的瞬間,站位的位置不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回球的后的方位及主被動情況決定其中心位置,回動至中心。節奏由擊出球的落點弧度、速度及對方可能回擊球的速度來決定。第三,注意步法的小調整技巧。在被動情況下,步法需要適當調整,而步法的小調整多是由墊步和并步來進行的,調整好才能達到步法的連貫性。
2.3加強與步法有關的身體素質練習。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技巧性很強的項目。運動過程中,要做出急停、起動、回動、快速向前、向左、向右、向后的移動。如果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做保證,那么是很難適應這項高強度的運動的。因此,在注重學生技術動作學習的同時,應加強步法專項身體素質的練習、基礎下肢力量練習及專項速度練習。
2.3.1專項身體素質的練習
主要采取以下練習方式:快速的前后、左右開立跳;左右交叉步跳;提膝內轉、外轉跳練習;放松后退跑;行進間的前后交叉步跑;行進間的高抬腿跑;繞桿蛇形跨步跑等,目的是加速啟動、回動的速度和起跳的力量和提高下肢移動的靈活性。
2.3.2基礎下肢力量練習
下肢肌群力量是影響腳步動作最主要的因素。在教學中下肢伸肌的力量練習可以采用各種跑、跳或靜力性的練習方法來提高下肢的力量。例如連續單腳跳可著重發展右下肢肌群的力量,連續起跳發展踩關節和小腿的力量,使肌肉處于特定的位置緊張用力,提高用力部位的力量。
2.3.3專項速度練習
羽毛球場上需要的速度,表現在起動、跑動、回動和短時間內發力等方面。可采用短跑練習的方式來提高兩腿交換頻率,然后再加上定距離的沖刺跑,向前、向后反復快速跑,快速跳繩,聽口令按手勢起跑或變向跑等。
3.結語
步法是羽毛球教學中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正確而合理的步法不僅能節省體能,而且有利于各種技術的完成和戰術水平的發揮,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訓練形式和積極有效的訓練手段、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步法技能,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專項技能水平打下堅實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