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目前絕大部分業余體校的乒乓球青少年運動員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少兒愛學習乒乓球的基本階級尤其突出。如果在啟蒙階段沒有培養良好的意識理念和標準的技術動作,那么對未來技術水平的提高將有很大的影響,因此乒乓球教練員必須嚴格要求、克服困難、刻苦訓練、不斷創新,解決好教學與訓練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從基礎抓起,真正使乒乓球長盛不衰。
2.在教學與訓練中必須遵循的原則
2.1自覺性、積極性原則
貫徹自覺性、積極性原則首先要抓好思想教育工作,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自覺勤學苦練,勇于克服困難,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局面。
教練員要用積極工作的精神風貌去感染學生,用實際行動和教學效果去換取學生的信賴,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
2.2直觀性原則
直觀性原則是根據人對事物的認識規律提出來的,是指在乒乓球教學中通過學生的各種感官,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掌握乒乓球的知識、技術和技能。
乒乓球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方法有:教師(或優秀運動員)的技術動作示范、技術動作掛圖、技術電影、各種大型比賽的技術錄像、教具模型演示、徒手揮拍動作及富有生動形象的口訣和要領等。
貫徹直觀性原則時應注意:(1)在運用各種直觀方法進行教學時,應讓學生明確看什么和怎么看;(2)教練員正確的示范,生動、形象的講解,適宜的講解示范時機,對提高直觀效果能起到積極的作用;(3)善于抓住教學的間隙和學生練習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進行正誤對比,幫助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提高他們分析技術動作的能力。
2.3循序漸進與突出重點相結合的原則
技術教學、戰術教學和身體練習應按照“學習—鞏固—提高,再學習—再鞏固—再提高”的程序進行。訓練內容、訓練進度、運動負荷及練習方法的安排,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符合學習掌握知識、技術和技能的漸進規律。
2.4統一安排與區別對待相結合的原則
由于乒乓球的打法類型多樣,技術特點各異,因而在統一安排的同時,要注意區別對待。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打法類型、技術特點、訓練水平和身體條件的不同,可在練習內容、練習方法、練習負荷的安排上加以區別對待。
2.5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的原則
運動負荷的安排要由小到大,逐步提高,形成一個“加大—適應,再加大—再適應”的過程。加大運動負荷時要注意處理好負荷量和負荷強度的關系,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的大小是相對的,應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
2.6練習與比賽相結合的原則
練習和比賽是提高技術水平兩個不可分割的基本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當學生在比較簡單的條件下掌握了技術之后,應逐步轉到比較復雜的或接近于比賽的條件下練習,使學生所掌握的技術在比賽中合理運用,正常發揮。
3.技術教學與出現的錯誤及其糾正方法
乒乓球技術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它包括發球、接發球、搓、點、擺、攻、拉、撥、推及運動員的站位、跑位、技戰術、姿勢、氣質等。另外,每個運動員的打法特點、握拍方式都不一樣,因此打法各異。就乒乓球的握拍方式講:分直拍、橫拍打法兩種;以姿勢講:分削球(削攻結合)、攻球(快攻、弧圈結合快攻)兩種。教練員要依據每個運動員的不同特點進行相應的訓練,不管其打法如何不同,但可用五個字來概括,即快、捷、準、狠、變,都離不開基本功的訓練。
3.1握拍
直握球拍,拍面向上,置于胸前。在教師的口令指揮下,分別向上、下、左、右擺動球拍,或向左、向右做繞環動作。活動球拍時,要求前臂保持固定。
橫拍球拍,拍面垂直,置于胸前。(1)連續進行正手攻球揮拍練習,在教師的指導或同伴的幫助下,糾正吊拍、翹拍或勾拍等握拍錯誤,掌握和鞏固正確的握拍動作;(2)交替進行反手推擋和正手攻球揮拍練習,糾正握拍過深、握拍過緊、握拍張指等錯誤,及時予以糾正,不斷強化正確的握拍法。
3.2步法練習
3.2.1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步法概念
我國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莊則棟、徐寅生、李富榮、鄧亞萍等,能在世界乒壇上取得優異的成績,首要條件就是全面地掌握了移動技巧。為此,在訓練的啟蒙階段教練員要向青少年運動員灌輸步法是乒乓球運動的靈魂的重要思想,使運動員從小就重視步法的訓練。在步法的訓練過程中,教練員除了要給青少年運動員進行正確的示范外,還要向他們講解步法的要領和運用,使步法訓練更好地結合比賽。
3.2.2徒手進行各種步法練習
身體重心的迅速轉移是腳步移動的關鍵,在徒手步法練習中要注意抓好重心轉換,著重體會各種步法的要領。
3.2.2.1單種步法練習
方法1:在左右移動中,反復進行跳步(跨步)練習。
方法2:在前后移動中,反復進行并步(單步)練習。
方法3:在斜前斜后移動中,反復進行交叉步練習。
3.2.2.2組合步法練習
方法1:在左右移動中,反復進行跨步結合跳步的練習。跨步向右,跳步向左。
方法2:在大范圍的左右移動中,反復進行側身步——交叉步——跳步練習。側身步向左讓位,交叉步向右大幅度移動,跳步向左返回原位。
方法3:在前后移動中,反復進行交叉步結合并步的練習。交叉步上前,并步退后。
3.3結合揮拍動作進行各種步法練習
步法與手法是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教學中應力求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移動揮拍練習中著重體會步法與手法的彼此銜接和相互配合。
3.3.1移動中的某種單項技術揮拍練習
方法1:在左右移動中,反復進行正手攻球(正手拉弧圈球)揮拍練習。
方法2:在前后移動中,反復進行正手削球(反手削球)揮拍練習。
3.3.2移動中的某項結保技術揮拍練習
方法1:在左右移動中,反復進行反手推擋結合正手攻球(反手推擋結合正手拉弧圈球、正手削球結合反手削球)。
方法2:在教師或同伴的指示下進行各種步法練習。
方法3:采用多示進行各種步法練習。
方法4:在臺上對打練習中進行各種步法練習。
方法5:結合身體訓練進行各種步法練習。
3.4基本功練習
對于處于初學階段的中小學運動員來說,基本功練習尤為重要,直接影響到運動員以后的發展,因此要重視機基本功的訓練。
熟悉球性:對于初學者,先安排一些熟悉球性的練習,培養他們對乒乓球的興趣,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球感,以便為學習掌握基本技術打下基礎。
建立概念:教學的開始,首先幫助學生建立一個完整、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有助于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有助于預防錯誤動作,有助于盡快地掌握技術要領。
揮拍練習:上臺練習之前,先組織學生進行揮拍練習,反復模仿擊球動作,認真體會技術要領。在揮拍練習中,根據各種技術的不同要求,注意具體情況,合理安排練習內容,切實提出練習要求。在練習方法上,主要采用以上對練,適當輔以多球練習。在內容安排上,多以一方為主(主練方),一方為輔(陪練方),雙方配合,共同提高。
3.5在教學與訓練過程中分析與糾正動作
3.5.1分析技術動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掌握觀察分析乒乓球技術動作的規律和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當學生按照教師布置的內容進行練習時,教師應通過觀察學生完成技術動作來發現問題,指出錯誤動作并分析產生錯誤的主要原因,提出改進動作的方法,再讓學生進行練習。
3.5.2糾正動作
學生在學習乒乓球技術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錯誤動作,對進一步掌握和提高技術必然產生障礙,教師應盡快做出深入的分析,及時找出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糾正。
在糾正錯誤動作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預防措施,講解和示范時應讓學生知道可能出現的某些錯誤,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在正確的講解上,隨時注意改進動作,并相應地調節動作的難度和創造改進動作的條件,盡量減少錯誤的出現;(2)當錯誤動作形成后,應區別主要和次要、關鍵和一般、形式和實質,集中精力先抓主要錯誤,有的放矢地對癥下藥,解決實質性問題,如此其他一般問題就可迎刃而解;(3)糾正錯誤動作時,對學生要耐心細致,循循善誘,熱情幫助,把糾正錯誤動作和學習掌握動作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邊學邊改。
4.各種打法在訓練中容易出同的問題及其糾正
4.1近臺快攻型打法的訓練
“快速、準確、兇狠、多變”又增加了“旋轉”這一要素。概括起來,“快、準、狠、變、轉”這五個字,體現了近臺快攻型打法的技術風格。
提高及糾正的方法:
(1)提高移動中的進攻能力:①1/2臺——2/3臺對攻;②推擋+側身攻+撲攻。(2)提高左右擺速的能力:①推攻練習;②斜線對斜、直線對直線。(3)提高前三板球的攻擊能力:①定點或不定點發球搶攻;②特長發球和特長線路的發球搶攻;③不定點接發球練習。(4)提高還擊下旋球的能力:①左半臺搓攻;②1/2臺拉扣結合;③拉攻結合放短球。
4.2中國弧圈型的打法
中國弧圈球型打法的指導思想是“前三板搶拉在先,力爭主動,遇低能拉,遇高能沖能扣”。弧圈球打法大致分為兩種:一是快攻為主結合弧圈打法,它的技術風格可用“快、轉、狠、變”四個字概括:二是弧圈為主結合快攻打法,它的技術風格是“轉、快、狠、變”。這兩種打法的主要區分在于,拉出機會球后,前者以扣殺來結束戰斗,后者則以前沖來結束戰斗。
提高及糾正方法,通過正手攻球、正手拉加轉和前沖弧圈球的基本技術訓練達到完善這一打法的目的。
方法1:1/2臺——2/3臺——全臺練習。
方法2:先中等力量,后發力拉攻。
方法3:拉攻結合落點和旋轉變化。
方法4:搓中搶拉。
方法5:反手攻(推擋)后結合側身拉,再向正手撲攻。
方法6:提高左右擺速。
4.3削攻結合型打法
中國削攻結合型打法的指導思想是:“削得低、削得穩、旋轉差別大、兩面能進攻。”“轉、穩、低、變、攻”這五個字是削攻結合型打法的技術風格。實踐證明,這一技術風格既反映中國削球運動員的特點,又符合世界乒乓球技術的發展規律。
提高及糾正方法:
方法1:單線拉對削練習。
方法2:一點削兩點練習。
方法3:兩點削一點練習。
方法4:逢直線削斜線,逢斜線削直線練習。
方法5:削接突擊球練習,削中路追身球練習。
方法6:削接長短球伺機反攻練習。
方法7:提高攻球能力練習。
5.結語
由于青少年訓練處于訓練的啟蒙階段,錯誤的訓練思想和訓練方法容易對今后訓練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要重視青少年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在教學與訓練中必須牢牢記住,并和其他內容結合起來。隨著乒乓球技術的發展,每一種技術都是整個打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要掌握很不容易,就要運動員努力鉆研和刻苦訓練,從而避免問題的出現,使乒乓球這項運動更好地發展,使青少年在啟蒙訓練中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美光.談新形勢下如何抓好少兒乒乓球訓練[J].遼寧體育科技,2002,24(4).
[2]伍波,謝科.韶關市乒乓球運動后備人才培養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2010,31(9).
[3]郭仲熙,張瑛秋.中國優秀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水平綜合評價研究[J].體育科學,2004,24(5).
[4]夏杉杉.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接發球訓練初探[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