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職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有其特有的行為方式,作為高職生的老師,應正確教育引導學生,讓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 獨立 自信 協作
一、引言
五年制高職學生入學年齡一般在15歲左右,畢業時20歲左右,在校五年期間在15—20歲間,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對他們的管理要結合學生行為特點,遵循教育規律、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正確地教育引導學生,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為合格的人才。
二、高職生的行為特點
1.多了一點獨占性、少了一點獨立性。
五年制高職學生大多屬于獨生子女,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受過大的挫折,一直受到家長、老師及社會的關愛,生活環境優越,有的學生在溺愛的環境中長大,只知享受,不懂奮斗,具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吃不得苦、意志薄弱、處處依賴家長,少了一點獨立性。但是他們的占有欲望較強,不能作正確的自我評價,表現出來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多了一點獨占性。
2.多了一點自負,少了一點自信。
自信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擁有充分自信心的人往往做事能堅持,不輕易放棄、始終奮發向上。當然,這種自信是建立在豐富的知識和橫溢才華的基礎上,而高職生多為獨生子女,年輕的父母文化程度高,也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學生父母能有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和最佳期教育,故高職生智力早熟、興趣廣泛、知識面寬,他們充滿自信,不過,一些高職生常常表現得舉止高傲,自命不凡,語調亢奮,用詞尖銳,自信過了頭,便成了自負,這種自負成為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
3.多了一點虛榮,少了一點踏實。
在校園里,學生之間的攀比現象隨處可見,雖然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不同性別的學生、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攀比的內容不盡相同,如:比穿著打扮,穿衣比牌子;比生活條件,比吃。愛聽表揚、受不了批評,容易失去心理平衡。學生之間的攀比行為就是一種虛榮心的表現。同時,學生做事比較浮躁,少了一點踏實。
4.多了一點自我中心,少了一點協作精神。
高職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從“無我”到“唯我”。這一階段,他們充滿自我炫耀的沖動,常常表現出標新立異,嘩眾取寵的舉動。開始不把權威、傳統和社會規范放在眼里,唯我獨尊,我行我素,老是強調自己,維護自己。“自己永遠是對的,別人永遠是錯的”“優點永遠是自己的,缺點永遠是別人的”,這就是一些高職生以自我為中心的表現。由于學生自我中心作祟,很多學生不合群,少了一點協作精神。
三、教育引導學生的方法
1.多給學生鍛煉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獨立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高職生大部分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徹底從“大包大攬”、“全面代替”的角色中解脫出來,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和思考加以解決,而不是急于把問題的答案直接告訴學生。在評價方法上應有所改進,可以設置多種答案的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培養發散思維,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只要能說出自己道理的就給予加分或表揚,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
2.多理解學生的eIFzGAIZ7iODKWbLWQU7yQ==行為,讓學生多一點自信。
高職生的自我意識得到了相當發展,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進一步增強,他們更加關心自我,能進行自我評價,并注意他人的評價,對待這些學生要注意尊重他們,即使犯了錯誤,對他們進行批評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而應坦誠相見,以理服人。例如:有一次,我發現有位男生在抽煙,當即被我批評了一通,這個同學當時也帶有對立情緒。事后,我再找該同學談話,首先對那天粗暴的態度表示抱歉,然后,向他講清有關規章制度,說明學校時嚴禁吸煙的,任何人違反這一規定將受到校紀校規的處理。同時向他講清吸煙對于青少年身體的成長的危害,并且說明現在是求學時期,自己還是個消費者,還要靠父母供養,也沒有資格吸煙。由于講清了有關制度及道理,該同學當即承認了錯誤,并表示今后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并向我承認了那天態度的不好。后來這些學生只要有一點進步,我就及時表揚,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3.多一些活動內容,讓學生多一點協作機會。
列夫·托爾斯泰說過:“個人離開社會就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離開土地而被拋棄到荒漠里不可能生存一樣”,因此,讓學生多參加一些綜合實踐活動,給學生多一些協作的機會。如開主題班會,老師提出主題,或集思廣益,讓學生提議主題內容,老師把關,分小組完成。由小組從信息搜集、資料查詢、走訪調查,總結提煉一系列過程來完成,這個過程就是小組成員協作的過程。最后通過小組評比,讓學生有成就感。愿意進行下一次的合作,爭取更好的成績。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協作意識,而且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4.多一些引導,讓學生誠信做人,踏實做事
“進學不誠則學雜,處事不誠則事敗,自謀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高職生這個階段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定注重對學生的教育引導,讓學生誠信做人,踏實做事,引導他們在選擇職業意向方面少一些幻想,多一些現實。在平時課堂教學中,注意結合專業特點和職業道德要求,培養他們的職業理想,規劃職業生涯,讓學生不僅學會學習,而且學會誠信做人,通過歷屆事業有成的畢業學生在實際工作中表現的典型案例,向同學們說明了要學會正確認識自我,任何一個成功人士都需要經過腳踏實地的一番苦干,每個同學都應作好思想準備,將來工作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順利時不要驕傲,挫折時不要氣餒,從而培養他們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四、結語
高職生介于成年人與初中學生之間,他們的行為特點有其特殊性,他們的學習目標及任務與高中生也不同,多數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壓力不大。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們要適應這一情況,應針對學生的特點,用心溝通,為高職生的健康成長鋪路搭橋,使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羅磊.五年制高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學生與就業工作論壇.
[2]魯夫.誠信做人踏實做事.統一論壇,1998(06).
[3]秦靈之.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中國樣外教育.理論版,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