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學的創作期間我的許多作品都是來自我個人最純粹的想法,在我的思想里總會有許多最為活躍的東西,這些東西是我對身邊事物的一種發現,一種很自由的觀察,它所給你的啟示也是非常新鮮的?!墩凇肥俏冶容^喜愛的一件裝置作品,它是我對現代人生活在當下的一種理解,伴隨著電子眼的問世,街道、立交橋、地鐵站、商場等公共場所都裝上了這只“透視眼”。它的高度監控給現代社會帶來了更多的約束與安全,但同時這只“眼睛”也給我們“人”的隱私帶來了更多的透明。在它的目視下,我們的私人空間在不斷的縮小,人性中私密的那部分在不斷的暴露?,F在很少再看到媒體運用馬賽克圖案去遮擋那些不愿見人的臉。明星的隱私頻繁被曝光,就連網絡色情片的主角也沒有了遮擋……難道人們不再需要“遮”了?現代社會也不存在被“遮”的了?誠然今天的電子眼拍到了許多,金錢、戰爭、欲望……但這些又在像馬賽克一樣,在不斷的重復遮擋——遮擋我們的內心,及人性中最真實的那一部分!今天,我們是否需要電子眼?是否需要馬賽克?
《孤》是我的另一件創作,它所更多表達了我對生活在當下人們內心的一種理解。在整個創作中我的思想也是比較孤獨的,我在更加獨立的思考我的作品,融入了更多我對“孤”的理解,“孤”更多是一種生存方式,更多是一種圓融的境界,是一個思想者所面對的狀態。的確對于一個創作者而言孤獨是一種生存法則,他的作品就是他的自我表達,我的創作主體是從傳統繪畫中所學與所見進行再創作,這也是我重新認識傳統繪畫進行再創作的一次開始。整個創作過程也是讓我自己非常投入,更加深刻的認識傳統繪畫,中國畫里形與色是怎樣運用在雕塑的造型語言中,從中國畫中如何的提煉出一種造型語言,我們中國人總喜歡說形式感,那么中國畫里的形式感又是怎樣在雕塑語言中呈現的,它的空間位置,它的形體感,以及它所描繪對象的質感是如何表現的,這都是我在《孤》中所要研究的。在作品完成后,我選取了幾個喜歡的角度拍了照片,照片里的雕塑又像是從一個立體空間里還原到一張水墨畫里,這也同時讓我認識到了我的雕塑放置在當下的一個空間里它所表現的當代性與它后邊的背景空間是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的,當代作品它的簡潔性是首位的,它不需要再有更多復雜瑣碎的細節,它所呈現出一種水墨的意境,我借此來更多的去表現文人畫的氣節,這在我看來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的“孤”所對觀眾所要說的“話”。
之后的創作里我又對抽像雕塑產生了很深的興趣,《云眼》就是我在那段時間里創作的一件比較滿意的作品。取名叫“云眼”,是我在對現世的一種思考,思考在都市忙忙碌碌的人們他們猶如云朵在漂浮,是一種非常浮躁的狀態,人們在當下失去了方向,像云一樣,每當一陣風吹來,它們都會隨波逐流,失去自己心中的方向。所以我給理想中云加上了眼睛,是的,它們需要一雙眼睛,我們今天同樣需要定住自己心中的方向,去尋找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