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技能鑒定國家題庫地市級分庫試點機構評估工作啟動
為總結試點工作經驗,明確職業技能鑒定國家題庫地市級分庫試點機構職責任務,規范其運行管理,確保國家題庫安全高效運行,人社部于近日印發了《職業技能鑒定國家題庫地市級分庫試點機構評估工作方案》,啟動了職業技能鑒定國家題庫地市級分庫試點機構評估工作。
據悉,自2004年起,人社部開展了職業技能鑒定國家題庫地市級分庫運行管理試點。目前,全國已有169個地市(州)相繼建立職業技能鑒定國家題庫地市級分庫,并開展運行管理試點工作。通過試點,對于提高職業技能鑒定國家題庫使用率,保證職業技能鑒定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河南:每年培養萬名技師 高技能人才可享股權
近日,河南省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全民技能振興工程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河南省將每年培養萬名技師,并設立“中原技能大獎”,由省政府給予一次性獎勵。
《意見》提出,將組織百所學校和千家企業每年聯合培養急需緊缺技師和高級技師1萬人。為鼓勵高技能人才發展,《意見》提出,對學制教育在校生規模5000人以上且高級工比例在60%以上、年培訓能力1萬人以上的重點技師學院,在資金、項目等方面將予以傾斜,學院主要領導可按有關規定享受相關待遇。今后,有條件的企業可對做出突出貢獻的高技能人才給予股權、期權激勵。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互通機制,高級技工學校和其他中等職業學校、技師學院取得高級工和技師職業資格的畢業生分別與大專和本科學歷人員同等對待,企業在崗的技師、高級技師分別與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同等對待。
甘肅:農民工可“一步晉升”為省級技術能手
甘肅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鋼筋工省級決賽于日前落幕,在這次進入名次的選手中,有40多位農民工從未獲得任何技術職稱,但是通過這次大賽,有21人因成績突出可以獲評技術能手、技術標兵等,并在申報高級技工和技師等專業職稱上享受“直通車”待遇。
甘肅職工技能素質提升活動是2004年底由甘肅省總工會聯合多家政府部門共同開展的一項品牌工程。活動伊始,在開展技術培訓、技能比賽、技術創新、技術服務、勞動競賽等活動,授予技術能手、技術標兵和評定技術職稱時,對農民工一視同仁,徹底打破農民工在技能評定和技術職稱問題上的“瓶頸”。同時,在農民工相對集中的蘭州、平涼、慶陽、武威、酒泉等市州,針對農民工就業集中的建筑安裝、餐飲服務、汽車駕駛等行業,深入開展將技能培訓、技能鑒定和職稱評比融為一體的多種形式的省級技能大賽1200多場(次),幾乎涵蓋所有的技術工種,培養出大批的高技術水平農民工。
8年來,甘肅有近百萬名農民工參加活動,12.5萬農民工參加了技能鑒定或晉升了技術職稱,500多位農民工從“零技術等級”起步,很快就成為省級五一勞動獎章、省級技術能手、技術標兵等榮譽稱號獲得者,成為各個崗位的拔尖技能型人才。
山西:實施十項重大人才工程
日前,山西省10項重大人才工程啟動儀式在太原市舉行,這標志著山西人才工作步入了整體推進、重點突破、以人才工作引領和支撐轉型跨越發展的新階段。
這10項重大人才工程分別為:高端創新型人才引進和培養工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新興產業領軍人才培養和引進工程、優秀企業家培育工程、名師名家培育工程、全民健康衛生人才保障工程、人才繼續教育培訓工程、高技能人才開發工程、現代農業人才開發工程和貧困地區、革命老區人才支持工程。
據悉,這10項重大人才工程圍繞山西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市域城鎮化、城鄉生態化的戰略要求,涵蓋工業、農業、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社會管理等各個領域,從目標任務、政策扶持、資金保障到組織領導等方面做出戰略部署,對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引領新興產業發展、推進山西轉型跨越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發布
《2012中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日前在京發布。這份首次發布的“國家版”高職人才質量報告顯示,2011年全國高職學校達1276所,占普通高校總數的60%;招生總數325萬人,占普通高校招生總數的47.7%。2011屆高職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為89.6%,與本科畢業生接近。
報告顯示,2011屆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中為家庭第一代大學生的占88.1%。在2011屆高職學校畢業生中,有12.7%來自于貧困地區,22.2%來自于西部地區,16.2%來自于民族地區。全國高職學校畢業生有近六成在300人以下規模企業就業,其中在50人以下小微企業就業的約三成;2011屆高職畢業生有35%在學校所在市就業,68%在學校所在省區就業;2011年全國涉農高職學校達到343所,占高職學校總數的27%,在服務“三農”、服務新農村、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海:開展中職教育“雙證融通”專業改革試點工作
近日,上海啟動了中等職業教育“雙證融通”專業改革試點工作,把職業崗位所需知識、技能及其職業素養要求等融入中職學校的專業課程體系以及專業教學的全過程,建立兩者融通的學業評價機制,確保學生在通過專業課程考核后,達到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要求,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福建:技校學生被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日前,福建省人社廳下發通知,要求所有技校學生隨所在學校參加當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技校學生還可以在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礎上參加商業醫療保險,但不得以商業醫療保險取代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同時,要求建立以技校為基礎、分級管理和集中領導的體制,做到嚴格細致,因地制宜,并將組織技校學生全部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這項工作,列入技校年審考核項目。
各技校需建立健全技校學生參保登記、繳費管理、發放醫保卡及就醫指導等各項規章制度,積極配合當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做好今年下半年入學新生的整體參保工作以及上學年已參保學生的續保繳費工作。
長沙電力職院:校企文化無縫對接
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針對電力行業的特點,將電力企業文化融入校園,貫穿于學生職業精神教育的全過程。學院組織師生開展調研、深度訪談、分析診斷、提煉歸納,把普普通通的電力員工感人事跡上升為整個行業員工的職業道德和準則,提煉和歸納出“忠誠企業、嚴守規章、真誠服務、追求卓越”等32字電力職業精神,撰寫《電力職業精神》專著,并正式將職業精神教育納入全院所有專業的課程體系。
為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學院將全新的體驗培訓模式——拓展訓練列入高職生必修課程。先后投入200多萬元,精心開發了高空速降、穿越電網等30余個項目。學院還著力推進校企文化共融,從辦學模式、辦學定位到校訓、校風、學風等,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企業理念、企業文化與企業員工培訓特色的烙印。校企對接,全面提升了學生職業素養,縮短了由高職學生向職業人轉變的距離。
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打造民辦高校品牌
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是上海民辦高校系統首家衛生技術與護理學院。九年來,共培養了3000余名畢業生,就業率在99%以上,首次就業率和簽約率在80%以上,其中護理專業55%以上簽到上海市三甲醫院,在上海衛生護理界已經打造出一個“思博護理品牌”。
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董事、副院長兼衛生技術與護理學院院長沈小平介紹說,打造 “思博護理品牌”包括三方面:專業技能拓展有特色、護理信息技能國內領先、綜合人文素質高。在高職護理院校,思博首次設立了護理信息技能課程模塊,讓學生熟悉掌握現代化醫院護士所急需的護理信息技能。同時,對學生提出了很高的職業素養要求,要求學生做到:溫文爾雅、禮儀得體、勤勉誠信、仁愛敬業。
思博在建院伊始,就從職業規范和道德素質的角度提出了八個字的院訓:勤勉、誠信、仁愛、敬業。從2005年開始,學院每年都要評選“勤勉之星”、“誠信之星”、“仁愛之星”、“敬業之星”,以及綜合素質和學習成績雙優的“天使之星”。這套評選機制在學生中引起良好反響,爭當“院訓之星”蔚然成風。通過這些評選活動,學生的人文素質、職業規范得到顯著提高。另外,學院平時對養成教育、學生職業素質和學習生活的要求與管理等等也非常重視。
目前,思博正在全力打造現代化“信息化護理實訓基地”。這是國內首個具有現代意義的信息化護理實訓基地,以“信息化”、“網絡化”為特色,以實訓室功能布局為線索,利用信息化的教學環境,加強對護理專業學生的技能培養。
全國高職高專生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大賽舉行
由教育部高職高專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全國大學生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大賽,日前在廣東省中山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來自全國102所高職院校的155支參賽隊、600多名選手,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創業爭霸戰”。
相對于成績,大賽主辦方和各校指導教師更看重賽事在教學改革方面的價值。教育部高職高專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趙寧教授說:“實訓是經管類專業教學的難點之一,沙盤模擬競賽作為工學結合的重要載體,可以將無形思維通過有形項目顯性化,使學生對企業經營管理有更全面、直觀的認識,是引領經管類專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途徑。”
據了解,該項大賽每年舉辦一次,今年大賽設有企業經營管理沙盤、物流企業經營管理沙盤、全程電子商務沙盤3個比賽項目,全國共有近700所院校的1000多支代表隊參加省級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