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教育與學生的職業生涯息息相關,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他們提高職業選擇的能力,這是當前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長期以來,職技校學生因為在文化課學習上遜人一籌,飽受歧視與冷遇,成功的體驗很少。這個特殊群體中的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進入職校后,不求進取,悲觀失望,職業目標不明、職業責任感不強。因此,在職校生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在認識自我和工作世界的基礎上提高職業生涯規劃的能力,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
職業學校的德育課教師,理應發揮德育課教師應有的引領作用,對中職學生進行必要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做好參謀,引導他們對未來的職業生涯作出合理的規劃。在實踐中,筆者借鑒多元智能理論,把指導職校生職業生涯規劃作為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引導學生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規劃,下面筆者淺談自己的經驗和體會。
一、理論依據
20世紀80年代,美國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他指出,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主要是由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自我認知智能、自然認知智能等八項智能組成,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智能優勢組合,并顯示出智能組合的差異性。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不僅為我們樹立積極樂觀的學生觀、“對癥下藥”的教學觀和靈活多樣的教育評價觀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也為我們充分地挖掘和開發職校生的潛能,適時地“喚醒”和幫助心理上有缺失、情感上有跌落、智能上有差異的職校生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科學規劃職業生涯,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
二、借鑒多元智能理論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對策
1.游戲激趣,構建職校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正確自我認知
長期以來,傳統的過分注重學生的語言和數理—邏輯智能的一元化智能理論,對學生客觀全面的認識自我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使得學生的自我認知產生偏差。心理學上認為一個對自己認識清楚、評價準確的人,才能夠確定現實的目標,采取有效的行動,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取得成功;反之則會狂妄自大或自慚形穢,影響自身的發展。可見,引導職校生構建正確自我認知對他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是非常重要的。
在多元智能理論看來,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智能結構,學生的智能發展是有差異的,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和可取之處。職校生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但還不成熟,教師應引導他們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分析和評價自我,發現自己的優勢和潛能,構建正確的自我認知。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課教學時,筆者借鑒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擯棄以學科成績考核為重點的評價方式,采用游戲激趣法,引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了解自我,構建起正確的自我認知。具體做法如下。
活動1:猜猜我是誰?
游戲規則:要求每位同學從體貌特征、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優點或缺點、口頭禪等多方面描述自己,用10條“我是……”的句型來描述自己,寫在紙條上,并把紙條投入空紙盒中,派代表從中抽取一張,念出紙條的內容,然后讓其他同學來猜一猜,這個同學是誰?
活動2:互畫肖像。
游戲規則:同桌兩人為一組,在白紙上寫下標題“我眼中的某某”;互畫肖像,在肖像下寫出對同桌優缺點的評價并提出建議;交換“作品”,仔細對照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與平時的自我評價,看看二者是否相符并寫下感受與思考。
通過“猜猜我是誰”和“互畫肖像”這兩個游戲活動,讓學生學會審視自我,調整對自己的看法,逐漸形成客觀的自我認知和積極的自我評價。
2.挖掘智能優勢,進一步完善職業生涯規劃的正確自我認知
長期以來,傳統的應試教育單純以語言、數理邏輯智能的強弱和學科成績的優劣來判定一個人是否聰明,以致于在語言或數理邏輯智能方面不占優勢,而在其他方面具有特點的職校生常常被忽視,成了應試教育的失敗者。顯然,這種傳統的智能理論對職校生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我以及多方面潛能的發現與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但根據多元智能理論,人的智能是多元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優勢,并顯示出智能組合的差異性。因此,學校里沒有所謂的“差生”,只存在“有差別的學生”。職業教育,作為多元化教育形式中的一種,應為那些在語言智能和邏輯智能方面較弱、而在其他方面較強的學生提供合適的發展條件,以滿足他們的發展需要。
通過上述游戲活動,讓學生對自我有了一個更為感性、具體以及更為科學、理性的認識和相對準確的自我定位,明白了自己的興趣、才能、性格適合干什么,從而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作出最佳抉擇。因此,在接下來的職業生涯規劃課教學中,筆者運用“化學家奧托?瓦拉赫的成才故事”和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對學生進行教學,并借助可用的職業測評工具,讓學生對自己的興趣傾向、能力傾向、性格傾向和職業價值取向進行測試、評估,并指導學生制定“主動適應職業要求的計劃”。具體做法如下。
(1)多媒體顯示“化學家奧托?瓦拉赫的成才故事”。奧托?瓦拉赫是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他的成功過程極富傳奇色彩。瓦拉赫在開始讀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之路,不料一學期下來,教師為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用功,但過分拘泥,難以造就文學之才。”此后,父母又讓他改學油畫,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構圖,又不會潤色,成績全班倒數第一。學校的評語比上一次更令他難以接受:“你是繪畫藝術的不可造就人才。”面對如此“笨拙”的學生,絕大部分老師認為他成才無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一絲不茍,具備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建議他學化學,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點燃了,他最終獲得了成功。
在此基礎上,筆者啟發學生思考:“奧托?瓦拉赫的成功”給你什么樣啟示?
(2)多媒體顯示“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設置如下問題:
①我在_____________等方面存在智能優勢(或強項)
②我在_____________等方面存在智能弱勢(或弱項)
③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如何去增強、發揮自己的優勢智能,培養發展其他有待發展的潛能?
(3)組織學生進行個人職業興趣、職業性格、職業能力、職業價值取向等的測試。
(4)根據測試結果,制定“主動適應職業要求的計劃”,計劃如下表。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和幫助下,大多數學生通過自我分析和測試,發現了自己的智能優勢,加深了對職業的了解,挖掘出自身的潛能,開始嘗試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優性格、最大興趣為依據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目標,并落實實現職業生涯目標的行動計劃。
3.運用榜樣示范,指導職校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多元智能理論指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智能領域,人人都是可育之才。我們應當關注的不是哪一個學生更聰明,而是一個學生在哪些方面更聰明。多元智能理論為職業教育樹立人人能成才的學生觀、因“智”施教的教學觀以及多元多維評價觀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
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課教學時,筆者充分發揮優秀畢業生的榜樣示范作用,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指導。具體做法如下:(1)通過那些成功者榜樣力量的啟發,幫助學生認識職業生涯規劃的價值和意義;(2)精選優秀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成功榜樣,對學生開展成功、成才教育,引導學生從榜樣的身上學習經驗,獲取動力,立志成才;(3)通過示范優秀畢業生所做的比較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引導學生學習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由于優秀畢業生榜樣具有可模仿性,貼近學生,走進學生心田,可學可趕。學生從他們身上重新看到了職校生的價值,不少學生開始嘗試著規劃、設計合理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和職業發展歷程。
三、成果與反思
實踐表明,通過對職校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學生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很多職校生開始重新認識自身的價值,變得自尊、自信,勤學、樂學;并學會挖掘自身的潛能,依據個人特點和強項準確定位職業方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塑造充實的自我。與此同時,學校各項教學成效顯著:在校學生參加市級以上各類競賽,頻頻獲獎;畢業生就業形勢喜人,近年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在99%以上,在廣泛實現就業的基礎上,畢業生逐步實現名企就業、高薪就業和自主創業。
在職校生職業生涯規劃教學與指導中,筆者僅僅作了一些初步的嘗試和探索,職校生職業生涯規劃教學與指導尚有很多工作有待進一步探索、研究。
第一,學生多元智能的激發,需要學校和老師營造良好的環境,因此,學校應經常性地開展各種技能比賽和展示學生多樣化能力的活動,為學生多元智能的展示提供舞臺,使學生的多元智能經過多種渠道得以激發,從而發現、發展學生的優勢智能。
第二,在指導職校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過程中,學校應充分發動各方面的有效作用,如班主任、專業課教師、職業指導師、學校實訓處等部門的作用,集體輔導與個別指導相結合,從多方面、多渠道對學生的職業規劃進行科學的指導。
第三,為增強職業生涯規劃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教學的可信度,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本校實際,重視開發和運用校本教材和資源,挖掘本校優秀畢業生的典型案例,作為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資源。
(作者單位:浙江省富陽市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