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在技校基礎會計授課過程中,許多教師認為學生腦子笨,反應差,理解慢,總是抱著給他們上課很累的情緒上課,教學效果一般。針對這種情形,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呢?本文就近年來筆者的一些教學經驗與所得,談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上好第一堂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課既是傳授知識的開始,又是溝通師生情感的開始,師生情感會在導課中得到交流和升華,增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讓同學們感到老師理解、關心、信任他們,進而對老師產生親近感,敬重心理,通過美好的第一印象,由此喜歡該課程。
技校學生在接受新課程時,既感到新奇,又會有些畏懼心理,對于這種情緒,老師要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理解并幫助學生消除恐懼心理,樹立起能學好這門課的信心。
二、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作為一名教師,要在完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采用靈活多樣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會計教學過程中,深感以下幾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1.贊賞式教學
“誠于嘉評,寬于稱道。”每個人都渴望被肯定,真誠、恰當的稱道、贊賞會使人愉悅。針對學生年齡、理解等方面的原因,課堂中,作業中,只要有進步,有疑問,都應加以肯定,多表揚,多鼓勵,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大大增強成功的信心。如學生回答問題時,筆者會說“你答得真好”,“老師相信你能回答上來”,“你們這個年齡能理解到這種程度已經夠不錯的了”等,給予他們充分的肯定,這樣不僅拉近了師生距離,還使學生愉快地接受所學內容;作業評語中也時常會寫一些鼓勵、建議的話語,例如,“你獨立完成作業,即使有錯,老師也高興,老師想,只要你努力,你會名列前茅的,老師期待著你的成功。”讓人驚喜的是,在批改下次作業時往往會發現這樣一行字:老師,謝謝你,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有句話說得好:你要讓別人具有怎樣的優點,你就要怎樣地贊美他。正向激勵越強,學生的學習熱情越高,興趣也越濃厚,身心越放松,學習效果也越好。因此,對于第一次接觸經濟的技校生來講,要堅持以鼓勵為主的原則,最初的教學目標不妨低一些,使學生經過努力,就會有種成就感,感覺到“我還行”,由此產生對會計學習的興趣。
2.啟發式教學
英國教育學家彼德斯說過:“如果你想要兒童變成服從而守教條的人,你就會采用壓服的教學方法,而如果你想讓他們能夠獨立地、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力,你就應當采用能夠加強這些智慧品質的方法。”怎樣采取能夠加強這些智慧品質的方法呢?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在教學中運用啟發誘導,比如,筆者在講解會計平衡公式時,采取列舉業務讓學生分析:這些業務所涉及的會計要素有什么變化?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增加了多少?減少了多少?然后,讓學生們去觀察數字間有什么關系,分析其中的平衡關系,最后,讓學生總結出會計平衡公式,進而引導學生分析會計平衡公式的兩個含義,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教學效果較好。
3.舉例式教學
舉例是教學中聯系實際說明問題的一種常見的方法,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更是一種巧妙的藝術,恰到好處的典型事例能使學生如夢初醒,恍然大悟,是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啟迪思維,加深記憶,發展能力的“催化劑”,同時還能活躍同學們的課堂生活。筆者在講解會計要素中的投資時,如何讓同學們較快地理解這一內容呢?筆者列舉同學們家里買的國庫券,在購買時,一方面支付了款項,另一方面家里的投資行為也已經產生,投資目的是為了贏利,買國庫券就是為了多得利息。這樣,通過簡單、熟悉的例子,同學們就能比較容易的理解企業的投資了。
三、理論聯系實際,鞏固學生學習的興趣
由于基礎會計課程的實踐性較強,因此,在教學活動的安排中,不但要做好理論教學,更要注重實習教學;教學中根據教學進度,按章節進行模擬實習,使學生在動手操作過程中加深對基本概念、相關理論的理解,例如,在學到第五章記賬憑證、第六章賬薄之后,可讓學生進行簡單地實際操作,填憑證,登記賬薄,將所學地理論直觀、形象地體現出來,使抽象、復雜的原理簡單化,在這個簡單的模擬中,老師可出示一些有錯誤的憑證、賬簿,讓學生去發現,加深理解所學內容。
一個人只有當他愿意做那件事時才能取得巨大成就。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了解學生想法和需要,使學生感到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而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要不斷地讓他們創造性完成學業,體驗成功樂趣,鼓勵、引導他們前進。
(作者單位:煙臺市商貿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