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學校對語文美育普遍不夠重視,筆者重點闡述語文美育教育的現狀、重要性以及如何強化語文與美育教育的有限滲透。
一、密切語文教學與美育的聯系
首先語文教學與美育有著密切的聯系。因為語文教材除學生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外,大多是以作家精心塑造的藝術形象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的。在這一教育過程中,本身就滲透著美育。語文教育的兩個基本方面在于:一是傳授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包括文字的音、形、義,語言的組織與思想的表達,文學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手法等。二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的培養與陶冶,即培養學生正確地對待世界、對待人生、對待工作、對待他人等等,也就是常說的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而實現這一目的的工具正是一系列的文學形象。
二、強化與促進德育的功能效應
語文美育是語文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可以強化與促進德育的功能效應,有利于全面提高語文教育質量。語文美育的因素十分豐富,它深存于課文的內容與形式中,因此,在語文美育中,語文教師要增強學生的審美觀念、健全學生的審美心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語文美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等特點,其途徑和方法具有靈活性。語文美育,是按照美的標準培養學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養,具有感受認識美、鑒別欣賞美、表達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語文學科的核心任務。
三、明確語文美育的地位和作用
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和美育對語文教學的作用是同一體中的兩個方面。既不可抹殺美育對語文教學的作用,更不應輕視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美育。師生披文入情,引發聯想和想象,在充滿愉悅的情景中感受美、鑒賞美和評價美。語文美育產生了陶冶情感、開發智力、強化道德觀念的作用??菰锓ξ兜恼f教,純理性的條分縷析,就必然會抹殺語文教育固有的以情感人、再現情景、寓教于樂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美育不是抽象的、難以捉摸的事,而是有許多具體的、實際的事情可做的。通過課文中的藝術形象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美育與語文教學聯結在一起的媒介是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美感貫穿于語文教學的全過程。語文教學就所涉及到的文學作品而言是文學藝術的一種意識形態,是作家將自己對現實生活的反映用一定的藝術手段創造出來的藝術美。文學作品所創造的藝術形象、藝術意境作為一種美的存在就成為欣賞者的美感對象。學生學習文學作品時,就會涉及到作者的審美情趣、審美經驗,也會伴隨著自己的審美意識去接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藝術意境,從而接受美的教育。在分析課文時可讓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內心活動去體現人物美的本質的,讓學生自己作文,塑造一個美的形象,并把它們當作學習的楷模,使學生逐漸具備這些美的品質。
在語文教育中,教師通過所進行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美育活動,滋潤學生們的心靈,引導學生們去感受去體驗并正確鑒別這無所不在的美,乃至掌握創作美的方法和手段,養成愛美護美之心。
四、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創造美、享受美
在教學中從語文美育中,教師找到了這一撥動學生心弦的竅門,就會把學生帶入一個充滿“情”的世界,通過移情,使學生的情感頻率與作者接近,產生情感共振效應。教師若能體驗其情景,把握其情調,不失時機地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就可以通過物我融合,通過移情和認同,學生與作家的思想感情、課文的藝術形象產生共鳴。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經常教育學生創造一個美的環境,如校園的美化、教室地面整潔、學生衣著整潔,不說臟話,不在教室打鬧等不良行為,然后在一個恬靜的環境中,師生心情舒暢的情況下上課,效果會更好些。這即“自然美作為經驗現象,是人們能夠欣賞和感到的?!彼?,語文美育一旦納入了美育的軌道,課堂就會注入生機。
五、加強語文教師自身的美育修養
教師以端正的教態,準確、簡潔、生動、優美的課堂用語影響學生,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果。語文課堂上,教師滔滔不絕、津津樂道,學生是否愿意接受,這里面就存在一個審美感受的問題。而審美感受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其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如果教師的教學態度和課堂用語能使學生感受到美,并從中產生一種愉悅的心理感受,那么教師傳授的知識學生才樂于接受。若教師上課教態不端正,動輒發脾氣,訓斥學生,使學生產生反感;若教師課堂用語啰嗦,無邏輯性,枯燥無味,使學生厭倦,無論教師如何強調自己講授的知識多么重要,學生都會不以為然??梢?,教師的教態及課堂用語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效果。
語文美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只有在語文教學中真切地向學生傾注美的情韻,學生情志的陶冶、品質的凈化、理想的升華才能成為現實,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才能達到光輝的頂點。
(作者單位:河南工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