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適應技工教育日新月異發展的需要,筆者學校本著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這一宗旨,在各專業的教學環節中都進行了教學手段的改進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就拿筆者學校內燃機車乘務專業來說,學員們在機車乘務實習教學的過程中,僅東風4內燃機車實做項目就有16項,其中有一項是“清洗更換抱軸瓦油線”。這個項目作業的時間不長,作業過程也較簡單,但內容和性質卻十分重要。
我們知道,抱軸的油線是浸在抱軸油盒內的。抱軸油盒有兩個作用:其一,可對走行部牽引電動機的一端進行滑動定位;其二,肩負著對該部位的潤滑。這種潤滑方式是在抱軸油盒及內瓦上開一個相對應的“窗口”,“窗口”上裝有一個毛線架子,架子上拉著一個彈簧,靠彈簧的拉力使毛線上部通過“窗口”貼靠在車軸上,毛線的下部疊放在油盒內。油盒內有一定量的軸油,只要車軸一轉,貼靠在“窗口”的毛線就能從油盒內吸油對車軸進行潤滑。每臺機車有12個抱軸油盒,因此,平時不僅要求油盒內的油脂潔凈、充足,而且抱軸油盒各部及毛線架子的作用也需要功能良好。否則,如果吸油不暢,就會使車軸溫度由升高發展到碾片直至抱軸瓦化,輕者經處理后只能維持運行,重者機車只好“趴窩”請求救援,最嚴重時還可造成切軸顛覆列車的重大事故。機車運行途中抱軸瓦化是目前造成機車事故的“公害”之一,而且時刻危及著鐵路運輸的安全正點。
這個項目在已往的實習中,我們都是按照內燃機車乘務員《保養實習》課本上的標準要求,從工具、用料準備到拆裝檢查,每一個環節都按部就班地執行。每次該項目實習結束后,從表面效果來看,考核的成績都令人十分滿意。結業后的學員也都按著這種操作程式被分配到各用人單位。
后來,根據學校的有關文件精神,各教研組對結業生進行跟蹤調研。在哈密機務段我們得到了一個信息,該段每月因毛線吸油不良造成抱軸瓦化而引起的機破、臨修有十余件。其化瓦的原因主要有:彈簧折斷;缺油(包括常損耗、油盒裂紋、瓦肩上毛氈密封圈破裂、放油堵丟失);油脂太臟;加錯了油脂;抱軸瓦間隙太大;毛線架子安裝不正確。帶著這個問題,我們走訪了一些從我校經10天專業學習陸續返回的內燃機車乘務員。當問其抱軸瓦化的原因時,大部分被訪者是一知半解(因為這個問題課本上也沒有詳細的介紹),因而在機車整備作業時,對抱軸瓦的檢查這一項,多數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漏檢和草率現象。我們把這個問題反饋到了學校,教研組立即召開了專題會議進行探討。大家一致認為:教材理論知識與現場實際應用仍具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學員們在實習訓練的過程中往往形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造成學習模仿得快,忘記丟失得也快,轉換成操作技能慢的結果。
存在問題的原因找到了,新的措施也會運用而生、逐步完善。我們本著把握重點、化解難點、剖析疑點的原則,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對“清洗更換抱軸瓦油線”這個項目,我們認為僅僅是清洗和更換抱軸瓦油線是不夠的,從目前現場時常出現“瓦化”的現象來看,還應做好與其密切相關的軸瓦及油盒的檢查,如果它們出現問題,也可引起“瓦化”,因此我們及時修訂了實習作業程序。
現在,我們再進行該項目的實習作業時,首先,通過提問的方式復習有關理論知識;其次,對照抱軸油盒的實物,講解各部分的名稱、結構;再次,講述抱軸瓦化可能造成的種種惡性事故;之后,便和學員一塊分析瓦化的原因,并根據其出現頻率的高低和嚴重的程度,認真檢查,重點防范;最后,再遵循實習程序進行講解、示范、巡回指導和結束指導。
學員們在進行實習訓練中,由于事先明白了清洗、檢查毛線及抱軸油盒的重要性、重點區,又搞懂了抱軸瓦化的原因,因而在實習的過程中能夠有的放矢,對主要的程序、關鍵的部位實施針對性的措施,以便在將來的工作中將這類事故防患于未然。
經過一段時間的總結和摸索,對“清洗及更換抱軸油線”的實習內容和作業程序,已逐漸趨于合理化、規范化和程序化。這種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教學方法,不但使每個學員在思想上增添了一分職業責任感,更使得曾一度在實習中被忽視和疏漏的“抱軸瓦化”的作業項目,切實實現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優化了該課題實做項目的教學目的。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實施和不斷改進,學員們在回到生產站段并實際操作該項檢修作業時,由于從思想到技能的全面提高,經他們檢修的機車,到目前為止,已基本防止了“瓦化”事故的再次發生,因而取得了該課題攻關的初步成果。
(作者單位:新疆鐵路高級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