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超聲心動圖評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臨床價值。 方法 對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3例慢性心功能衰竭2~4期的患者和48例作為對照組正常體檢的人群,利用超聲心動圖對其左室射血的分數、舒張期血流峰值和短軸縮短率進行對比分析,探討超聲心動圖評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臨床價值。 結果 三組患者左心室和左心房增大的發(fā)生率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臟的結構變化和心功能的等級之間有密切的聯系。患者左心功能指標明顯比正常人低,說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改變,與對照組相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患者的短軸縮短率和對照組之間的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應用超聲心動圖對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進行評價,實際的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上被廣泛推廣。
[關鍵詞] 超聲心動圖;慢性心功能衰竭;左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41.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6-0025-02
慢性心功能衰竭主要是由各種病因所導致的終末階段的心臟疾病[1-2],因為各種原因造成的心肌功能和結構的變化,從而導致了射血障礙和心室充盈帶來的一系列臨床上的綜合征。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對于左室衰竭的診斷要求十分嚴格,在診斷的同時需要跟由其他疾病而導致的呼吸困難來進行鑒別,所以在對其進行確診時需要其他的輔助來協(xié)助檢查。超聲心動圖對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進行評價,實際的應用價值較高,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更新,也要不斷地對超聲心動圖進行探索研究,更好地提高對疾病診斷的正確率[3]。本文現在對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3例慢性心功能衰竭2~4期的患者和48例作為對照組正常體檢的人群,利用超聲心動圖對其左室射血的分數、舒張期血流峰值和短軸縮短率進行對比分析,探討超聲心動圖評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53例慢性心功能衰竭2~4期的患者和48例作為對照組的正常體檢的人群,利用超聲心動圖對其左室射血的分數、舒張期血流峰值和短軸縮短率進行對比分析,探討超聲心動圖評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臨床價值。患者根據心功能的不同分為三組,心功能2級、3級和4級各占51例,三組患者中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66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4.44±10.31)歲。三組患者和對照組的48例正常人群之間的基本資料沒有明顯差異。
1.2 方法
(1)根據慢性心功能衰竭的相關標準對患者進行確診,選擇相應的超聲心動圖儀對患者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評價,讓患者采取左側臥位利用超聲心動圖進行常規(guī)的檢查,對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數、舒張期血流峰值和短軸縮短率進行對比分析,探討超聲心動圖評價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臨床價值。(2)利用超聲心動圖讓患者左側臥位進行常規(guī)檢查,按照規(guī)范的方法對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數進行計算,檢查張期血流峰值和短軸縮短率。按照標準對檢查數據進行評定: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小于50%、舒張期血流峰值小于25%、短軸縮短率小于1,則評定為異常。(3)對患者左室射血的分數、舒張期血流峰值和短軸縮短率的檢查數據利用軟件SPPS16.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檢驗的水準為α=0.05。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使用方差檢驗或者t檢驗的方法來進行統(tǒng)計學推斷。
2 結果
不同患者左心結構出現的異常進行對比,如下表1示:三組患者左心室和左心房增大的發(fā)生率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且左心室增大和左心房增大與患者心功能的等級呈現正相關關系(r = 0.836,P = 0.037)。
通過三組患者與對照組進行左心臟功能的指標對比,如下表2所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與對照組分別比較顯示,患者左心功能指標明顯比正常人低,說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有所改變,與對照組相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2級和3級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3 討論
心力衰竭主要是指心臟不能有足夠血液來滿足體內組織代謝的需求,往往是由于心肌的收縮能力下降而導致的臨床上的一種綜合征,在內科危重癥中最為常見。作為一種癥狀性的疾病,主要的診斷不能夠只依賴實驗室的檢查,還要根據患者的體格檢查和病史來做出明確的診斷。器質性的心臟疾病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臟舒張和收縮功能的改變,在目前的臨床實踐中,利用超聲心動圖對患者的心臟舒張和收縮的能力進行評價,是左心室功能一個重要的檢查手段,能夠對患者的疾病進行診斷、治療以及預后都提供了很重要的依據[4-5]。采用超聲心動圖對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進行評價,能夠更全面的觀察患者心臟的內部結構,對于心室結構改變的評判是一種更有效、直觀的方法。
心力衰竭主要包括患者休息狀態(tài)下和心衰的癥狀中出現了心功能異常,利用超聲心動圖對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進行檢查評價,不會對患者造成創(chuàng)傷、容易被重復,在臨床診斷中被廣泛的接受和使用。通過上述研究的對比分析,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心臟的結構變化和心功能的等級之間有密切的聯系,患者左心功能指標明顯比正常人低,說明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改變,與對照組相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利用超聲心動圖對三組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室增大、左心房的增大發(fā)生率進行觀察存在差異性,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心功能的等級之間呈正相關關系,也表明了心臟的功能改變和結構出現的異常有密切聯系。
慢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和正常人群相比,舒張期血流的峰值明顯的降低,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短軸縮短率在慢性心動能衰竭和對照組對比之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患者心臟的整體功能減低,心肌受損傷,收縮的力度減弱,靜脈的回心血液在排出方面受到了限制,舒張期血流峰值指標的下降,說明利用超聲心動圖對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變化進行診斷評價具有很重要的臨床價值,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度。應用超聲心動圖對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左心功能進行評價,實際的應用價值較高,在臨床上值得被廣泛推廣,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更新,也要不斷地對超聲心動圖進行探索研究,更好地提高對疾病診斷的正確率。
[參考文獻]
[1] 耿新軍,譚小平. 紐約心功能分級和超聲心功能評價的臨床相關性分析[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08,12(8):63-64.
[2] 楊芳,任衛(wèi)東. 超聲心動圖研究血液透析病人心臟結構與負荷狀態(tài)及收縮功能變化的關系[J].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08,24(6):83-84.
[3] 王洪霞,趙君康,陳劍,等. Tei指數與心臟病患者心功能分級的相關性分析[J]. 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8,26(5):94-95.
[4] 陳麗珠,郭曉華,鄭玉云,等. 冠狀動脈病變程度與左心功能關系的臨床研究[J]. 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9,33(3):114-115.
[5] 羅偉,劉一李,黃有勝,等. 冠狀動脈迂曲患者左心功能的超聲心動圖分析[J]. 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0,28(5):107-108.
(收稿日期:201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