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七氟醚麻醉在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 方法 選擇2009年6月~2012年6月 在我院進行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78例,根據臨床麻醉方式的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9例。研究組體外循環時采用七氟醚麻醉,對照組則常規進行體外循環,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手術操作、復跳情況以及術后情況。 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體外循環時間、麻醉時間以及手術時間等手術操作時間均明顯提高,而患者復跳比率明顯降低,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與此同時,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尿量和硝普鈉總量明顯提高,多巴胺總量和住院時間明顯減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七氟醚麻醉能夠有效改善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手術操作過程,促進患者術后康復,適于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 心臟手術;體外循環;麻醉;七氟醚
[中圖分類號] R61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6-0079-02
近年來,隨著心臟相關疾病發病率的不斷攀升,其心臟外科手術的開展情況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體外循環(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所進行的心臟外科手術更易造成患者冠狀動脈缺血而導致嚴重的心肌損傷[1]。因此,為深入探討七氟醚麻醉在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的臨床應用價值,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提升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的臨床治療水平,本研究特選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進行七氟醚麻醉行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發現其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進行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78例,其中男 43例,女 35例,年齡 38~75歲 ,平均(55.26±8.74)歲。所有患者通過相關檢查嚴格排除惡性腫瘤及自身免疫系統性疾病,且3周內未使用過激素和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根據臨床麻醉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39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和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前30 min均給予嗎啡(東北制藥集團公司沈陽第一制藥廠生產)0.1 mg/kg肌注以及東莨菪堿(東北制藥集團公司沈陽第一制藥廠生產)0.3 mg肌注。入手術室后開放外周靜脈,行一側橈動脈穿刺并置入測壓置管,直接測壓并采血。密切監測患者的動脈血壓、心電圖、脈搏氧飽和度、體溫、吸入或呼出氧氣濃度、七氟醚濃度以及呼氣末二氧化碳濃度。靜脈注射咪達唑侖(東北制藥集團公司沈陽第一制藥廠生產)(0.05~0.1) mL/kg、芬太尼(東北制藥集團公司沈陽第一制藥廠生產)( 10~100) μg/kg、異丙酚(東北制藥集團公司沈陽第一制藥廠生產)(0.5~1.0) mg/kg,進行麻醉誘導。氣管插管后持續機械通氣,保持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為30~35 mmHg。同時,頸內靜脈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監測患者中心靜脈壓。所有患者常規建立體外循環及心臟保護措施。研究組患者給予3 L/min空氣、3 L/min氧氣同時吸入2%七氟醚(濟南偉都化工醫藥有限公司生產)5 min,然后將上下腔靜脈阻斷并停止使用呼吸機,保持肺部靜態膨脹及2%七氟醚吸入,同時降低空氣流量為0.6 L/min、氧氣流量為0.4 L/min,七氟醚呼氣末濃度維持1.0 MAC(1.8%~2.0%)。待上下腔靜脈開放后,重新啟動呼吸機機械通氣,并將七氟醚揮發罐關閉。對照組患者體外循環期間僅維持靜態膨肺。
1.3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手術操作、復跳情況以及術后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3. 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并以P <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操作及復跳情況的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體外循環時間、麻醉時間以及手術時間等指標均明顯提高,而患者復跳比率明顯降低,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的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尿量和硝普鈉總量明顯提高,多巴胺總量和住院時間明顯減少,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在臨床操作過程中會不同程度地導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這種于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期間所造成的心肌細胞損害,其危害程度往往較心肌缺血本身更為嚴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細胞的破壞和死亡以及細胞凋亡的進一步增加,最終導致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2]。與此同時,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自身機體狀況的變化和進行體外循環中血液與非生理性人工管道的接觸以及非生理性血流狀態的改變等,都會極大地促使患者局部和全身炎性因子的大量釋放,從而引起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征。正是這種雙重因素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質量,同時在某種意義上給患者的整個家庭以及社會帶來無形的壓力和負擔[3]。因此,如何積極采取相關治療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對心肌功能的損傷已成為醫學界和眾多患者廣泛關注的熱點。
吸入麻醉藥物預處理能夠起到與缺血預處理相似的作用,對缺血性再灌注損傷心肌起到保護作用[4]。有效縮小心肌梗死的面積,并對再灌注后心臟的收縮功能起到迅速恢復作用[5]。七氟醚是一種臨床上廣泛應用的新型鹵族氟類吸入麻醉藥,七氟醚與以往其他吸入麻醉藥物相比,具有誘導迅速和蘇醒快、麻醉深度易調節、對呼吸道刺激性相對較小[6]和肌肉松弛作用。采用七氟醚誘導較為平穩,且無興奮期,對心血管系統影響較小,呈現出良好的可控性,患者更易于接受。據相關文獻資料顯示,七氟醚能最大限度地清除氧自由基,全面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有效抑制炎癥反應,盡可能減輕心肌損傷,尤其是對缺血后的心臟功能具有積極的保護作用[7]。適于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燕,陳文棟,劉曼. 七氟醚麻醉對體外循環心臟手術患者圍術期血清HO-1水平的影響[J]. 山東醫藥,2011,51(22):101-102.
[2] 趙宇,薛強. 七氟醚麻醉對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的心肌保護作用研究[J]. 中外醫療,2012,(17):18-19.
[3] 陳前波,田謀利,鄒最,等. 七氟醚麻醉對體外循環下心臟手術患者心肌保護作用的meta分析[J].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9,30(10):1166-1172.
[4] 武勇,趙志斌. 七氟醚預處理對成人左心室肥厚體外循環后QT離散度和心率失常的影響[J]. 江蘇醫藥,2011,37(15):1813-1814.
[5] 楊寶會,趙立明,曲向林,等. 七氟醚在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中的心肌保護作用[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6):933.
[6] 任海雪. 七氟醚在小兒麻醉誘導中的應用體會[J]. 當代醫學,2012,(5):41-42.
[7] 馬駿,方才,王瑞明,等. 七氟醚預處理對心臟手術患者體外循環后肺損傷的保護作用[J]. 山東醫藥,2009,49(13):91-93.
(收稿日期:201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