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2型糖尿病(2DM)及糖尿病腎病(DPN)患者尿電導率、尿比重、尿糖及血糖相關性,以供臨床參考。方法 同步測定395例2型糖尿病患者組和54例糖尿病腎病患者與對照組體檢健康人群尿電導率、尿比重、尿糖及血糖,并進行比較分析,用SYSMEX公司生產的UF-1000i全自動尿分儀測定尿電導率,Uritest500型尿液干化學分析儀器測定尿比重和尿糖,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器測定空腹血糖,用專用統計軟件分析各指標的相關性。 結果 糖尿病組及糖尿病腎病患者組尿電導率比正常對照組低,DN組比DM組下降更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而尿比重(試紙法)與正常對照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相關性結果顯示尿電導率與尿比重、尿糖與血糖呈正相關(r = 0.516和r = 0.669,P < 0.01)。 結論 2型糖尿病患者尿電導率下降,聯合檢測尿糖與血糖在糖尿病診斷和治療中更有意義,而電導率檢測對糖尿病腎病腎臟濃縮稀釋功能的改變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2型糖尿病;尿電導率;尿比重;尿糖;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446;R587.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6-0094-02
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胰島素分泌的絕對或相對不足,從而引發糖、蛋白質、脂肪等代謝的一系列紊亂。糖尿病腎病(DN)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并發癥,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糖尿病并發腎病的患者病死率是無腎病合并癥病死率的30倍[1],因此早期發現DN并進行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血糖與尿糖是糖尿病最常用的實驗室檢測項目,尿液分析是各種腎病的常規檢查項目,但在應用中,尿液電導率往往不被臨床醫生所重視。電導率代表溶液中溶質的質點電荷,與滲透壓、尿比重有一定的相關性,可作為正確評價腎臟濃縮功能的一個良好指標[2]。國內文獻多有報道健康人群尿液間電導率、尿比重的相關性,而糖尿病患者尿液電導率、尿比重、尿糖及血糖相關性研究文獻報道極少。因此本文旨在通過對395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尿電導率、尿比重和尿糖同步檢測結果的分析,探討其相關性,以期對DN的診療有所幫助。
1 資料與方法
1.1 觀察組
1.1.1 2型糖尿病組 選擇2010年1~12月在本院住院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1985年和IDF分類及診斷標準確診2型糖尿病患者395例,男性年齡18~89歲,平均60歲,女性年齡13~89歲,平均58歲。經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檢測尿蛋白陰性,血尿素氮及肌酐正常,除去原發性腎臟疾病、高血壓病。
1.1.2 糖尿病腎病組 選擇2型糖尿病患者有尿微量白蛋白,白蛋白排泄率或白蛋白/尿肌酐超過正常者并臨床確診患者54例,年齡32~87歲。
1.2 對照組
來本院健康體檢的、無明確病史的健康人等,共395名,其中男性年齡10~90歲,中位數45歲,女性年齡16~89歲,中位數46歲。均經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血生化、心電圖等檢查,排除心、肺、肝、腎及內分泌系統疾病。
1.3 儀器試劑
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日本Sysmex公司),Uritest-500尿11聯分析儀及配套試紙條(桂林優力特公司)。ABBOTT Aeroset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雅培公司)及生化試劑(寧波美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雙水平質控品(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
1.4 方法
一次性塑料尿液專用杯收集晨尿,同步空腹采血3 mL,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測尿電導率,Uritest-500尿11聯分析儀測尿糖、尿比重;空腹血糖測定采用己糖激酶法,在ABBOTT Aeroset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進行。
1.5 統計學處理
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和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結果以均值±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用陽性率(%)表示, 計量資料各組間顯著性檢驗分別用方差分析,多組間比較采用Bonferroni檢驗,相應項目之間相關性分析采用相關性雙變量分析,非正態資料用Spearman等級相關。
2 結果
2.1 2型糖尿病患者組與正常對照組血糖、尿電導率、尿比重及尿糖結果
見表1。
2.2 2型糖尿病患者尿電導率、尿比重、尿糖及血糖之間的相關關系
見表2。
由表1、2可知,糖尿病患者及DN組尿電導率比正常對照組要低,尿糖與血糖比正常對照組要高,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而尿比重與正常對照差異不明顯(P > 0.05)。相關性結果顯示尿電導率與尿比重、尿糖與血糖呈正相關(r = 0.516和r = 0.669,P < 0.01),而尿電導率與尿糖及血糖相關性為負相關,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尿比重與尿糖無相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
3 討論
生理情況下,腎小球濾過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幾乎與血漿相同,但當濾液流經腎小管近曲小管時,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回到血液,當濾過液濃度超過腎小球最大重吸收能力的時候,未被重吸收的糖就出現在尿液中,形成尿糖[3],這使尿糖濃度與血糖濃度增高成正比。本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尿糖與血糖測定值比正常對照組要高,且呈較強正相關(r = 0.669),由于正常人腎糖閾大多不超過8.9 mmoL/L,隨著腎小球和腎小管情況的不同,腎糖閾會有變化,某些糖尿病患者病史過長,并發腎小球動脈硬化癥,引起腎血流量減低,腎小球濾過減低,腎糖閾增高,此時盡管血糖已超過一般的腎糖閾,尿糖檢查仍可呈陰性;或糖尿病并發腎病,造成腎小管損傷,腎小管對濾過液中葡萄糖重吸收能力減低,腎糖閾減低,出現了血糖正常。故尿糖陽性可作為糖尿病的初篩指標,但不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依據。因此在糖尿病的診斷檢查中,應同時檢測血糖和尿糖[3]。我們報道一組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和尿糖比正常對照組要高而比單純糖尿病組要低也證明了這一點。
本結果還顯示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患者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尿電導率明顯降低,且后者更明顯(P < 0.01),尿比重無明顯差異(P > 0.05),而與尿糖的相關性均極差。電導率代表溶液中溶質的質點電荷,與質點的種類、大小無關,它主要反映的是標本的離子濃度。在電解質溶液中,導電能力的強弱和溶液所含的電解質的濃度和電荷數量成正比[4],而尿中葡萄糖、蛋白質不會引起電解質濃度及所帶電荷的變化,所以尿液導電性不變,故電導率不受葡萄糖、蛋白質的影響。因此排除了尿糖和尿蛋白對尿液電導率檢測的干擾。2型糖尿病患者電導率的降低可能是因為飲食控制、鈉鹽攝入減少,尿中電解質的濃度會改變,另外由于大量尿糖的排出,滲透性利尿也會排出大量水和鈉鹽,且失水大于失鈉;也可能與糖尿病患者長期持續血糖偏高、使腎小球內囊壓力升高、腎小球濾過膜發生通透性改變有關[5]。尿比重是指在4 ℃時同體積尿液與同體積純水的重量之比,其高低隨尿中成分如鹽類及有機物含量而異[6]。正常人尿液比重主要決定于尿中電解質濃度。因此理論上尿比重與電導率應具有良好的相關性,糖尿病患者尿比重應與正常對照組有差異。但是由于本實驗用Uritest-500尿11聯分析儀測尿比重,該分析儀測定尿比重的原理是采用經過處理的多聚電解質的等電點改變與尿液離子濃度相關[6],受影響因素較多,易受到來自離子成分的干擾,而與非離子濃度無關,且結果為半定量,測定范圍有限。因葡萄糖為非離子化合物,故糖尿病患者的尿比重與正常對照組無明顯差異,表2可見尿電導率與尿比重間的相關性(r = 0.516)與沈薇[2]等報道一致。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測定尿比重宜選用干化學法,簡單快速,是目前多數醫院在用方法,可排除高濃度尿糖干擾,但影響因素多,只能作為粗略估計指標,而尿電導率作為正確評價腎臟濃縮功能的一個良好指標,可間接反映腎功能狀態。因此聯合檢測尿液電導率、尿糖及血糖對于及早發現2型糖尿病累及其腎濃縮和稀釋功能的改變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提示臨床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監測,以便及早治療糖尿病腎病。
[參考文獻]
[1] 左大鵬. 臨床檢驗的應用與進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2.
[2] 沈薇,杜振東,張軍,等. UF-100尿液分析儀檢測尿液電導率與比重的關系及正常參考范圍研究[J]. 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07,22(6):51-52.
[3] 石德美,蔡小玲. 170例糖尿病患者血糖與尿糖測定分析[J]. 吉林醫學,2010,31(6):764-765.
[4] 周治中. 電導法12h禁水試驗[J]. 實用醫學檢驗,1997,4(1):30-32.
[5] 陳兵,姜春善. 2型糖尿病尿液電導率檢測結果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12):2845-2846.
[6] 張志梅,劉金仙. 折射儀與尿干化學分析儀測定尿比重方法的探討[J]. 中外醫療,2010,(22):177.
(收稿日期:2012-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