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觀察健康教育路徑應用于宮頸癌手術患者的效果。 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宮頸癌患者5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路徑組和常規組各27例。路徑組對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徑進行健康教育,常規組僅進行常規的健康教育。比較兩組健康教育的效果。 結果 路徑組的平均得分及達標的例數顯著高于常規組,滿意度平均得分和滿意的例數均顯著高于常規組,住院時間和肛門排氣時間均短于常規組,術后并發癥例數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1或P < 0.05)。 結論 采用健康教育路徑對宮頸癌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能夠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減少術后并發癥,改善患者的預后。
[關鍵詞] 宮頸癌;健康教育路徑;人類乳頭瘤病毒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6-0130-02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引起[1]。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宮頸癌的早期篩查手段不斷完善,早期診斷率不斷提升,為臨床上及時手術治療提供了可能。臨床上早期宮頸癌經手術治療后可以達到治愈的標準。健康教育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能夠使患者了解疾病,積極配合治療,樹立痊愈的信心。為了提升健康教育的效果,我科根據科室的具體情況及宮頸癌患者的常見問題,采用健康教育路徑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宮頸癌患者54例為研究對象,年齡39~68歲,平均(50.1±12.4)歲。所有入選的患者均明確診斷,擇期行子宮切除術治療。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31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3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路徑組和常規組各2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活檢明確診斷。完善術前檢查,擇期行子宮切除術治療。
1.3 健康教育的方法
1.3.1 常規組 日常查房、護理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并對患者的疑問進行解答。
1.3.2 路徑組 采用健康路徑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路徑內容按照入院后的不同時間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內容根據我科的具體情況及宮頸癌手術患者的常見問題制定。本科室的所有護士均經健康教育路徑的專門培訓,均熟練掌握健康教育路徑的內容以及方法。健康教育路徑的內容:①入院時向患者介紹入院須知、科室的基本情況及環境、需要遵守的規章制度、主管大夫和責任護士等,由當天的責任護士完成。責任護士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及家人對患者的支持情況。向患者講解疾病的基本情況及相關知識。②在每次進行輔助檢查前,向患者講解檢查的意義、采集標本的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如何配合檢查。③術前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手術的名稱、方法、目的、必要性、可能達到的預期等,消除患者的疑慮。術前指導患者做好飲食等各項準備,了解患者的情緒波動,安慰患者,緩解患者的焦慮情緒。訓練患者床上大小便、有效咳嗽、咳痰。④患者手術后接回病房后,介紹術后注意事項,可以進食后,指導飲食,每天指導協助家屬進行翻身、活動肢體。講解盆底肌功能訓練的重要性及方法。⑤出院時進行常規的出院宣教,并協助患者制定康復計劃,并囑咐按時隨訪。
1.4 評價標準
1.4.1 健康教育效果評價 患者出院當天發放自制的調查表進行調查。調查表的制作參考文獻[2],共包括10個項目,每個項目完全掌握為10分,部分掌握為5分,未掌握為0分。10個項目包括:入院指導、檢查項目的講解、處置、術前教育、術后教育、用藥指導、術后飲食指導、術后體位指導、術后功能鍛煉指導、術后促進腸蠕動的方法、出院指導。總分≥85分為達標,<85分為不達標。
1.4.2 滿意度評價 采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出院當天同時發放滿意度調查表,評價患者對護理人員進行以上10項健康教育工作是否滿意,每項0~10分,累積10項的總分為最后得分。其中0~60分為不滿意,60~80分為比較滿意,>80分為滿意。
1.4.3 術后情況 比較兩組術后腹脹和肛門排氣時間,記錄患者情緒波動例數,隨訪比較遠期并發癥,包括神經官能癥、性冷淡、圍絕經期綜合征以及患者功能鍛煉情況。比較兩組的住院時間。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健康教育效果比較
路徑組的平均得分及達標的例數顯著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2。
2.2 兩組滿意度比較
路徑組滿意度平均得分和滿意的例數均顯著高于常規組,而不滿意的比例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3。
2.3 術后情況
術后路徑組住院時間和肛門排氣時間均短于常規組,術后良好地完成功能鍛煉的例數高于常規組,術后近期和遠期并發癥例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1)。見表4。
3 討論
健康教育是臨床護理的一部分,是通過系統的方法,讓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情況、樹立健康意識、更好地配合治療等。健康教育已經成為臨床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到患者治療過程中的表現以及預后。
宮頸癌是臨床婦科的常見腫瘤,目前已經證實HPV感染與宮頸癌的發生具有密切的關系。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宮頸癌的早期篩查手段越來越有效,加上人們健康意識的改變,進行常規健康體檢的比例越來越高,宮頸癌的早期診斷率越來越高,為手術治療提供了可能性,并且改善了患者的預后。一般情況下當患者得知患宮頸癌的時候,仍然會出現不同的心理改變,煩躁、抑郁、悲觀,部分患者還會厭世,不配合治療,這些都不利于患者的恢復。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了解疾病,樹立痊愈的信心,并了解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和方法。趙強英[3]比較宮頸癌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心理狀況的改變,結果顯示健康教育后,患者SCL-90評分顯著下降,心理健康情況好轉。談曉英等[4]認為,健康教育路徑是系統化、科學化的方法,可以使患者的護理更有目的性和計劃性。張貴清等[5]研究顯示專職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宮頸癌患者術后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復。石喜姝等[6]研究顯示,圍手術期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術后的尿潴留。
我科室根據宮頸癌患者的特征制定了健康教育路徑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其特點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治療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一方面具有系統化的特點,一方面可以使患者更牢固地掌握健康教育的知識。在入院的時候向患者講解疾病的情況,使患者了解宮頸癌手術后治愈的幾率很大,使患者重新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注意事項、手術的自我準備等。在各項檢查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更好地了解檢查的目的、必要性,打消疑慮,更好地配合檢查。在手術前指導患者進行手術前的準備,包括飲食、心理準備,可以使患者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手術,從而減少手術對生理和心理的創傷。術后指導患者功能恢復鍛煉,可以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功能的恢復。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采用健康路徑進行健康教育的路徑組,其住院時間縮短,與術后恢復快有關,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短于常規組,與健康教育后患者在飲食準備、術后功能鍛煉方面均優于對照組有關。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病率低于常規組,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優于常規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常規組。
綜上所述,采用健康教育路徑對宮頸癌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能夠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減少術后并發癥,改善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 雷張濤,葉紅. 宮頸癌腫瘤干細胞的研究進展[J]. 醫學綜述,2012,18(8):1156-1158.
[2] 宋蕊. 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瘤圍手術期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 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4(1):263-264.
[3] 趙強英. 健康教育對宮頸癌前病變患者心理狀況的影響[J]. 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22):346.
[4] 談曉英,潘三紅. 健康教育路徑在宮頸癌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J]. 當代護士(學術版),2012,19(1):154-155.
[5] 張貴清,李容華,程曉芹,等. 專職健康教育對宮頸癌術后自主排尿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41-42.
[6] 石喜姝,尹茳平,李江筠,等. 圍手術期健康教育對宮頸癌術后尿潴留的干預[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16):175-176.
(收稿日期:2012-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