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消毒供應中心是各醫院發放各種無菌器材、敷料、物品的保障科室,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點科室。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目前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模式也由原來的分散式管理模式轉變為集中供應模式。實施集中供應模式的管理方法,對于控制醫院感染、加強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消毒供應中心;集中管理;模式轉變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2)36-0144-02
消毒供應中心是為全院各科室提供無菌器材、敷料及其他無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質量直接影響到醫療及護理的效果,因此,做好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我院于2011年3月8日正式啟用新建消毒供應中心(CSSD),并按衛生部要求逐步實施集中供應管理模式,負責收集和接受全院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潔、消毒滅菌及無菌物品的供應。本文就我院消毒供應中心CSSD的管理模式進行探討,并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了相應對策,現報道如下。
1 實施集中管理模式轉變中存在的問題
1.1 人員編制少,基礎素質差
實施集中管理前工作人員7人,平均年齡49歲,但CSSD實施集中管理模式后,全面接收手術室器械、敷料后,人員數量不足,同時基本素質較差,觀念陳舊,憑經驗做事,缺乏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知識更新意識薄弱,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
1.2 工作制度陳舊,工作流程不完善
消毒供應中心承擔著醫院各科室所有重復使用的診療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潔、消毒滅菌及無菌物品的供應,工作職能和范圍明顯改變和擴大,舊有的制度和不規范的流程明顯有礙集中管理的發展,各環節質量缺乏監督[1]。
1.3 專業知識培訓滯后
現代醫院供應室趨向專業化發展,新型設備的添置更新,要求護士具備主動的學習意識和超強的執行能力,既要具備扎實的護理知識,還要具備學習相關的物理化學、機械的基礎原理知識及信息處理管理知識的能力,而原有工作人員的素質據此差距甚遠,有些方面幾乎是盲點,嚴重影響工作進度和工作質量[2]。
1.4 缺乏有效溝通,臨床滿意度差
醫院新大樓的啟用、新成立科室多、新添置的器械物品多、各科自備包多,同時住院病人數成倍增加、業務量翻番,由于不了解相關再生器械的使用頻率、使用性能,導致不能及時根據臨床需求,及時準確提供相關物品,工作被動,臨床滿意度差。
2對策
2.1合理配置人員
在院領導、護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從控制醫院感染的角度出發,搞好消毒供應中心人員的配置,把好入口,將手術室的部分業務骨干充實到CSSD做管理和業務工作,工作人員達13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5名,護師2人,護士3人,技術工人1名,保潔員1名,年齡最大53歲,最小22歲,除年齡最大者為高中外,其余均為大專及以上學歷。從根本上改變長期以來形成的供應室人員“老、弱、病、養”的狀況。
2.2完善設施設備,健全制度流程
根據床位數,我院新購置了新華平移門脈動真空滅菌器2臺,低溫等離子滅菌器1臺,快速式全自動清洗消毒器2臺,超聲波清洗機1臺,半自動清洗機1臺,干燥機2臺,蒸汽發生器3臺,水處理系統1套,高壓水槍1把,高壓氣槍1把,快速生物閱讀器1臺,帶打印信息功能醫用封口機1臺,帶光源放大鏡2臺,洗眼器1臺,儲物架及儲物柜共14個,無菌物品存放區,檢查包裝滅菌區均為三十萬機的空氣層流凈化,這些設備的添置為CSSD集中式管理提供了優越、堅實的基礎,通過合理布局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功能齊全的新型的消毒供應中心。根據國家新的衛生行業《標準》、《規范》,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制定了科室的各區規章制度,各崗位職責、操作流程,并督促工作人員嚴格貫徹執行,嚴抓各個環節的質量監控和終端質量控制,不斷優化流程,使CSSD工作步入到了規范化、程序化、科學化的軌道。
2.3加強專業素質和技能的全員培訓
消毒供應中心具有獨特的工作環境和技術要求,是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的重要科室,因此我們加強了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操作技能的培訓。請新華廠家專業設備人員來院進行專業指導,使科室人員盡快熟練掌握各種儀器設備的操作技術和各環節的質量控制標準;請手術室器械專家、專科護士現場講解各種器械、器械包、敷料包的性能、臨床使用范圍、用途及各器械包器械規格、數量、裝配要求,掌握正確的清洗、包裝、滅菌方法及注意事項;每周業務學習一次,每個月進行一項設備操作規程的考核培訓和相關專業理論知識的考核,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行全員培訓,統一思想,轉變觀念,樹立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3]。
2.4人性化管理,合理彈性排班
根據護士各自特點、特長及身體條件,將不同業務水平、不同學歷、不同年齡各層次的人員合理搭配,一切以工作為重,發揚集體協作精神,發揮各自優勢潛能,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提高工作效率[4]。
2.5有的放矢,加強溝通
隨著集中管理的深化及模式的轉變,我消毒中心變被動為主動,轉變工作作風,建立意見收納本,每個月下科室聽取反饋意見,及時改進落實,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通過細節管理,使工作簡單化、流程化[4],充分發揮與臨床科室的協調作用,持續改進服務,不斷提高工作質量。
3小結
通過對CSSD管理模式轉變中存在問題的及時分析總結,并采取有效措施,持續落實逐步改進,對再生器械、物品已順利實施了集中式管理模式,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建立健全了消毒供應中心的感染管理體系;經過專業化培訓的工作人員已形成了有效且規范的清洗、消毒滅菌、收送循環體系,保證了全院無菌物品的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5];對現代化的操作設備及人力資源的合理應用,降低了運營成本、節約了資源、保護了環境、保護了護士的自身安全,并在2012年二甲復審中,獲得衛生廳專家考評院感組、護理組的肯定和表揚,我院消毒供應中心的設備管理均居我省同行前列,并獲一致通過。
通過集中供應模式的實施,發揮了CSSD護士的能動性,樹立了專業人做專業事的職業理念[5],使消毒供應中心的規范得到了很好落實,促進了消毒供應中心專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禮賢. 后勤服務相關醫院感染的流行病學與預防[J]. 上海護理,2004,4(6):56.
[2] 孫雪瑩,王華生,宋婉麗,等. 消毒供應室對再生醫療器械的全程質控管理[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4,14(12):1398-1399.
[3] 圣月琴. 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模式轉變中的問題及對策[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7):1451.
[4] 李香娥. 加強消毒供應室細節管理減少護理缺陷的發生[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7):1446.
[5] 趙迎春,郝冬梅,劉衛. 淺談醫院消毒供應室的規范化管理[J]. 吉林醫學,2012,33(4):1446.
(收稿日期:2012-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