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十分流行以“絕對主角”“絕對人氣”等為代表的“絕對X”結構。本文檢索報刊、網絡語言材料,將近年流行的“絕對X”結構分為“絕對+NP”和“絕對+VP”兩種類型。主要通過對“絕對+NP”“絕對+VP”結構舉例分析,試探“絕對+NP”結構與“絕對+VP”結構的內在聯系,分析“絕對X”的特點,結合當代價值觀和社會文化、大眾傳媒的推動作用,解釋“絕對+NP”結構給人以新奇感的原因以及促使“絕對X”結構流行的因素。
關鍵詞:絕對 類化規律 社會發展
近十幾年來,在廣大網絡、電視、報刊以及人們的日常寫作、交談中,由“絕對”組成的諸如“絕對湖南”“絕對女生”“絕對玫瑰”的詞組空前活躍。“絕對+名詞”結構特別吸引眼球,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絕對”的語法功能與它語用上的新鮮感息息相關。
在語言學界,迄今為止,專門研究“絕對”的成果只有張誼生的《“絕對X”的功能擴展與錯位兼容》。張誼生著重從修辭的角度解釋這一語言現象的成因和表達效果。
由于對于“絕對”結構的現有研究成果不多,因而對于絕對結構的分析角度還是單一的。(只有單一的從修辭學理論出發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從語法學和社會語言學的視角出發,來考察“絕對”結構。
一、區別詞“絕對+NP”結構分析
區別詞的語法功能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屬性。區別詞“絕對+NP”結構從語法上來說,“絕對”用來表示NP的屬性,來限定NP。因而整個“絕對+NP”結構在理論上應該是以“NP”為中心的短語,在句中作體詞性成分。然而,近年來流行的“絕對+NP”結構靈活多樣,在句子成分中不僅能充當體詞性成分,它在用法上的不斷擴展,使得“絕對+NP”結構也開始充當謂詞性成分。“絕對+NP”不僅能作主語、賓語,也作謂語、定語。如:
(1)所以,雖然專戶業務體量還未能與公募業務抗衡,其標榜的“絕對收益”已經足夠提供話題。(《理財周報》2011年9月5日)
(2)“下一場對泰國,我沒有絕對的信心,要看隊員們的發揮。”即便下一場是實力最弱的泰國,李小鵬也沒有輕易再撂下狠話。(大眾網-齊魯晚報,2011年9月4日)
“絕對+NP”結構在以上三句中呈現出體詞性,在例(1)中作主語,在例(2)中作賓語。
(3)星石投資確立了追求絕對回報的投資目標,該目標分為長期收益目標和風險控制目標兩個部分。(星石投資公司的簡介)
(4)這個時候,前德國國門萊曼站出來給他澆了一盆“冷水”,“絕對的世界級?諾伊爾需要做得更好!”(雅虎體育,2011年9月2日)
例(3)中“絕對+NP”結構作定語,例(4)的“絕對+NP”結構作謂語。
二、“絕對+VP”結構
“絕對+VP”結構中“絕對”用來修飾動詞,表示程度極高,形成狀中結構,一般也不單說。因此“絕對+VP”中的“絕對”為副詞。“絕對”詞組表達的語氣強硬且非常肯定。如:
(5)《德國殺手8天6助攻絕對主宰 金靴少年完美蛻變》(騰訊體育,2011年9月3日)
(6)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6月26日表示,八國集團(G8)領導人“絕對相信”以色列可能采用武力對付伊朗,以避免伊朗擁有核武器。(中國時報網,2010年6月28日)
(7)網友更大贊《步步驚心》雷點較少,絕對贏過《宮》。(《瀟湘晨報》2011年9月11日)
三、“絕對X”結構的同形異構
謂詞性的“絕對X”結構和體詞性的“絕對X”結構在表層形式上看來有可能一模一樣。表層形式一致而深層結構迥異的同形異構“絕對X”,這兩種性質不同的“絕對 X”還經常互相影響、互相滲透。(張誼生,2009:48)比較下面的“絕對X”結構:
(8)在第九屆音樂風云榜中,方大同以絕對人氣獲得了八項提名,并最終頒得“最佳唱作人”“港臺最佳編曲獎”兩座份量獎杯。(云南電視網,2009年4月3日)
(9)QQ2012最新推薦絕對人氣QQ個性簽名大全(QQ2012網)
(10)“絕對人氣”聚集了眾多經驗豐富的婚禮策劃師、金牌主持人、專業婚禮攝像師和攝影師、資深形象設計師和化妝師。(58同城網)
(11)甜蜜雪紡粉色娃娃裝搭配七分淺藍色牛仔短褲,絕對人氣,搶足眼球;可愛圖案淺色系T恤衫搭配直筒卷邊牛仔褲,加上個性的帆布鞋,可愛甜美到家!(廈門網,2011年9月30日)
例(8)~(10)中都包含著“絕對人氣”,但仔細分析四句中的“絕對人氣”卻大不相同。例(8)中的“絕對人氣”用于介詞結構中,是體詞性的,作定語。例(8)、(9)的“絕對人氣”表性狀,指主語在一個群體中的受關注度高,受歡迎程度高。而例(10)中的“絕對人氣”成為專有名詞,實際上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它兼容著指稱和性狀義。例(10)的“絕對人氣”作謂語,具有謂詞性。這四句中表層形式一樣的“絕對人氣”在不同的句子中作不同的成分,它們的深層結構不相同。在例(8)中,“絕對”為區別詞修飾名詞“人氣”,而例(9)和(11)中,“人氣”活用為形容詞,此時的“絕對”應為副詞。這樣,“絕對人氣”就兼容了兩種不同的內部結構(既可以是定中式,又可以是狀中式)。“絕對人氣”的同形異構使得“絕對”在“絕對+人氣”結構中的“絕對”其實體現出了“絕對”的兩種內涵與用法的兼容:一是形容詞,取“完全”的意義,表達出了“無可比擬,在任何條件下都是”的語義;二是副詞,更多強調“肯定、堅信”的語氣。
四、推動“絕對X”結構發展的因素分析
語言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而詞匯是語言中發展演變最快的。詞語新用法的出現,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現象,它更是一種社會文化心理現象。一般來說,語言是基礎,社會語用是推動力,文化心理則是聯系社會語用與語言的紐帶(宗守云,2007:180)。“絕對+N”結構的新用法不僅是語言自身發展的結果,而且與當今社會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
(一)“絕對X”結構受到語言類化規律的影響
(12)本屆奧運會上,在一些非傳統優勢項目上,中國男選手的表現也“很男人”。(中國新聞網,2008年8月15日)
(13)非常教師對四件事情很有激情:學習、所教科目、學生和教學。(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論壇)
語言的類化機制是語言調節自身發展的一個重要機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的社會語言生活中就開始出現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很男人”“非常教師”一類的言語現象,并于90年代進一步發展成“副+名”結構的新格局(于全有,2000:91)。在這種大的語言背景影響下,傳統的“絕對+NP/VP”結構形式在近年來流行的“副+名”結構的類化作用下,開始受到牽引和拉動,漸漸被激活,并進一步在流行過程中因流行同化的作用與影響而進一步流行開來。這是符合語言現象的產生與發展規律的。由此看來,“絕對+NP”結構的發展并非毫無依據,而是受到了語言類化規律的影響。
(二)社會發展對“絕對X”結構產生了巨大影響
美國學者布賴特(W.Bright)在《社會語言學》中提出了“語言和社會結構的共變”理論:當社會生活發生漸變和激變時,作為社會現象的語言會毫不含糊地隨著社會生活進展的步伐而發生變化(宗守云,2007:174)。“絕對X”結構的流行變化與社會發展密不可分。
1.社會文化促使“絕對X”結構的流行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語言和社會是互動的。“語言忠實地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全部歷史、文化,忠實地反映了它的各種游戲和娛樂、各種信仰和偏見,這一點現在是十分清楚了”(帕默爾,1983:13)。社會大變動時期,語言發展演變也最激烈。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社會處在空前的大變動中,人們思想大解放,更加崇尚個性。而這種思想的改變,往往在語言中體現得很直接。社會價值觀、生活態度都能通過詞匯,特別是流行詞語反映出來。詞語的存在和發展是不是有生命力,主要看社會文化語用條件。
當今社會的審美標準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奇、個性、潮流已經成為重要的審美元素。人們有表露個性的心態和好奇求異的心理。特別是年輕人,求新求異是他們的追求,經常用夸張的語言來突出自己的情感和個體感受。“絕對”作為副詞強調語氣時,正好適應了這種表達需要,因此被借用來描述事物,形成“絕對+N”結構。如“絕對才女”表達對此人的才情的贊嘆。而這類人群也最喜歡跟隨潮流。一旦他們發現能夠吸引眼球、新鮮而有趣的語言現象,會立即接受,并不斷應用、模仿。
2.媒體傳播影響著“絕對X”結構的擴散
在封閉的、媒體不發達的社會,新的語言結構被客觀條件所限,很難迅速地擴散。而現代社會,借助各種傳播媒介,新的語言結構很快就會進入千家萬戶。
電視、互聯網都對媒體傳播起了巨大的中介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廣告和娛樂節目在新詞語的創造和傳播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鋪天蓋地的廣告襲來時,廣告商必須選擇標新立異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廣告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使得廣告語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廣告語言不僅包含著商業信息,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各種購物網站、報紙廣告上,為了吸引顧客,取得顧客的信任,都有“絕對正品”這樣的廣告語;一些軟件如“絕對好名”(一種起名軟件)、“絕對陽光”(網盾)將“絕對”與名詞組合,形成專有名詞,不僅容易吸引人們的眼球,也易于記憶,從而擴大知名度。在這些廣告的影響下,人們思維中多少會留下“絕對+NP”的搭配,久而久之,便習以為常,甚至在自己的語言中也會使用。在娛樂文化的盛行下,綜藝節目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節目主持人,特別是娛樂性質節目的主持人,為了在自己語言中加入個性化元素,創造獨特的語言風格,常常吸收網絡流行語為己所用,已達到或搞笑、或諷刺的效果。有一些娛樂節目甚至直接以“絕對+名詞”命名,如“絕對唱響”“絕對男人”“絕對女生”。觀眾在觀看節目的同時,一邊被其新穎的風格吸引,一邊也逐步認可這些新奇的語言搭配,最后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加以模仿和創造。可見,“絕對”結構的流行受到了傳媒的推波助瀾。
五、結論
流行結構“絕對+NP”和“絕對+VP”存在著錯位兼容的現象,使得“絕對X”在語用上收到簡潔、新穎的效果。語言與社會是共同發展的,社會需要促進了語言的創新,語言的內部機制也隨著創新發生變化。對于“絕對”的搭配范圍的不斷擴大,我們認為與其看成“絕對”作為區別詞時的可修飾成分的不斷擴大,不如看作是受“副詞+部分名詞”結構的影響。我們也可以預見,會有越來越多的名詞能夠進入“絕對X”結構,并廣泛采用。
參考文獻:
[1]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Z].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8.
[3]張誼生.“絕對X”的功能擴展與錯位兼容[J].語言文字應用,
2009,(6).
[4]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5]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6]張燚.非常的“非常檸檬”——談一種詞性詞義錯位匹配現象[J].
修辭學習,2002,(2).
[7]宗守云.新詞語的立體透視:理論研究與個案分析[M].桂林:廣
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8]于全有.一種非常值得注意研究的“非常”語言現象[J].語言文
字應用,2000,(1).
[9]張誼生.現代漢語副詞分析[M].上海:上海三聯書社,2010.
[10]張誼生.從“非常X”的陌生化搭配看漢語修辭學的現代取向[J].
修辭學習,2008,(2).
[11]康燦輝,許群愛.“程度副詞+名詞”結構的認知語言學分析[J].
咸寧學院學報,2008,(1).
[12]彭磊,李愛蓮.流行詞語“非常+名詞”的社會文化透視[J].商
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2).
[13]帕默爾.語言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14]蘇沛沛.淺談流行語與社會生活的關系[J].中國對外貿易,2011,
(14).
[15]樊友新.語言傳播媒介及方式對語言的影響[J].重慶郵電學院
學報,2006,(4).
(陳歡舸 武漢 湖北大學文學院 43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