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與“形容詞”相結合(即“一A”)的用法問題,前人早有論述,但一般只限于“一”與“A”語法意義的簡單論述。本文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重點討論了瞬時關聯性“一A”中“A”的構成及其結構的語義特征及語用功能。
關鍵詞:一A 語義特征 語用功能
一、引言
形容詞中的一部分可以與“一”組合,構成“一+形容詞”形式,例如:眼一黑,臉一紅,鼻子一酸,腿一軟,臉色一暗,心里一沉,等等。為了行文方便,我們把這種形式記作“一A”。
從收集的材料來看,前輩和時賢也注意到這個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對“一A”中的“一”進行了研究和探討,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觀點,是我們應當充分吸收和借鑒的。但是有些問題還沒有解決,如“一”與“A”結合后形成的“一A”在結構上具有什么樣的語義特征,這種結構在語用功能上有什么特點等等。
我們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著重考察“一A”結構的語義特征及語用功能。通過考察發現,“一A”作為一種結構,在語法意義上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一”與“A”連用,表瞬間實現的意義,用來表述一種已然的事實,形式上后續關聯小句可有可無。我們把它稱為瞬時性“一A”。如:
(1)打工?趙本善聽了楊桃的話雙眼[一亮]。
第二種:“一”與“A”連用,不表瞬間實現,只表前后關聯,用來假設某種新情況的出現,形式上一定有后續關聯小句,常與“就”“便”“也”等副詞連用,有時這些副詞在形式上可省略,但在語義上可補出。我們把它稱為關聯性“一A”。如:
(2)只要國家[一亂],他的生意(就)必然的蕭條。
第三種:“一”與“A”連用,既表瞬間實現,又表前后關聯,形式上一定有后續關聯小句,而且有“就”“便”“也”等副詞,構成“一A……就(便、也)……”等格式。我們把它稱為瞬時關聯性“一A”。如:
(3)楊婆沒兒媳沒孫子,樂不可支,[一高興],淚水就流了出來。
瞬時性“一A”與關聯性“一A”中,“A”的構成及其結構的語義特征及語用功能,作者已有專文討論。本文重點探討第三種瞬時關聯性“一A”中“A”的構成、語義特征及語用功能。所選語料除特殊注明之外,都選自國家語委語料庫和北大語料庫,文中不再一一列出。
二、瞬時關聯性“一A”中“A”的構成
我們主要以鄭懷德、孟慶海主編的《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所收錄的形容詞為考察對象,借助北京大學現代漢語語料庫、國家語委語料庫、百度網并輔之以自己的語感對能夠進入瞬時關聯性“一A”中的“A”進行了考察,發現能夠進入瞬時性“一A”的形容詞也都可以進入瞬時關聯性“一A”。如:
暗、白、潮、慘、亮、黑、厚、沉、大、煩、紅、苦、疼、甜、寬、辣、冷、涼、麻、美、悶、熱、軟、硬、干、濕、松、緊、酸、澀、急、亂、輕、歪、細、窄、壯
這些形容詞進入瞬時關聯性“一A”以后,在意義上著重要強調的是瞬時關聯性“一A”后面所續接的內容。
除此之外,瞬時關聯性“一A”中的“A”還包括下面這些形容詞:
暗淡、安心、別扭、悲痛、慚愧、沉著、沉重、委屈、煩悶、煩躁、煩惱、高興、好受、狠心、糊涂、滑溜、歡喜、慌張、恍惚、豁亮、灰心、機靈、激動、急躁、焦急、緊張、開闊、慷慨、恐慌、亮堂、明白、模糊、難過、難受、痛快、委屈、喜悅、鎮定、鎮靜
這些形容詞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即在形式上都為雙音節形容詞,在意義上則都是與人的心理活動或情感意志有關的,而且在一定條件和語境下大部分都可以進入關聯性“一A”。不過在表達上還是有所不同的,即進入瞬時關聯性“一A”時主要表達的是一種瞬間實現,而進入關聯性“一A”時,主要表達的是一種條件關系。如:
(4)心里[一煩惱],方才吃的香薷飲解暑湯便承受不住,“哇”的一聲都吐了出來。
(5)只要心里[一煩惱],什么事他都看著別扭。
例(4)顯然屬于瞬時關聯性“一A”的用法,而例(5)應該是屬于關聯性“一A”的用法了。
三、瞬時關聯性“一A”的語義特征及其句法形式
瞬時關聯性“一A”與瞬時性“一A”在語義特征上有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即具有[+瞬時性]、[+已然性]、[+動態性]、[+述人性]、[+客觀性]、[+異態性]、[+程度性]等語義特征。與瞬時性“一A”不同的是,瞬時關聯性“一A”在句中要起關聯的作用,它要求有后續成分,否則句意不夠完整,所以它又具有[+依附性]的語義特征,就句子所表達的信息而言,語義重點一般在后續句。
從句法形式上來看,瞬時關聯性“一A”與瞬時性“一A”一樣,其典型的句法位置是在小句中作謂語。如:
(6)我哭,我眼前[一黑]我就暈倒在地上,我簡直不相信這回事情。
(7)有的人在崗上中了暑,眼[一黑],就昏倒在馬路中央……
從理論上來說,瞬時關聯性“一A”與瞬時性“一A”類似,前面可以有一些修飾性的成分,但是,在實際的語境中,瞬時關聯性“一A”的前面卻很少使用修飾性的成分,這大概與說話人的主觀意志有關,也就是說,在說話人看來,瞬時關聯性“一A”后面的后續句才是要表達的重點。在瞬時關聯性“一A”中,“一”與“A”之間的黏著性比較強,不可以省略“一”。如果省略掉的話,會由動態性變成靜態性。
四、瞬時關聯性“一A”的語用功能
表面上來看,瞬時性“一A”主要表瞬間實現,關聯性“一A”主要表關聯,瞬時關聯性“一A”似乎兼容了瞬時性“一A”與關聯性“一A”的作用,既可表瞬間實現的狀態,又可以起到關聯的作用,但是根據認知語言學理論,一般認為整個較大單位的意義不完全等同于其組成部分意義之和。Langacker(1998,2000)指出:“It is a major reason why language exhibits only partial compositionality.”當把一個語言單位(多為分句)用到一個“當前語篇空間”(Current Discourse Space)中來時,其結構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會產生新增的意義,這主要是由于話語具有“激活”功能和“語用”性質。據此,我們認為瞬時關聯性“一A”一般不等于瞬時性“一A”和關聯性“一A”的簡單相加。下面具體來看一下瞬時關聯性“一A”的語用功能。
瞬時關聯性“一A”的功能表現為:
(一)描述功能
同瞬時性“一A”一樣,瞬時關聯性“一A”也具有描述功能,不過,瞬時性“一A”的描述重在起烘托、陪襯的作用,而瞬時關聯性“一A”的描述重在揭示前后語義關系在時間上的緊接性。如:
(8)吳經理臉[一紅]:別瞎說啊。
(9)朱小北的臉[一沉]:“行了行了,睡覺吧。”(萬方《幸福派》)
(10)“就是因為你們……因為你們……”說著,她眼圈[一紅],淚水便嘩嘩地流了下來。
(11)林小姐說到這里,忽然臉[一紅],就飛快地跑進去了。
(二)小夸張功能
由于瞬時關聯性“一A”既表瞬間實現又起關聯作用,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就帶上了小夸張的意味。如:
(12)眼睛只[一黑],以后的字句便什么都看不出來了。
(13)“這……真是……”王樾[一急],便說不出話來了,額上沁出了汗。
(14)感情很好,后來她男人生了癌,坐月子時桂英聽說丈夫活不長了,心[一急]就犯了瘋病。
由于瞬時關聯性“一A”的出現,而導致了瞬時關聯性“一A”后續句中所敘述的嚴重性的后果。小夸張的功能表現得顯而易見。
瞬時關聯性“一A”在語篇上的功能表現為:
(三)銜接功能
在語篇上,瞬時關聯性“一A”具有較為明顯的銜接功能。如:
(15)“喂!”她熱熱地叫了一聲,她是學著老爹的樣子喊,不知爹為什么喊棗紅馬總是喂喂的。定定地看著它,渾身[一軟],額頭的光也被收去,顫抖地扶著棗紅馬的脖子。(關仁山《紅月亮照常升起》)
“定定地看著它,渾身[一軟],額頭的光也被收去,……”這個句子不僅描述了陶立在看到棗紅馬之后的反應,而且在內容上也具有銜接作用,與前面陶立找棗紅馬的急切心情相呼應,同時,又為后面陶立回憶棗紅馬的事情做了鋪墊。
(四)引介功能
瞬時關聯性“一A”有關聯的作用,與其后續成分構成一個關聯結構。從語篇上來看,它不僅起到語篇銜接的功能,而且還能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由于有明顯的關聯成分,所以瞬時關聯性“一A”這種引起下文的功能是顯性的。如:
(16)每個人都變得愛說愛笑,……只有陶老漢心情不佳,喝酒也變得特別的累,他咳了兩聲,把笑容硬在臉上,喝了酒,鼻頭[一紅],眼睛也慢慢紅了。老爹孤獨的神情,使老伴兒心里跟著難受。……陶立猜出老爹內心的矛盾。(同上)
例(16)中,“只有陶老漢心情不佳,喝酒也變得特別的累,他咳了兩聲,把笑容硬在臉上,喝了酒,鼻頭[一紅],眼睛也慢慢紅了”在篇章中不僅起到了前后文的銜接功能,而且也引起了下文,即“老爹”這樣“孤獨的神情”對周圍的人產生的心理影響。
參考文獻:
[1]鄭懷德,孟慶海.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4.
[2]張敏.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1998.
[3]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4]邵敬敏.漢語語法的立體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5]劉志紅.瞬時性“一A”[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0,(10).
[6]劉志紅.關聯性“一A”[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2,(1).
(劉志紅 河南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46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