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工作,在本文中闡述了激勵性教學的概念,探討了激勵性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和運用原則,供廣大初中數學教師參考借鑒。
【關鍵詞】激勵性教育;初中數學;運用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激勵是指激發人的動機的心理過程,通過激勵使人在某種內部或外部刺激的影響下,始終維持在一個興奮的、積極狀態之中。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激勵性教育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有利于打造高效率、高質量的初中數學課堂。
一、激勵性教育的概念
激勵性教育是針對青少年心理特點,通過激發、鼓勵學生,使之提高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實現學習目標的一種教育理念。具體來講,教師通過自身的語言、情感和恰當的教學方式,不失時機地從不同角度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勵和贊揚,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誘發其學習興趣。可以說,激勵性教育是當前我國中小學生最需要的教育。作為教師,應該讓學生在賞識與激勵的教育環境下,自主成為調控自我的主人,不斷克服困難、征服障礙,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人生目標,最終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二、激勵性教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是運用興趣激勵。教育家盧俊指出:“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產生愛好,才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貫徹啟發性教學原則,通過觀察、動手操作、投影、實驗等直觀教學手段,給學生以形、聲、色、體直感,增強教學藝術感染力。同時,可以通過一題多解及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去深入探究,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二是運用語言激勵。人人都有一種渴望贊賞、得到肯定的心愿,學生更是如此。表揚學生的優點,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悅。被教師肯定的學生有時會終身難忘,會樹立自信,會激發學習激情,甚至會改變學生人生的軌跡。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隨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有意識地尋找適當時機、創造合適機會,讓學生在班里展現他們的優勢。比如:“你很有創意,這非常可貴!” “你講得很有道理,可以再仔細的講一遍嗎?”“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都可以成為我的老師了。”類似這樣的評價,都可以比較好的發揮語言的激勵功能。
三是運用質疑激勵。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就需要教師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初中數學教師要針對部分學生有問題不敢問、不愿問的情況,努力創設一個和諧寬松的學習環境,在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圍中使學生敢于向老師發問,在課堂教學中要考慮留給學生發問的時間。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教師要給學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不要把所學的知識全部和盤托出,可以有意識地留出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鼓勵學生在質疑、釋疑過程中共同研究、理解、領會所學知識。同時,學生質疑程度的提高也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加以引導,教師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障礙,激發學生認識上的沖突,激勵學生不斷解決難題、提高能力。
四是運用目標激勵。在數學教學中,要適時的給學生制定一個合理可實現的目標,激勵學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由消極學習轉變為積極學習。如果學生達到目標可以進行表揚或者獎勵,讓學生有進一步努力的動力;如果達到目標什么表揚或者獎勵都沒有,會造成學生逐漸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喪失信心,難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難于達到目標。
三、激勵性教育運用時要把握的原則
第一,激勵要因人而異。由于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所以,激勵要因人而異,一些學生的成績很好,可以激勵他們把成績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給他們制定一個更高的目標。一些學生的成績一般或者不好,可以激勵他們達到一個可以完成的目標。如果學生的目標都是同一個水平,成績好的學生覺得沒有動力,輕松達到目標,進而喪失進取心;對成績差的學生來說或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覺得反正達不到就不想學等。因此,給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很重要。
其次,激勵要獎懲適度。獎勵和懲罰不適度都會影響激勵效果,如果學生在上數學課時無精打采、開小差、不交數學作業等,可以給懲罰,但懲罰過重會讓學生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對數學學習的信心等;懲罰過輕會讓學生輕視錯誤的嚴重性,從而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如果學生數學成績提升很快或者考試考得很好,可以獎勵。但獎勵過重會使學生產生驕傲和滿足的情緒,失去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獎勵過輕則起不到激勵效果,或者讓學生產生不被重視的感覺。
再次,激勵要公平合理。公平性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學生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會影響他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情緒,并且影響激勵效果。取得同等成績的學生一定要獲得同等層次的獎勵;同理犯同等錯誤的學生也應受到同等層次的處罰。犯同樣錯誤的學生應該同等處理,不要因為好學生就可以優待或者特殊等等。
總之,初中數學課堂應該倡導激勵性教育,教師要珍視學生取得的每一分努力,欣賞學生的每一個創造,肯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不斷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章正東.新課標的初中數學激勵式分層教學法探研[J].《中國科技信息》. 2007 第23期
[2]米萌.淺談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的關系[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2期
[3]周業佳.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激勵機制[J].《考試(教研)》.2011年06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吳江市盛澤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