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新課程理念是統領教學工作所有環節的核心理念,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當對每一個環節進行認真的審視與回顧,對照課程改革要求,進行優化與改進,從發揮電教媒體作用、有效指導課前預習、組織課內自主探究,以及整合校外資源等多方面入手,為初中語文教學構建立體化的高效模式發揮作用,促進語文教學成效提升。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優化;提升
作為現代初中語文教師,最為重要的履職能力就是能夠適應教學改革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實現教學成效的提升。在當前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教師一定要注重領悟新課程理念,全面貫徹落實,促進教學成效提升。
一、運用電化教學手段,為學生語文學習增強生動效果
一是要運用電化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將多媒體手段引入課堂之中,以新穎的演示方式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必將會對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發揮積極的作用。教師可以運用背景資料演示、教材內容演示等途徑,在教學活動一開始就緊扣住學生的心扉。實踐證明,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為主要代表的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讓枯燥的語文課堂教學呈現出形象化與生動化的景象,有助于教學成效的提升。
二是要運用電化手段補充教學內容。初中語文教材中,相當一部分內容是遠離學生生活的,有涉及到高科技領域內容,有涉及到各地建筑以及景色的教材,在這些內容的學習中,學生往往因為缺乏直觀的印象而無法實現文字圖像與情感的統一。對此,多媒體手段的出現,能夠有效彌補這一缺陷,例如,在一些建筑類說明文的教學中,教師如果直接采取講解的方式,難以產生聲形并茂的效果,學生的學習活動也會感到非常枯燥,對此,教師可以以多媒體手段在課堂上演示這些內容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對這些華麗雄偉的建筑具有直觀的印象,學習起來才能夠深入理解。
三是要運用電化手段增強情感體驗。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這些影藏在字里行間的情感,有時僅僅依靠教師的聲情并茂朗讀和學生的自我感悟,無法完全體會得出來。此時,輔之以多媒體手段的配合,通過背景音樂渲染、配樂詩朗誦等方式,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讓一段的文字在腦海中形成一幅精彩的畫面,讓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極大地提高情感領悟效果。
二、組織實施課內探究,為學生語文學習實施難點突破
一是科學設置問題。自主探究模式教學中,一條很重要的線索就是教師在上課之初提出的思考提綱,這既是教師教學引導活動的線索,也是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的方向。在探究提綱的設計中,要體現全面性、重點性和延續性,要全面體現教學目標要求,要使整個探究題的探究過程與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相一致,要突出教學各個環節的重點。每一道提綱都是一個節點,抓住了探究提綱的研讀分析就抓住了教學的各個重點環節,一組提綱前后之間應該相互關聯,層層深入,循序漸進,體現之間的延續性,通過設計這樣科學的探究提綱,才能夠保證學生的探究活動有序深入開展。
二是搭建合作平臺。以往的教學中,許多教師習慣于按照座位順序展開討論,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方便,缺陷在于無法真正發揮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同時沒有兼顧到學生的均衡發展。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建立起規模適中的學習研究小組,在小組里面要兼顧到優秀生、中等生和后進生不同群體的比例分配,并且還要安排一名組織能力和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牽頭人,組織整個小組針對教師提出的探究提綱開展深入有效的思維與討論活動。以這樣的學習研究小組為單位,提高攻堅克難的能力。
三是啟發引導點撥。對學生放手讓他們自主開展學習,并不是說放任自流、放手不管、完全放手,所有問題都可以依照學生的自主學習予以解決,這樣的目標顯然是不現實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始終掌握整個局面的操控,在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思維進行學習的環節,放手讓學生解決,在學生遇到難點無法突破,陷于停滯狀態的時候,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啟發引導與點撥作用,對學生進行思維方式方法的點撥,讓學生感受到四兩撥千斤的神奇效果,在教師的點撥下,能夠順利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三、發揮課外活動作用,為學生語文學習拓展資源空間
一是發揮興趣小組作用。興趣小組是對語文課堂教學最為直接有效的補充與延伸,教師可以將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以及薄弱環節,轉移到興趣小組這樣的活動中進行鞏固強化,如建立文學興趣小組、閱讀興趣小組,將學生組織起來進行研究活動,實現閱讀能力提高的目標,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這樣的興趣活動載體為課堂教學彌補不足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同時,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還能夠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特長,為學生能夠得到個性化發展提供幫助。
二是發揮競賽活動作用。競賽能夠激發學生內心的動力,讓學生在你追我趕的氛圍中提高語文學習積極性。對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進度安排,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古詩詞背誦、古文翻譯、口頭作文、文學常識背誦、搶答賽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活化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新奇的競賽模式中增強學習興趣,同時達到了深化鞏固的效果。
三是發揮社會實踐作用。初中生當前作文能力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寫作素材的匱乏,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的生活范圍受到限制,無法有效積累社會素材。此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感受大千世界,增強生活感知,這樣才能夠寫出更富真情實感的文章。
綜上所述,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只有堅持創新與改革,將新課程理念全面貫徹與落實,才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成效。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立足于自身教學實際,積極探索嘗試,在改革創新中全面提升教學成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官湖白埠初級中學)